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荔枝果肉酚类物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工艺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荔枝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水果,其果肉中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其果肉粗提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辐射和护肝活性。筛选对荔枝果肉酚类物质具有良好吸附、解吸性能的树脂,并优化分离工艺参数,为建立荔枝果肉多酚分离纯化工艺和鉴定荔枝果肉多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11种不同极性大孔树脂(HPD-200A、HPD-400A、HPD-100、HPD-500、HPD-600、HPD-722、HPD-826、D4020、NKA-II、NKA-9和AB-8)对新鲜荔枝果肉预冷80%丙酮/水酚类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的静态吸附和解吸性能,筛选分离荔枝果肉总酚和总黄酮均最佳的大孔树脂,考察其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优化不同样液浓度(3.2、1.6、0.8和0.4 mg•mL-1)和不同上样流速(4.5、3.0和1.5 BV/h)动态吸附以及不同体积分数洗脱液乙醇浓度(95%、80%和60%)解吸工艺参数;通过与14种酚类物质标准品(儿茶素、没食子酸、绿原酸、香草酸、丁香酸、咖啡酸、表儿茶素、阿魏酸、四甲基邻苯二酚、香豆素、芦丁、槲皮素、白藜芦醇和槲皮素-3-O-芸香糖-7-O-鼠李糖)HPLC保留时间相比较的方法对所得组分酚类物质种类及其含量进行分析。【结果】HPD-826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和解吸荔枝果肉总酚和总黄酮的效果均较其它树脂好,其静态吸附4 h即可达到吸附饱和,吸附和解吸工艺参数为:荔枝果肉酚类提取物上样浓度0.8 mg•mL-1,上样速度3.0 BV/h,95%乙醇溶液作为洗脱剂,洗脱流速3.0 BV/h。经HPLC分析和鉴定,HPD-826分离纯化荔枝果肉酚类不会造成单体酚组成变化和明显损失(单体酚含量下降15%左右);荔枝果肉酚类物质主要由3,4二羟基苯甲酸、儿茶素、香草酸、咖啡酸、丁香酸、表儿茶素、槲皮素-3-O-芸香糖-7-O-鼠李糖苷、阿魏酸和芦丁等9种单体组成,其中含量较高的依次是槲皮素-3-O-芸香糖-7-O-鼠李糖苷、芦丁和表儿茶素,三者合计占总量的94.37%。【结论】HPD-826型大孔树脂对荔枝果肉总酚和总黄酮有较好的分离纯化效果。  相似文献   
52.
喷雾干燥工艺条件对速溶龙眼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喷雾干燥进风温度和热风流量对速溶龙眼粉理化特性的影响。【方法】分别考察喷雾干燥不同进风温度和不同热风流量对速溶龙眼粉水分含量、堆积密度、黏性、溶解性、水分吸附特性、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超微结构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当进风温度从160℃升高到190℃、热风流量从23.00 m3•h-1增加到29.00 m3•h-1时,速溶龙眼粉水分含量分别降低25.52%和39.42%;黏度值分别下降55.75%和61.11%;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升高8.30℃和7.07℃;溶解时间分别增加1.29倍和1.47倍;堆积密度分别提高22.87%和20.15%;同时,单分子层水分含量、微粒形态、L*、a*、b*、色调和色度随之变化。【结论】加工理化特性优良的速溶龙眼粉需严格控制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和热风流量等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3.
苦瓜不同品种多糖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苦瓜53个品种和5个品种不同组织部位(瓜肉、瓜茎、瓜叶和瓜籽)以及4个品种的不同发育时期瓜肉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 53个品种的多糖含量平均为10.00%,变幅为6.85%~13.48%;瓜肉、瓜茎、瓜叶和瓜籽中多糖含量分别为12.21%、1.41%、1.68%和5.42%;4个苦瓜品种授粉后4~24 d,瓜肉的多糖含量随发育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至商品成熟期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54.
