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导入异种DNA或DNA蛋白(DNP)的方法,进行种间遗传信息交流,是动物遗传工程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我们曾用异种DNA或DNP注入五龄幼虫体内,在家蚕和蓖麻蚕子代都得到新的遗传性状,培育出蓖麻蚕新品系ATY-1和ATY-2,经过近70代繁殖,至今仍保持着特有的形态特征和遗传特性(陈元霖等,1979a、1979b、1982、1987)。 1986—1987年,我们又采用从雌蛾交尾孔注射后自交的方法,进行蓖麻蚕DNA导致家蚕性状变异的试验。供体为“斑马”品  相似文献   
32.
小麦茎基腐病(CR)是近年我国普遍发生的病害之一。为进一步明确河南省小麦CR的发生情况及优势病原种类,2019年对河南省11个小麦主产区的96个生产点进行了调查,并对采自田间典型症状植株上的病害开展了病原菌分离、形态鉴定、rDNA-ITS分子鉴定及致病力分析。结果表明,除驻马店地区轻微发病外,其他10个地区均发病较重,田块发病率平均达78.85%,病情指数、病株率和白穗率分别平均为17.87、48.35% 和3.44%;被调查的小麦品种均不同程度感病,发病较轻的品种占30%、发病较重的占20%、中度感病的占50%;不同地块之间发病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土壤肥沃、水分充足、管理精细的地块发病较轻,干旱、盐碱地、肥力不足及管理粗放的地块发病较重;目前,河南省小麦主产区CR主要病原菌为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根据其形态分为6种类型,其中第 Ⅰ 和 Ⅱ 类病原菌分离频率高且分别在8个和6个地区均有分布,致病力分别为42.22和77.78。根据调查结果,建议河南省重视小麦CR防治工作,并加快开展CR致病、小麦抗病机理研究及抗病新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33.
我国广西壮瑶医药文化承载着我国传统的自然观以及生命哲学,重视我国广西壮瑶医药对外推广工作,对于提升我国广西壮瑶医药文化影响力、推动我国广西壮瑶医药文化取得与时俱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我国广西壮瑶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工作者可以对我国茶文化英译经验做出借鉴,从而为我国广西壮瑶医药英译质量以及我国广西壮瑶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在对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壮瑶医药对外传播与翻译的重要性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研究与探讨了茶文化英译对中国传统医药对外传播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4.
<正>以农民1家1户为单位培育嫁接西瓜苗存在技术与设施困难。采用基质穴盘工厂化嫁接育苗,培育的嫁接苗根系发达,移栽后无缓苗期,且长势旺,抗逆性强,因而深受欢迎。1播种前的准备工作1.1穴盘选择砧木育苗一般选用50孔穴盘,接穗育苗选用方形育苗穴盘。大孔径穴盘有利于培育大苗壮苗。采用PS脱毒穴盘和PVC专用育苗盘,这类穴盘耐低  相似文献   
35.
50%啶酰菌胺 WP 的研制及其对油菜菌核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6.
周锋  白克军 《南方农业》2015,(3):167+171
石漠化土地的形成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主要是土壤、气候、地形及降雨等致使特殊区域土壤流失,人为因素主要是人为盲目的耕种及不当的利用致使林木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严重。通过对汉源县石漠化现状的调查,对石漠化治理植被恢复措施成果进行统计,并针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7.
本文结合MADIS的Interceptor技术,探讨了用Delphi开发基于Socket连接的三层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安全性的问题,并给出了数据加密传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8.
采用不同根系分隔方式(不分隔、尼龙网分隔、塑料膜分隔)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来研究玉米(Zea mays L.)间作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对土壤氮素吸收利用和作物干物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何种分隔方式,接种AMF与施用苯菌灵相比,均能增加玉米根系表面积,其中最高增加29.8%,减少玉米和马铃薯根际土壤总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增加玉米、马铃薯各器官总氮含量、干物重,其中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下降幅度最大,最高分别降低60.3%、42.1%,玉米籽粒和马铃薯块茎总氮含量最高分别增加34.4%和43.0%,玉米果穗和马铃薯块茎干物重最高分别增加27.3%和28.8%;不同分隔方式对玉米根系表面积、根际土壤氮吸收、各器官总氮含量和干物重均有抑制作用,对马铃薯根际土壤氮吸收、各器官总氮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不分隔处理玉米根系表面积、籽粒总氮含量和穗干重比塑料布分隔处理最高分别增加29.8%、29.3%和12.5%,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降低28.2%,塑料布分隔处理马铃薯块茎总氮含量和块茎干重比不分隔处理分别增加13.4%和19.0%,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最大降低22.2%。整体上,玉米马铃薯间作不分隔接种AMF处理降低根际土壤氮残留量的效果最好,对各器官总氮含量、干物重的促进作用最大,表明玉米马铃薯间作条件下接种AMF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间作群体氮素高效利用和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9.
以木聚糖酶活性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考察摇瓶发酵条件下培养基组成及初始pH值、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接种量等对木聚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组成为(麸皮:玉米芯=5:3)、(NH4)2SO4 1.0%、KH2 PO40.2%、CaCl2 0.1%、MgSO40.1%、聚山梨酯400.4%(均为相对于固体料的质量百分数)料水比例1 g:1.7mL;最优培养条件为三角瓶体积150 mL、接种量1.0%(孢子悬液,孢子浓度5×107个/mL)、pH值7.0、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65 h,其间翻曲2~3次,在此工艺条件下,木聚糖酶的活性达27638.71IU/g.  相似文献   
40.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本文详细分析了泸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泸县农业的飞速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