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6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几种矿物元素对紫花杧果果实海绵组织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Mangiferaindicacv.Zihua)为供试品种,采用地面施钙肥、树干高压注射Ca和K处理,研究紫花杧果果实海绵组织与Ca、K等矿质元素的关系和发病规律。结果表明:海绵组织的发病率随单果重增加而增加,果重200-250g、251-300g、301-350g、351-400g和>401g以上的发病率分别为:10.24%、14.78%、24.91%、23.95%和30.16%,呈显著相关性。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中,病害出现于果实生长的中后期阶段。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病害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正常果实中的Ca含量应维持0.023%,K含量应维持在1.234%-1.452%,N含量应维持在0.41%-0.58%水平。Ca含量低于0.018%会诱导病害发生;当Ca含量正常时,高K(>1.541%)或低K(<0.966%)也会诱导病害发生。N对病害的影响小于Ca和K。果实中K/Ca小于34或大于62,都能诱发病害。  相似文献   
62.
根据有关文献综述了国内外应用氯酸钾诱导龙眼(Dimocarpus longana)成花效应与机理的研究进展,概述了使用氯酸盐促使龙眼成花的关键技术、施用量和施用方法以及成花机理的各种推测与假说。尽管用氯酸盐对龙眼进行反季节催花已获得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催花效果不稳定、诱导成花率偏低、单株间效果差异大、成花的同步性差等现象,还无法在生产上大规模推广应用。究其原因是人们尚未从本质上掌握龙眼成花的调控机理。对龙眼成花机理已进行的研究主要是在营养和激索方面,而从蛋白质的功能、遗传物质和成花控制基因等分予生物学的方面的研究报道还较少。  相似文献   
63.
不同施肥模式对恭城县生态产业园区柑橘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模式与柑橘养分供给的关系,探索既能平衡供给柑橘养分,又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果实品质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施肥模式。[方法]以广西恭城县生态产业园区柑橘园内8年生槿柑为试材,设置施肥模式A(全年施肥5次,有机养分:元机养分=1:2)、施肥模式B(全年施肥3次,有机养分:无机养分=4:1)、施肥模式c(对照,全年施肥5次,有机养分:无机养分=1:4.7)。[结果]结果表明,在生理落果末期、幼果膨大期、上水期和收获期,柑橘叶片氮、磷、钾含量3个处理之闻没有明显差异,但施肥模式B与对照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45.65%,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3.78个百分点。综合各项指标表明,施肥模式B与其他施肥模式相比。减少了施肥次数和化肥的施用量,并能够保证平衡供给柑橘各个时期的养分需求。[结论]全年施肥3次,有机养分:无机养分=4:1的模式不仅有利于固区土壤肥力和理化性状的改善,而且有利于促进果园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沙塘橘常温带叶贮藏保鲜效果。[方法]在常温下采用不同防腐保鲜剂处理沙塘橘果实,对比了其带叶贮藏保鲜的效果。贮藏过程定期检查果实和叶片色泽的变化以及果实腐烂、失水情况。贮藏前和贮藏结束分别测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和含酸量。[结果]结果表明:采用GXP-102型柑橘新型功能性带叶保鲜剂比常规防腐剂保鲜效果好,其中以2.0%~2.5%的浓度较适宜,对保持叶片青绿和好果率均有较好的表现。常温下沙塘橘带少量叶片与不带叶贮藏对果皮色泽和果实失重率影响不大。[结论]寻找到了适宜的防腐保鲜剂,为延长沙塘橘果实带叶保鲜期和销售货架期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5.
为了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金柑总DNA提取质量的影响,以融安金柑等3个金柑品种的叶片和果实为材料,采用SDS提取法、CTAB提取法、试剂盒法提取金柑总DNA,并对所提取DNA的总浓度、A_(260/280)、A_(260/230)、凝胶电泳结果、SCo T扩增产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TAB提取法和试剂盒提取法能较好地去除金柑叶片和果实中的蛋白质、RNA、多酚、多糖、单宁、色素等大分子物质以及盐类等小分子杂质。提取的总DNA浓度最高达178 ng/μL,A_(260/280)在1.82~1.94之间,A_(260/230)在1.89~2.04之间。SDS提取法、CTAB提取法和试剂盒提取法所提取的金柑叶片和果实总DNA的扩增效果图谱清晰,多态性高。3种提取方法中,CTAB提取法所提取总DNA浓度较高,纯度最好,可用于后续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6.
龙眼丰产稳产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龙眼生产进入快速发展高峰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但由于面积增加过快,建园基础差,管理水平低,使得龙眼生产只有数量的增加而没有质量的提高,且普遍存在着低产和大小年结果等问题。要解决龙眼低产和大小年结果等问题,除加强果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外,正确掌握龙眼全年管理技术是关键。笔者根据多年研究和技术推广经验,总结了一套龙眼成年树全年管理技术措施,在一些地区推广,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纽荷尔脐橙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气温、降水量和光照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广西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纽荷尔脐橙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百色市靖西县南坡乡荷朗村种植的纽荷尔脐橙品种为试材,定期测定其果实纵、横径,运用Logistic方程模拟果实体积增长指标与生长时间的关系式,分析果实体积增长与气温、降水量和光照的相关性.[结果]纽荷尔脐橙果实纵、横径在果实整个生长过程中出现3个明显的生长高峰期,呈单S形曲线增长;Logistic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纽荷尔果实生长的最大效能期;4~11月果实逐月净生长量与气温、降水量和光照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纽荷尔脐橙表现果大,单果均重278.7g、果形指数0.9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5%、可滴定酸含量3.58 g/100 mL、固酸比3.10∶1、糖酸比2.90∶1.[结论]广西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纽荷尔脐橙果实生长动态变化可运用Logistic方程模型拟合,其果实的生长发育与气温、降水量和光照有密切的相关性.生产中可在纽荷尔脐橙果实迅速膨大时期(8~9月)利用当地有利的气温、降水量和光照等气象条件促进果实更好地生长发育,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68.
[目的]寻找促进早熟温州蜜柑果皮转色且不降低品质和贮藏性能的方法。[方法]以"宫川"早熟温州蜜柑为试材,用不同浓度乙烯利和B9进行采前处理,研究处理后对果实贮藏过程中若干品质和贮藏性能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采前乙烯利处理贮藏前期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下降较快,对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贮藏后期;贮藏15 d时,处理B(乙烯利250 mg/L)的转色指数达0.51,比CK高出0.19,乙烯利加速了果实贮藏过程中果皮叶绿素a和b的降解,促进了果实转色,而且较高浓度的乙烯利处理果实转色效果更明显;同时乙烯利处理也加速了果实的腐烂和水分的散失,贮藏20 d,处理B的腐烂率为17.39%,CK为2.90%,显著降低了果实的商品率;乙烯利和B9混合处理相对单一使用乙烯利能够降低腐烂速度和失水率,但转色效果不明显。[结论]采前乙烯利处理可促进果实转色,但也加速了果实水分的散失以及提高腐烂率,故适用于实际应用的处理浓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