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6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275篇
林业   860篇
农学   525篇
基础科学   463篇
  337篇
综合类   3022篇
农作物   378篇
水产渔业   330篇
畜牧兽医   2153篇
园艺   596篇
植物保护   18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359篇
  2000年   333篇
  1999年   271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5篇
  1964年   7篇
  195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用RT-PCR技术对猪瘟兔化弱毒C株、石门强毒株(Shimen)、近期地方流行的属于第1群毒株的新疆毒株(XJ)和第2群代表毒株甘肃临洮(LT)株E2基因的主要抗原区进行扩增,均得到约561bp的基因片段;经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该基因编码187个氨基酸残基,预计蛋白分子质量为21.7ku。将这4个基因分别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经酶切、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确证其正确插入到表达载体中,阅读框是正确的,从而构建成重组表达载体。重组质粒转化至宿主菌BL21(DE3)中,用异丙基硫代-β-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的蛋白用SDSPAGE电泳、免疫印迹和薄层凝胶扫描分析。结果表明,E2基因的主要抗原区可以在大肠埃希氏菌中表达,表达的蛋白多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约为50.0ku,与理论推测的分子质量一致;薄层凝胶扫描分析表明。表达蛋白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20.1%;免疫印迹结果证明,表达的E2蛋白可被猪瘟阳性血清所识别。  相似文献   
102.
通过用无草粉日粮饲喂生长期猕猴的研究,了解无草粉日粮取代国内外猕猴经典日粮配方的可行性,为猕猴日粮配方设计、筛选、修改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选取10只健康自繁生长期猕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单笼饲养,分别饲喂加草粉日粮A和无草粉日粮B,测定猕猴对两组日粮部分常规养分的表观消化率;日均采食量以及试验前后猕猴的体重、体长、前肢、后肢的增长情况和外观发育情况。生长期猕猴对无草粉日粮B中粗纤维(CF)的表观消化率明显高于日粮A(P<0 01),对其他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略高于日粮A(差异不显著);对日粮B的日均采食量为(90 04±0)g(风干物质),明显低于对日粮A的日均采食量(124 58±23 93)g(风干物质)(P<0 05),但两组试验猕猴的体重、体长、前肢、后肢的增长无明显差异(P>0 05)且外观生长发育良好,无腹泻。两组日粮均能满足生长期猕猴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无草粉日粮取代经典日粮配方饲喂生长期猕猴是完全可行的。对降低采食量,增加有机物质的消化利用率,减少营养过剩和饲料浪费,降低饲养成本有一定益处。  相似文献   
103.
春季休牧对草原和家畜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从4月上旬到6月下旬,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进行春季休牧试验,对休牧和非休牧的草原进行生产力监测.结果表明:春季休牧可以有效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经过两个月休牧后,草原植被状况明显改善;休牧期间采用低投入维持性饲养,可以显著降低饲养成本.并对休牧措施的生态效益、生产实践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综合讨论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4.
对 2 2 4只云岭黑山羊及其杂交羊在夏季用CIDR孕酮栓 PMSG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结果表明 :①总体发情率为64 73 % ,移植率为 47 3 2 % ,其中发情羊在撤栓后 48小时内 10 0 %发情 ,同期化程度高 ;②楚雄羊 (n =44只 )、师宗羊 (n =96只 )、文山羊 (n =71只 )和杂交羊 (n =9只 ) ,发情率分别为 :5 2 2 7%、65 63 %、66 2 0 %和 10 0 0 0 % ,以杂交羊的同期发情率和移植率高于楚雄山羊 (P <0 0 1)、师宗山羊和文山山羊 (P <0 0 5 ) ,但三个地方的云岭黑山羊的发情率和移植率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③ 1~ 2 5岁受体羊的发情率比 3~ 5岁羊高 17 74个百分点 (P <0 0 5 ) ,移植率高 11 0 6个百分点(P >0 0 5 ) ;④ 2 0~ 2 9kg羊的发情率分别比 3 0~ 3 9kg和 40~ 5 1kg的羊群高 19 2 3个百分点 (P <0 0 5 )和 2 6 0 1个百分点(P <0 0 1) ;移植率分别高 13 0 7和 14 83个百分点 (P >0 0 5 ) ;⑤青年羊的掉栓率显著低于经产羊 (P <0 0 5 ) ,而掉栓羊群和持栓羊群的发情率和移植率分别比较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⑥处理羊在第 16天撤栓和第 17天撤栓的同期发情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05.