南方稻谷贮藏期间霉菌生长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南方高温高湿贮藏条件下稻谷霉菌的生长趋势.结果表明,稻谷在高温(30、35、40℃)贮藏条件下,其霉菌数量随着湿度的上升而增加,其中在95%湿度条件下增加速度最快,在75%湿度条件下增长速度最慢;稻谷在高湿(75%、85%、95%)贮藏条件下,其霉菌数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其中在40C条件下增加速度最快,在30℃条件下增加速度最慢.这说明高温高湿贮藏条件促进了稻谷霉菌的生长,加快了稻谷的霉变速度.  相似文献   
55.
以沉淀率和乳析率为指标,研究蔗糖脂肪酸酯、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羧甲基纤维素、黄原胶、海藻酸钠、瓜尔豆胶、微晶纤维素等乳化剂和稳定剂及均质加工工艺对以全谷物糙米为基质的临床营养乳剂稳定性的影响,优化确定乳化剂和稳定剂的最佳配方及均质加工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乳化剂的最佳配方为蔗糖脂肪酸酯与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按5:5搭配,添加量为0.1%;稳定剂的最佳配方为羧甲基纤维素0.05%、瓜尔豆胶0.15%和微晶纤维素0.25%;均质加工的最佳条件为压力20 MPa、温度60℃、均质2次.在此条件下,以全谷物糙米为基质的临床营养乳剂表现出较好的乳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56.
发芽及挤压膨化对糙米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分析糙米经发芽和挤压膨化前后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变化,探讨发芽及挤压膨化处理对糙米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效应,为评价和提升糙米挥发性风味提供参考。【方法】以糙米及其经发芽、挤压膨化和发芽-挤压膨化处理的样品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的分析方法,通过NIST14质谱数据库比对以及保留指数(RI)分析对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进行鉴定,以内标法测定其含量,通过气相色谱-嗅闻法(GC-O)明确糙米样品气味活性化合物构成谱,分析其整体风味轮廓,评价糙米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特征。【结果】共鉴定出挥发性风味化合物28种,主要为醛类、醇类、萜烯类、酯类、杂环及芳香烃化合物。糙米经挤压膨化,醛类、杂环及芳香烃等化合物含量显著增加,醇类和萜烯类含量显著减少,新检出酯类物质;糙米经发芽处理,醇类含量有所增加,醛类、萜烯类、杂环及芳香烃化合物含量减少,未检出酯类物质;发芽糙米经挤压膨化,醛类、萜烯类、杂环及芳香烃化合物含量增加,醇类化合物的含量减少,新检出酯类物质,且发芽糙米经挤压膨化后,醛类、萜烯类、酯类和杂环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糙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庚醛、壬醛、苯甲醛、D-柠檬烯、甲苯和2-乙酰-1-吡咯啉等化合物含量增加与挤压膨化处理密切相关,2-乙基-1-己醇和3-甲基丁醇含量增加与发芽处理密切相关,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二甲基硫醚和吡啶含量增加与发芽-挤压膨化处理密切相关。GC-O结果表明,共检出19种气味活性化合物,其中气味强度值(OIV)≥3的为己醛、庚醛、正己醇、1-辛烯-3-醇、2-乙酰-1-吡咯啉和对二甲苯。风味轮廓分析表明,糙米中蜡质气味强度最高,青草及坚果气味次之,花香及果香气味较弱。糙米经挤压膨化,坚果、青草和果香气味强度明显增加,蜡质气味强度明显减弱;糙米经发芽处理,蜡质、坚果、青草和花香气味强度均降低,果香气味强度不变;发芽糙米经挤压膨化,坚果、蜡质、青草和果香气味强度均显著增加。【结论】发芽处理对糙米中醇类的形成有一定促进作用,而其他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导致整体风味强度下降;但糙米在发芽过程中通过生化作用可能产生了挥发性风味前体物质,从而促进发芽糙米经挤压膨化形成更多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挤压膨化处理对糙米及发芽糙米中醛类、萜烯类、酯类、杂环及芳香烃等挥发性化合物的形成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发芽糙米挤压膨化后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含量增加显著高于糙米,整体风味强度均上升,其中坚果和果香气味强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