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苦瓜水提物(Momordica charantia fruit aqueous extract,MCFE)对拘束应激小鼠体内脂代谢及抗氧化水平的影响,为揭示苦瓜对脂代谢紊乱的改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6周龄的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包括正常对照组(NC)、拘束应激组(Mod)及-MCFE低(250 mg•kg-1)、中(500 mg•kg-1)和高(750 mg•kg-1)剂量组,每组12只,连续灌胃7 d后,置于50 mL带孔的塑料离心管中拘束20 h,尾静脉注射10% 脂肪乳剂Interlipids,15 min后检测小鼠血脂消除能力,肠系膜脂肪组织脂肪酶活力,血清、肠系膜脂肪组织及肌肉组织的脂蛋白酯酶活性,同时测定血清的氧化状态及抗氧化水平。【结果】拘束应激模型组小鼠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的含量为正常组小鼠TG含量的1.27倍,而低、中、高剂量MCFE组的小鼠TG含量分别为正常组小鼠TG含量的0.63、0.57和0.55倍,表明MCFE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拘束应激小鼠甘油三酯的清除率(P<0.05),提高其脂肪代谢能力,并呈现剂量依赖性趋势;同时,拘束应激模型组小鼠的脂肪酶活性为正常组的0.52倍,而MCFE各剂量组的脂肪酶活性分别为正常组的0.77、0.98和1.06倍,明显高于拘束应激组(P<0.05),且中、高剂量组基本达到正常水平,表明MCFE各剂量组均能提高肠系膜脂肪组织的脂肪酶活性(P<0.05);此外,与拘束应激组相比,MCFE的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血清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活性和肠系膜脂肪组织的LPL活性明显有所提高(P<0.05),亦表现剂量效应,其中MCFE各剂量组的血清LPL活性达到正常组水平,但MCFE各剂量组对肌肉组织的脂蛋白酯酶的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另外,拘束应激组小鼠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是正常组的1.37倍(P<0.05),总抗氧化能力(ORAC)是正常组的0.65倍(P<0.05),而MCFE各剂量组小鼠体内的MDA含量明显低于拘束应激组(P<0.05),且MCFE的中、高剂量组基本达到正常水平,MCFE各剂量组ORAC明显高于拘束应激模型组,但尚未达到正常水平,表明MCFE能明显提高拘束应激小鼠体内总抗氧化水平(P<0.05)。【结论】苦瓜水提物能从氧化应激水平和脂质代谢两方面改善拘束应激小鼠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42.
米粉的品质评价方法及其原料标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粉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食品。但直到目前,尚无米粉国家标准,造成行业内缺乏统一的米粉品质评价方法以及原料米的选用标准。分析了现有的米粉标准中的问题,综述了米粉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原料米与米粉品质的关系,以及原料米选用标准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建立统一的品质评价标准和米粉的原料选用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目的】比较35个苦瓜品种的果肉和籽粒中皂苷含量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的差异。【方法】选用华南地区的35个主要苦瓜品种为材料,分别测定其果肉和籽粒中皂苷含量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其中皂苷含量测定采用高氯酸-香草醛-冰醋酸法,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测定采用比色法, 品种之间的差异采用新复极差法,果肉和籽粒两个组织部位之间差异采用t检验,品种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法。【结果】不同品种果肉和籽粒中皂苷含量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其中果肉和籽粒中皂苷含量变幅分别为1.17%~4.07 %和0.16%~1.54%,变异系数分别为32%和38%,平均值分别为1.96%和0.74%;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变幅分别为2.40%~34.53%和7.77%~30.07%,变异系数分别为46%和36%,平均值分别为17.96%和14.96%;果肉中的皂苷含量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显著高于籽粒;通过系统聚类法可将35个苦瓜品种聚为4类,分别包含16、6、12和1个品种。【结论】不同苦瓜品种的皂苷含量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存在显著差异,且同一苦瓜品种果肉中的皂苷含量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高于籽粒。  相似文献   
44.
龙眼肉干品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影响龙眼肉干品中活性物质提取率的因素,通过DPPH法测定活性物质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以龙眼肉干品(含水量13.62%)为原料,采用80℃热水、料水比1:12提取2 h,龙眼多糖提取率为40.28%,总可溶性固形物提取率达73.24%;此外,龙眼肉干品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为2.2 g/L.  相似文献   
45.
龙眼多糖超声波-酶解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龙眼果肉多糖的超声波-酶解辅助提取工艺,建立了包括纤维素酶添加量、超声波功率、酶解温度、pH值和时间的五因素回归模型。经回归模型分析并结合验证试验,确定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龙眼干果肉(含水率8.47%)为原料,选取纤维素酶(酶活大于等于200 U/mg)添加量2000 U/g、超声波功率250 W、酶解温度55℃、pH值 5.0、时间60 min,在该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38.71%,比传统热水法、酶法、超声波法和微波法分别高9.85%、6.41%、4.35%和3.99%,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6.
花生红衣抗氧化活性物质不同提取工艺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总抗氧化能力为活性跟踪指标,运用对提取效果影响较大的乙醇浓度、超声波频率、占空比、超声时间等4个因素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比较了水浴提取、高压辅助提取和超声波辅助提取等4种不同提取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以超声波辅助提取效果最佳;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50%、超声波频率40 kHz、占空比50%、超声时间6min。  相似文献   
47.
