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0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62篇
林业   531篇
农学   312篇
基础科学   511篇
  260篇
综合类   3129篇
农作物   246篇
水产渔业   89篇
畜牧兽医   1687篇
园艺   370篇
植物保护   236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442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423篇
  2011年   417篇
  2010年   427篇
  2009年   438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5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研究不同方法处理棉花秸秆的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半纤维(HC)在绵羊瘤胃中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处理过的棉花秸秆和未经处理的棉花秸秆相比,三化复合处理后的棉花秸秆CF、NDF、ADF分别下降20%、17%、6%;KMnO4溶液处理的棉花秸秆CF、NDF、ADF分别下降21%、20%、15%。经处理后,棉花秸秆体内消化率(瘤胃尼龙袋降解)均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92.
<正>农作物播后镇压是传统耕作中的工序。按照农艺要求和长期实践,多种农作物在播种后需要进行镇压,是很有效的管理增产措施。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各种新式机具代替了传统农具,但忽视了播后镇压的工序。有的播种机根本没有设置镇压装置。  相似文献   
993.
<正>随着我院教改的日益深化,技能培训愈显重要,而对实训教师教学方法要求就也愈来愈高。通过长期的摸索和总结,我们提出以下几点规范化实训教学方法。1组织教学在生产实训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是重要的一  相似文献   
994.
为探寻不同灌溉模式下秸秆还田形式对黑土区稻田N2O排放与产量的影响,于2023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常规灌溉(F)与控制灌溉(C)两种灌溉模式,同时设置秸秆还田(S)、秸秆炭化为生物炭还田(B)、秸秆过牛腹为有机肥还田(O)3种还田形式,以及秸秆不还田(N)作为对照组,共计8个处理。分析不同灌溉模式下秸秆还田形式对稻田N2O排放通量与水稻产量的影响,测定了水稻各生育期稻田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微生物氮含量、pH值,并分析了N2O排放总量和水稻产量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返青期外,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与有机肥还田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微生物氮含量均表现为增加。相同秸秆还田形式下,控制灌溉模式下各处理生育期内土壤平均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较常规灌溉模式高36.23%~60.82%、14.16%~19.61%。同时,秸秆还田与生物炭还田能提高稻田土壤pH值。相同灌溉模式下,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较,秸秆还田与有机肥还田处理N2O排放总量分别增加14.44%~24.09%、8.22%~14.44%,生物炭还田处理N2O排放总量降低14.31%~23.90%。生物炭还田与有机肥还田各处理水稻产量提高3.28%~13.07%,其中控制灌溉模式下生物炭还田处理产量最高。综上所述,控制灌溉下生物炭还田可以实现节水、增产、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5.
为了检测水貂GH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寻找可用于选育水貂生长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以同龄同场的短毛黑水貂、红眼白水貂和咖啡水貂为研究对象,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测GH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利用SPSS 19.0软件将该基因多态性与水貂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存在3个SNPs位点,分别为外显子...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明不同基因型棉花品种产量及碳同化物代谢响应低磷胁迫的差异机理,为生产上提高低磷胁迫下的棉花产量品质的生理调控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低磷耐受基因型(BX014和LuYuan343)和低磷敏感基因型(FJA和DLNTDH)为试验材料,设置低磷(P1,15 mg/kg)、中磷(P2,50 mg/kg)、正常磷(P3,150 mg/kg)和高磷(P4,300 mg/kg)4个处理,研究不同施磷水平对棉花的干物重、磷素吸收利用、产量性状及棉铃对位叶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及其碳同化物代谢酶活性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低磷胁迫条件下,棉花不同器官干物重积累、磷素积累量、株高、果枝数、果节数、铃数、铃重、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及衣分显著降低,而磷素利用效率及棉铃脱落率显著上升;且在不同磷处理和品种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2)棉铃对位叶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响应低磷胁迫的关键物质;低磷处理下,随着磷含量的增加,棉花棉铃对位叶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uSy)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3)在P1、P2和P4处理下,低磷耐...  相似文献   
997.
南疆大棚番茄反季节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南疆,特别是和田地区采用番茄反季节丰产栽培技术,使番茄在6~7月播种,果实从12月底至翌年1月初开始采收上市,连续采收至5月中下旬,填补了和田地区番茄丰产栽培的空白茬口.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解牛种布鲁氏菌A19-△VirB12标记疫苗在阿勒泰地区牧业村免疫牛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分别在阿勒泰地区3个县选取6个牧业村,采用皮下注射方式5.0×1010 CFU免疫牛种布鲁氏菌A19-△VirB12标记疫苗,共免疫犊牛300头,在接种疫苗后第7 d,观察并记录免疫牛的健康状况,并采集免疫后15 d、20 d、30 d、90 d和180 d牛血清,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布病虎红平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完成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对免疫后180d布病阳性血清,采用布病iELISA鉴别诊断方法,区分标记疫苗免疫抗体与布病自然感染抗体。对免疫后3d、7 d以及15 d牛采集阴道拭子并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实时荧光PCR(Realtime-PCR)方法,开展布病病原学检测。免疫后7 d犊牛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免疫抗体在15d达到最高,阳性率为98.36%,随后逐渐下降,免疫后180 d抗体阳性率为21.67%,阳性血清经iELISA方法检测,结果均为标记疫苗免疫抗体。免疫后3 d、7 d以及15 d牛阴道拭子提取基因组DNA经Realtime-PCR检测均未检出布鲁氏菌阳性。牛...  相似文献   
999.
为探究不同浓度镉(Cd)胁迫对湘两优900及其再生稻稻米镉和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本研究设置6个Cd浓度处理(0.0、0.4、0.8、1.2、1.6、2.0 mg/kg),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稻米中Cd和9种矿质元素(K、Mg、Zn、Mn、Fe、Ca、Cu、Ni、Mo)的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稻米Cd含量随Cd胁迫浓度的增加而递增,头季稻稻米Cd含量为0.090~2.010 mg/kg,再生稻稻米Cd含量为0.029~1.011 mg/kg,较头季稻低47.4%~71.0%,平均降幅56.4%;除对照组CK(0.0 mg/kg)外,相同Cd浓度处理下再生稻稻米Cd含量均显著低于头季稻(P<0.05)。镉胁迫下,两季稻米9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均表现为K>Mg>Zn>Mn>Fe>Ca>Cu>Ni、Mo;两季稻米中K、Mg、Ca、Ni含量较CK均有所增加,Zn、Fe、Mo含量较CK均有所降低,而Cu、Mn含量较CK有增有降。相关性分析表明,两季稻米Cd含量与Cu、Ni、Mo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正>2023年4月14日,欧洲航天局成功发射探测器JUICE,预计8年后抵达木星,揭开这颗气态“巨无霸”的诸多秘密。以罗马神话中的主神朱庇特命名的木星,注定不是一颗平庸的行星,这个庞然大物能把太阳系的所有行星和小天体装进去。在美丽的夜空,你看到的闪烁着黄色亮光的星星,就是木星。几千年前,它就被我们的祖先所发现,到了近代,西方科学家对其进行了精确观测。目前,环绕木星巡视了7年的“朱诺号”探测器,正等待JUICE的加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