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9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篇
  12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经济效益属于Ⅱ级(较好),社会效益属于Ⅰ级(好),生态效应属于Ⅱ级(较好),综合效益属于Ⅱ级(较好);该区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介绍咸宁市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状况,通过对特色农产品的地理优势、气候优势和区位优势的比较,进而针对其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从培养壮大产业龙头企业、品牌力量推助特色农业和发挥政府作用做大产业链三个方向提出解决措施,为咸宁今后在这方面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湛江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与限制因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1996-2008年湛江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并结合各评价指标的安全指数,分析了影响湛江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限制因素。结果表明:(1)1996-2008年,湛江市土地资源状态子系统总体状况较好,但处于缓慢退化之中,压力子系统和响应子系统的生态安全状况处于逐步改善之中,但总体状况较差,因此湛江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状况一般。(2)人口增长和不合理的化肥施用是湛江市土地资源压力子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森林覆盖率较低和农田水利设施差是状态子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和教育科技发展滞后是响应子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44.
黄鳝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中药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黄鳝出血病又叫败血症。该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所致,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高,给黄鳝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试验在出现黄鳝败血症的养殖场病鳝体中分离到了嗜水气单胞菌,并选取大黄、黄芩、黄柏、黄连、五倍子、穿心莲、虎杖、金银花、杜仲、石榴皮、钩藤、板蓝根12种单味中药,采用纸片法对其做体外抑菌试验,从而评价中草药对该菌的抑菌效果,为以后开发中药制剂和黄鳝出血症的预防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5.
基于绩效模型的区域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该文以土地利用集约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效益为变量构建了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四维模型,并选取23个指标建立了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计算了湛江市1996~2006年的土地利用绩效指数,并依此对湛江市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湛江市土地利用程度较高但呈总体下降态势,而土地利用的集约度、效率和效益都有明显提高;土地利用绩效总体水平较低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指数由1996年的0.3172增长到2006年的0.7163;以1996年为基准年,1997~2006年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指数大于0,土地利用处于可持续阶段,说明湛江市的土地利用正逐步优化;土地利用绩效和可持续性的区域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带性特征。最后,根据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6.
周飞  陈士银  钟来元  刘敏超 《土壤》2008,40(5):847-851
利用1996—2004年湛江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在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从时空角度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1996—2004年,湛江市耕地、林地、牧草地面积在减少,其中耕地减少最多,减少了11954.1hm2;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在增加,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最多,增加了7696.4hm2。②1996—2004年,湛江市总ESV在缓慢减少,减少了0.57亿元,变化率-0.44%;湛江市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价值(ESVf)变化的总体趋势是: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土壤形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生产、原材料在减少,水源涵养、废物处理、娱乐文化在增加;不管是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还是单项服务功能,湛江市各县区都在减弱。  相似文献   
47.
在余姚市早稻-晚稻连作农业生产区,以多年不施肥处理、常规施肥处理、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处理的双季稻生产系统为对象,研究了试验点耕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处理的耕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高于其他处理,更有利于土壤肥力提升。  相似文献   
48.
李龙  周飞  田杰  王晓军 《北方园艺》2019,(16):104-109
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研究区海拔、坡度和坡向因素,根据全旗182个土壤采样剖面数据,分析0~100cm深度各土层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地形因素对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海拔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表现为,0~60cm土壤深度有机碳含量呈现出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级上升的趋势;而60cm土壤深度以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海拔的变化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坡度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表现为,随着坡度的增加各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分布特征。不同坡向上各层土壤有机碳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表现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其中阴坡与半阴坡上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阳坡与半阳坡。当土壤深度达到40cm以下时,坡度和坡向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9.
部分填充式钢混组合结构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及抗震性能,在建筑工业化、装配化的发展趋势下,必将会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基于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从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角度,对组成部分填充式钢混组合结构体系的构件、节点及框架结构受力性能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设计规范条文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发现在部分填充式钢混组合结构中,关于部分填充式钢混组合构件的研究相对成熟,而对于部分填充式钢混组合节点及其框架结构在连接构造设计、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等方面存在不足。基于此,结合时代背景及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适合装配的部分填充式钢混组合节点,这对提高我国装配式组合结构设计水平和推广装配式组合结构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0.
为研究芒秆不同基质化处理方式对大球盖菇生物学效率及其营养成分的影响,将芒秆进行5种基质化处理后栽培大球盖菇,并以木屑和桂花枝叶发酵的基质分别为2个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配方4 (碎芒秆97%、麸皮2%、生石灰1%,发酵处理)栽培的大球盖菇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产量(鲜质量)达11.56 kg·m-2,生物学效率达56.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