发芽及挤压膨化对糙米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分析糙米经发芽和挤压膨化前后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变化,探讨发芽及挤压膨化处理对糙米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效应,为评价和提升糙米挥发性风味提供参考。【方法】以糙米及其经发芽、挤压膨化和发芽-挤压膨化处理的样品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的分析方法,通过NIST14质谱数据库比对以及保留指数(RI)分析对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进行鉴定,以内标法测定其含量,通过气相色谱-嗅闻法(GC-O)明确糙米样品气味活性化合物构成谱,分析其整体风味轮廓,评价糙米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特征。【结果】共鉴定出挥发性风味化合物28种,主要为醛类、醇类、萜烯类、酯类、杂环及芳香烃化合物。糙米经挤压膨化,醛类、杂环及芳香烃等化合物含量显著增加,醇类和萜烯类含量显著减少,新检出酯类物质;糙米经发芽处理,醇类含量有所增加,醛类、萜烯类、杂环及芳香烃化合物含量减少,未检出酯类物质;发芽糙米经挤压膨化,醛类、萜烯类、杂环及芳香烃化合物含量增加,醇类化合物的含量减少,新检出酯类物质,且发芽糙米经挤压膨化后,醛类、萜烯类、酯类和杂环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糙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庚醛、壬醛、苯甲醛、D-柠檬烯、甲苯和2-乙酰-1-吡咯啉等化合物含量增加与挤压膨化处理密切相关,2-乙基-1-己醇和3-甲基丁醇含量增加与发芽处理密切相关,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二甲基硫醚和吡啶含量增加与发芽-挤压膨化处理密切相关。GC-O结果表明,共检出19种气味活性化合物,其中气味强度值(OIV)≥3的为己醛、庚醛、正己醇、1-辛烯-3-醇、2-乙酰-1-吡咯啉和对二甲苯。风味轮廓分析表明,糙米中蜡质气味强度最高,青草及坚果气味次之,花香及果香气味较弱。糙米经挤压膨化,坚果、青草和果香气味强度明显增加,蜡质气味强度明显减弱;糙米经发芽处理,蜡质、坚果、青草和花香气味强度均降低,果香气味强度不变;发芽糙米经挤压膨化,坚果、蜡质、青草和果香气味强度均显著增加。【结论】发芽处理对糙米中醇类的形成有一定促进作用,而其他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导致整体风味强度下降;但糙米在发芽过程中通过生化作用可能产生了挥发性风味前体物质,从而促进发芽糙米经挤压膨化形成更多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挤压膨化处理对糙米及发芽糙米中醛类、萜烯类、酯类、杂环及芳香烃等挥发性化合物的形成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发芽糙米挤压膨化后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含量增加显著高于糙米,整体风味强度均上升,其中坚果和果香气味强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8.
南方稻谷贮藏期间霉菌生长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南方高温高湿贮藏条件下稻谷霉菌的生长趋势.结果表明,稻谷在高温(30、35、40℃)贮藏条件下,其霉菌数量随着湿度的上升而增加,其中在95%湿度条件下增加速度最快,在75%湿度条件下增长速度最慢;稻谷在高湿(75%、85%、95%)贮藏条件下,其霉菌数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其中在40C条件下增加速度最快,在30℃条件下增加速度最慢.这说明高温高湿贮藏条件促进了稻谷霉菌的生长,加快了稻谷的霉变速度.  相似文献   
49.
运动营养食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运动营养食品定义变化、国内外发展概况及相关研究进展。目前我国对运动饮料的定义强调了运动饮料被机体快速吸收的特点;欧美等发达国家运动营养食品起步较早,我国运动营养食品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运动营养食品的功能成分研究和应用得到了拓展。分析了我国运动营养食品的存在问题,并展望了我国运动营养食品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0.
[目的]比较不同苦瓜品种果肉中游离态和结合态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差异。[方法]选用14个代表性的苦瓜品种,分析其果肉中的游离态和结合态总酚含量及其单体酚类的组成,采用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DPPH (1,1-二苯基-2-苦基苯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和ABTS+·(2, 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 2, 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 di-ammonium salt)自由基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差异,同时分析其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14 个不同苦瓜品种的游离态酚、结合态酚和总酚含量分别介于157.58~382.92、6.46~54和175.27~413.79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分别为23.50%、61.04%和21.58%,游离态酚含量占总酚含量的91.34%,结合态酚含量仅占总含量的8.66%;14 个品种的总黄酮含量介于8.97~18.22 mg CE/100 g DW,变异系数为22.80%;苦瓜中主要单体酚类物质香草醛酸、表儿茶素和芦丁含量亦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品种间的变幅分别为1.83~9.29、35.17~114.52 和0.91~4.53mg/100 g DW,变异系数分别为43.85%、26.97%、33.09%。FRAP抗氧化能力为 272.16~713.32 mg TE/100 g DW,变异系数为 27.67%;DPPH 清除能力的 IC50值为 11.43~34.14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为35.10%;ABTS+·清除能力的 IC50值为 21.57~119.71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为 63.75%。总酚含量与 FRAP 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DPPH和ABTS+·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14个不同苦瓜品种的游离态酚、结合态酚和总酚含量分别介于 157.58~382.92、6.46~54 和175.27~413.79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分别为23.50%、61.04%和21.58%,游离态酚含量占总酚含量的 91.34%,结合态酚含量仅占总含量的 8.66%;14个品种的总黄酮含量介于8.97~18.22 mgCE/100 g DW,变异系数为22.80%;苦瓜中主要单体酚类物质香草醛酸、表儿茶素和芦丁含量亦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品种间的变幅分别为1.83~9.29、35.17~114.52和0.91~4.53 mg/100 g DW,变异系数分别为43.85%、26.97%、33.09%。FRAP抗氧化能力为272.16~713.32 mg TE/100g DW,变异系数为27.67%;DPPH清除能力的IC50值为11.43~34.14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为35.10%;ABTS+·清除能力的IC50值为21.57~119.71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为63.75%。总酚含量与FRAP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DPPH和ABTS+·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