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2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目的]研究贵州芥菜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为贵州芥菜型油菜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269份贵州地方芥菜型油菜为材料,通过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研究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贵州芥菜型油菜的全株有效角果数、二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每角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2.
对2008年初贵州省瓮安县白沙乡栽培油菜进行凝冻灾害调查,受冻害植株达100%,平均冻害指数为0.628。针对冻害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补救减灾措施,并采取同田对比和大面积示范对减灾措施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同田对比的处理区较对照区增产20.69%,增效11.5%;示范区平均单产1 770 kg/hm~2,比2007年减产3.4%,但增效18.95%,示范点实现了灾年减产不减收。  相似文献   
33.
为给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用高稳系数(HSC)分析法对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30号的丰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与平均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变异系数值呈负相关.在2006-2008年油菜区域试验中,黔油30号(黔杂2501)高稳系数达98.08%,平均适应度为56.250%,均明显高于对照.说明,黔油3...  相似文献   
34.
双低油菜主要经济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法对贵州大学油料所的14份双低油菜种质资源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双低油菜材料同一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不同;同一材料内的不同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也不同。其关联度顺序为:每角粒数(γ=0.709 8)〉千粒重(γ=0.684 1)〉角果长(γ=0.647 7)〉株高(γ=0.645 7)〉单株角果数(γ=0.641 9)〉二次分枝数(γ=0.637 0)〉分枝高度(γ=0.636 7)〉一次分枝数(γ=0.623 9)。因而,在双低油菜的选育过程中,应加强对每角粒数、千粒重和角果长的选择,同时考虑株高适度及单株角果数。  相似文献   
35.
杂交油菜品种黔油30号不同免耕栽培密度的丰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杂交油菜品种黔油30号在贵州轻简化栽培的适宜密度及其丰产性,分别在遵义县、贵阳市、金沙县和平坝县对该品种进行多点免耕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黔油30号免耕栽培的适宜密度为1.8万~2.4万株/667m2,产量为145 kg/667m2左右,且在遵义、金沙、贵阳和平坝等地生产上应用该密度对黔油30号进行免耕栽培均具有较大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36.
为减少油菜生产的劳动力投入,提供高效的杂交油菜栽培技术应用于生产,以优质杂交油菜黔油22号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该品种稀植栽培产量与栽培因子间的数学模型,得出了该品种在贵阳市稀植栽培产量大于180 kg/667m2的优化方案:纯N为18.13~21.66kg/667m2,播期为9月14-20日,密度为3453~3940株/667m2.  相似文献   
37.
以不同来源的51份甘蓝型黄籽油菜种质为材料,对粒重、色泽、种皮主要色素含量等主要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质间千粒重差异大,变幅在1.54~4.76g之间,平均为3.65g,多数集中在3.4~3.8g之间;影响种皮色泽的主要是黑色素和花色素,根据其含量的不同,可分为高黑色素类、高花色素类和低色素3个类群;颜色等级与千粒重种子呈显著正相关,与黑色素成极显著的负相关,与花色素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8.
利用SSR指纹图谱技术对杂交油菜种质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利用SSR标记构建53份甘蓝型黄籽油菜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的基础上,筛选出一个对黄籽油菜杂种贵油519及亲本具有共显性的SSR引物Ra2A05b,鉴定大田生产F1杂种群体的纯度,经与大田对比鉴定结果表明:SSR标记鉴定可以更多的识别非杂交种单株。  相似文献   
39.
为了研究杂交油菜节本增效的栽培技术,以优质杂交油菜黔油22号为研究对象,采用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黔油22号免耕栽培因子与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黔油22号在金沙县产量达180kg/667m2以上的免耕优化栽培方案为尿素27.39~37.70kg/667m2,播期9月5日~9月9日,密度7382~8251株/667m2.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以德油5号F1作母本,自育新品系273R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在其F2群体中出现6株苗期株型明显矮缩的变异株,经5代纯化后育成稳定的甘蓝型矮秆油菜新种质“LSW2018”。该种质苗期苗型矮缩、匍匐生长,叶面皱缩,叶片厚,叶柄短,叶色深;现蕾至成熟期,植株逐渐转为正常形态,茎秆粗壮,节间短,抗倒性特强,分枝部位低,其开花习性、分枝角度、花序特征、一二次分枝数等性状与同源正常高秆品系HSW2018无明显区别,而株高和分枝高度差异极显著。LSW2018育苗移栽平均株高为136.24 cm、直播平均株高为110.4 cm,是适宜机械化、轻简化种植的矮秆甘蓝型油菜新种质,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