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42.
池塘单养巴西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西鲷又名南美鲱鱼、小口脂鲤,属无齿脂鲤科。巴西鲷是杂食偏植食性的鱼类,可刮食池壁藻类及摄食浮萍等漂浮生物,也可以通过人工驯化投喂鲫鱼颗粒饲料,养成饵料成本低。巴西鲷的性成熟年龄 2龄,成熟个体体重一般达 1公斤以上,体长超过 42cm,雌性个体大于雄性个体。怀卵量比较大, 1.1公斤的雌鱼一次可产 32万粒以上,卵浮性且较散,繁殖的雌雄比为 1: 1,适宜水温 26℃~ 28℃。1养殖技术1.1池塘、水质条件 巴西鲷对池塘无特殊要求,仅要求池塘不渗漏,向阳,有进、排水系统。水源清新、无污染, pH6.0~ 7.5,最适水温 26℃~ …  相似文献   
43.
乳酸诺氟沙星对草鱼肝脏CAT、AKP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一次性胸腔注射法,研究了乳酸诺氟沙星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脏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草鱼肝脏CAT、AKP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AT酶活性在注射后的第5天升至最大值,注射后的第20天降至最小值,AKP活性在注射后的第10天升至最大值,注射后的第20天降至最小值;随着注射剂量的不断加大,CAT、AKP酶活性值也出现先升后降的过程,注射浓度为150 mg/kg时酶活性值最大。GOT酶活性随注射浓度增大呈降低趋势,注射后第5天,浓度为100 mg/kg时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随时间延长差异不显著(P>0.05)。GPT活性随注射浓度增大以及时间延长其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给药浓度为50~100 mg/kg时,既能使药效最好而又不会对肝脏产生明显的损伤。  相似文献   
44.
中华倒刺鲃肌肉溃烂病及其防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患肌肉溃烂病的濒死中华倒刺鲃和草鱼体表病灶上分离并提纯培养得到3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出现与病鱼相同症状的肌肉溃烂病;用该细菌制备出抗原疫苗,其免疫成功率达到100%;对已感染该病的中华倒刺鲃鱼种进行药饵投喂治疗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45.
青海湖水化学特性及水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海湖水质进行系统的监测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青海湖水质总体是比较好的,满足渔业用水水质标准,但部分指标如pH、COD已达到V级,盐度也明显上升。因此加强青海湖水质的治理改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6.
产品的食用价值、生产性能、市场价格和销路是选择养殖品种时应该主要考虑的因素。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生产者应该尽量选择生产的技术水平高、具有多种功能、适合当地市场需求的名优品种。  相似文献   
47.
测定了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仔稚鱼从出膜到30日龄的生长、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初孵仔鱼即能检测到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2日龄检测到碱性磷酸酶活性。投喂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日龄的增加显著增加(P<0.05),饥饿组可溶性蛋白含量6日龄前增加不显著,6日龄后开始下降。所测消化酶的全活力与比活力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各消化酶的全活力基本是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投喂组胰蛋白酶比活力在10日龄达最大值,随后显著下降;饥饿组胰蛋白酶比活力在4日龄达最大值,随后显著下降。投喂组淀粉酶在5日龄达到最大值,从6日龄到12日龄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随后增加至15日龄的(0.912±0.090)mU/mg,在试验后期均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饥饿组淀粉酶比活力的最大值出现在1日龄,从2日龄到8日龄变化不显著,8日龄后显著下降。投喂组脂肪酶比活力在18日龄达最大值,随后显著下降;饥饿组脂肪酶比活力1日龄到6日龄变化不显著,6日龄后显著下降。投喂组碱性磷酸酶比活力从2日龄到12日龄显著上升,12日龄达到最大值,随后显著下降;饥饿组碱性磷酸酶比活力从2日龄到8日龄显著上升,8日龄达到最大值,随后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8.
1996年在简阳市养殖开发研究了所进行了南方大口鲶的秋季繁殖,即强化培育春夏季产卵的亲鱼,雌雄比为1:1,亲鱼体重6-12kg经过100天左右培育,催产繁殖,催产率为100%,绝对怀卵量2~5.2万粒,受精率为90.4%,出苗率为80.5%,该实验表明,鲶鱼秋繁是可行的,能进行批量生产秋苗,效果良好,效益可观,此法可推广。  相似文献   
49.
为了解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与池塘精养草鱼营养品质的差异,选取相同饲料源的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平均体重:(723.89±71.54)g,平均体长:(340.86±8.88)mm]和池塘精养草鱼[平均体重:(680.35±155.13)g,平均体长:(334.00±21.40)mm]各12尾,测定形态指标与肌肉剪切力、质构特性、色泽以及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含量。结果显示:1)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的硬度、黏性、咀嚼性、回复性和剪切力均显著高于池塘精养草鱼(P<0.05)。2)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池塘精养草鱼(P<0.05),肌肉粗脂肪含量低于池塘精养草鱼,但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均高于池塘精养草鱼,但差异不显著(P>0.05)。3)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的肌肉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TEAA)和呈味氨基酸总量(TDAA)高于池塘精养草鱼,但差异不显著(P>0.05)。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和池塘精养草鱼肌肉中TAA分别为77.11%和76.61%,TEAA和TDAA分别占TAA的40.87%和40.43%、46.10%和46.06%。4)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UFA)占脂肪酸总量的百分比(69.68%)高于池塘精养草鱼(68.44%),但差异不显著(P>0.05)。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和池塘精养草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占脂肪酸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21.78%和18.58%,两者差异显著(P<0.05)。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肌肉中未检测到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为0.44%;池塘精养草鱼肌肉中EPA含量为0.10%,DHA含量为0.55%。5)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肌肉中钾、镁、铁、铜含量显著高于池塘精养草鱼(P<0.05),钠、锌显著低于池塘精养草鱼(P<0.05)。由此得出,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的营养品质总体上优于池塘精养草鱼。  相似文献   
50.
研究和示范表明,与平作种稻比较,在稻鱼菜、鸭多元复合生态模式中,水稻可平均增产10%以上,同时每667m^2平均增收鲜鱼55.8kg,成鸭14.6kg,蔬菜等经济作物47.3kg(按稻田面积计算);稻田肥力提高,水稻土壤全N、P、K和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0.1%、57.3%、17.3%和18.9%;水稻植株虫口量最少。稻鱼菜、鸭多元复合生态模式的总收入达到1000元/667m^2以上,大大提高了稻田的产出和效益;其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在O.5以上,属良性循环的高效多元复合生态农业模式.文章最后介绍了稻鱼菜、鸭多元复合生态模式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