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作物耐低钾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作物对低钾反应遗传多样性及适应钾营养胁迫的生理特性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作物耐1代钾营养研究状况,利用作物耐低钾的遗传特性,运用现代遗传育种技术,选育和推广耐低钾优良品种是缓解我国钾源短缺的最好途径,而且是高产、高效的生物学途径。  相似文献   
22.
名优茶园节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名优茶园微喷灌和滴灌节水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名优茶园采用微喷灌、滴灌等灌溉方法,均能快速及显著提高茶树根系周围的土壤含水量,促进茶树芽叶生长,增加茶叶产量,增产率达24.36%~32.06%;在灌溉过程中,土壤水分散失少,灌溉水利用率高,比传统方式可节水30%以上.试验结果还表明,名优茶园采用滴灌的综合效果比微喷灌好,灌溉水利用率是微喷灌的1.5倍以上,其中以滴灌持续时间为4 h的节水效果最佳,比滴灌6 h节水50%,比微喷灌4、6、8 h分别节水30%、95%和160%.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我所今年茶园热旱后不同种植品种的抗旱性和不同海拔茶园的茶叶产量调查,并结合合理栽培措施对茶叶产量的提高,减少或减轻灾难性气候对茶树生理生态的影响,提出预防自然灾害、减少损失的合理方法,为今后茶叶可持续生产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4.
嫁接英红九号改造低效益茶园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科研基地20多个不同茶龄茶树品种砧木上,采用英红九号为接穗,嫁接茶园总面积5.3 hm2,嫁接总株数10万多株,总成活率87.1%;嫁接后一龄以上茶树主要生产性状多数优于英红九号移栽种植的四龄茶树:嫁接后3~4龄每667 m2干茶产量161.2 kg以上.超过了常规改植四龄英红九号茶园;嫁接后红茶品质好,汤色红艳,滋味鲜浓,香气高爽,叶底红亮,产品卖价高;经济效益分析显示,嫁接换种费用每667 m2比常规改植节约480元,产值增加42.1%~165.6%.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5.
针对华南茶区存在的季节性缺水问题,研究分析了不同茶树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为配套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轻度水分胁迫(55%)、中度水分胁迫(35%)和重度水分胁迫(20%)条件下,5个茶树品种‘黄棪’、‘金萱’、‘英红九号’、‘鸿雁12号’、‘青心1号’1年生幼苗光合作用及其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茶树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WUE等生理指标均产生明显影响;水分胁迫下茶树的Pn、Tr、Gs都下降,WUE均值的降幅比Pn的小。‘英红九号’在水分胁迫下Pn、WUE降低幅度均最大,T3处理时Pn的均值为1.47μmolCO2/(m2·s),比CK下降80%,WUE平均值比CK降低51.5%;生长在同一生境中的‘金萱’、‘鸿雁12号’、‘青心1号’对土壤水分的生态适应能力较强,‘英红九号’最弱,在进行品种推广时需注意相应栽培技术配套。  相似文献   
26.
凤凰单丛茶品质的海拔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构成不同海拔区间凤凰单丛茶品质差异的生化本质,以潮安县凤凰镇分别位于海拔300~1100 m区间的5个八仙单丛成龄茶园为研究对象,按相同工艺采制成茶样,比较分析不同海拔区间成茶样的生化成分和土壤养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高山茶(海拔800~1100 m)与中山茶(海拔500~700 m)的生化成分含量差异较小,高(中)山茶的茶多酚、茶色素、咖啡碱、可可碱、没食子酸、茶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谷氨酸、木糖,矿质元素硼、锌、铁、锰、钙、镁、铜、硫以及香气组分脱氢芳樟醇、反-橙花叔醇、 顺-茉莉酮、α-蒎烯、β-紫罗酮、苯甲醛、藏红花醛等的含量显著高于低山茶(海拔300~400 m);茶多酚、茶黄素、咖啡碱、可可碱、茶碱、没食子酸及醇类、烯烃类、醛类、烷烃类、酯类等香气物质含量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中、高山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氮、磷、钾含量适中均衡,矿质元素钙、镁、锰、氟、硒等含量较高,说明土壤性状是影响凤凰单丛茶品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7.
复合间作栽培模式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复合茶园和单一茶园中节肢动物的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复合茶园和单一茶园相互间物种的数量组成差异较大,复合茶园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比单一茶园丰富、稳定。因此茶园禁用农药且茶园中植物相丰富,形成荫蔽环境,有助于涵养天敌,增加蜘蛛等天敌数量和种类。  相似文献   
28.
为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害虫及筛选抗虫茶树品种提依据,以品种园内6个茶树品种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平行跳跃法对不同茶树品种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差异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各个茶树品种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多样性虽有相似性,但不同茶树主要天敌与害虫、多样性指数的动态趋势、茶丛不同层次的节肢动物类群等是有差异的。其群落天敌个体数与害虫个体数的比值最高品种为‘乐昌大叶白毛’;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与优势度指数平均值较大品种是‘云大淡绿’。茶丛上层的群落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茶丛不同层次节肢动物多样性存在着差异。‘云大淡绿’、‘英红10号’等茶树的茶丛上层物种数较多;在茶丛的下层,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最多品种是‘碧云’。  相似文献   
29.
不同基因型大豆对低钾的耐性极限及缺钾症状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 10个不同基因型大豆 ,在严格的不同钾梯度的土壤上进行盆栽 ,确定了不同基因型大豆在各生育期对低钾耐性的极限值 ,并对不同基因型大豆的缺钾症状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载  相似文献   
30.
本是《台茶12号配方施肥技术研究初报》的续报.前指出,不同施肥处理,根据前期对生产性状及产量的初步调查及分析,得出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有机肥及复合肥的施用量可以改善茶树生产性状和增加茶树产量,并初步确定了不同修剪方式所对应的最佳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