笔者根据农村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对当前的兽医体制改革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为有效减轻异地引种驯化独龙牛而引起的严重应激反应,减少发病与死亡。[方法]针对应激发生原因,尽量减少或避免引进牛只在购牛、运输和驯养过程中不良因素的刺激,选择健康的牛只是关键,做好运输途中的各项应急措施,到场后尽量为其提供与产地相似的环境和饲草饲料,及时对发病牛只进行护理和治疗。[结果]通过上述系列技术措施的应用,有效减轻了引进独龙牛的应激反应,从怒江流域引种25头独龙牛,无一死亡。[结论]独龙牛引种很成功。  相似文献   
107.
正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羊口疮,其病原是传染性脓疱病毒。本病多见于绵羊和山羊,特别是幼羔最常发病。据统计甘肃省32个县市有发生本病的记载,尚有的县市虽无资料记载,实际是有本病的存在。1流行特点本病除幼羔易感外,成年羊同样易感但发病较少。幼羔群内一旦传入本病常可全群发病。一般群内呈零星发生。其他牲畜一般不感染发病。常见于秋季。病畜患部干痂内存留有口疮病毒,随着痂块的脱落而把病毒散布到外健康羊的皮  相似文献   
108.
以新疆昭苏县域内沙尔套山分布的12种主要牧草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物质和瘤胃体外消化率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各牧草营养物质和消化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牧草的营养物质含量和消化率特征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通过模糊相似优先比分析,综合营养物质(干物质、粗蛋白、中/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和瘤胃体外消化率特征(有机物消化率、代谢能)的8项指标进行综合营养价值评价,主要结论为:1)研究区放牧草地12种主要牧草中针茅、芨芨草、紫花鸢尾综合营养价值最佳季节在春季营养生长期(6月),其余牧草均为夏季开花期(7月)。2)春季营养生长期(6月)和秋季果后营养期(9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均为鸭茅;夏季开花期(7月),综合价值最好的牧草为西伯利亚羽衣草;秋季结实期(8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牧草为红花车轴草;冬季停止生长(10月)和枯草期(11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分别为针茅和紫花鸢尾。  相似文献   
109.
本研究对昆明某规模猪场暴发的仔猪腹泻进行了病原学调查。此次流行多为5~10日龄仔猪腹泻,粪便呈黄色水样,食欲废绝,排黄色水样稀粪,病程3~5d,仔猪发病率约为30%,有部分病猪死亡。病理变化表现为胃充盈大量未消化乳,壁变薄,直肠管有大量液体。采集9份仔猪粪便、6份母猪血液、1份淋巴组织,用PCR方法分别对流行性腹泻(PEDV)、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轮状病毒(RV)、圆环病毒2型(PCV-2)四种病原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粪便样品中检测到四种病毒,血液样中检测PEDV、PCV-2和RV,淋巴样中只检测出PCV-2。其中,PEDV阳性率37.5%,TGEV阳性率31.3%,RV阳性率13%,PCV-2阳性率100%。四种病毒间混合感染现象较普遍,应是导致仔猪死亡率较高的原因。结合临床表现和剖检病变,还存在大肠杆菌等感染的可能,应进一步对细菌性病原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谷氨酰胺(Gln)对夏季水貂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育成期水貂1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2只(16只公貂,16只母貂),水貂单笼饲养。对照组水貂饲喂不添加Gln的基础饲粮,试验组水貂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0.2%、0.4%、0.6%和0.8%Gln的试验饲粮。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0.4%和0.6%的Gln可显著提高母貂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饲粮中添加0.4%的Gln可极显著提高水貂的平均日增重(P<0.01),并显著降低水貂的料重比(P<0.05)。饲粮中添加Gln对水貂血清葡萄糖含量和肌酸激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0.4%和0.6%的Gln可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0.2%和0.4%的Gln可显著提高水貂血清抑制羟自由基能力(P<0.05),但对血清抗超氧阴离子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0.4%和0.6%的Gln可显著降低水貂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1),显著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综合各项指标,夏季高温条件下,育成期水貂饲粮中Gln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