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农地流转是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村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在要求。以农户为流转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主要研究农户之间自主自由委托代耕、出租等形式。该模式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农民资源禀赋和面临机遇的差异。该模式效率最高,过去是主导,将来依然是主导;以集体为流转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主要研究反租倒包。该模式的形成原因,2004年以前主要是乡村集体为了减轻税费收取难度、汲取更多收入,2004年以后主要是乡村集体解决来自上级政府的行政压力和外部经济体的经济推力。该模式容易导致乡村集体强迫或半强迫农户流转土地,在将来慢慢会萎缩;以农户和集体为共同流转主体的农地流转模式主要研究农地股份合作制。由于入股的主体、方式、范围的不同,农地股份合作制的成因也各不相同。该模式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也存在封闭性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该模式在将来会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52.
漂流人工集鱼装置(fish aggregation devices,FAD)在金枪鱼围网渔业中被广泛地应用于诱集捕捞金枪鱼类。鲯鳅作为漂流FAD诱集鱼群中最为常见的兼捕种类之一,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有助于了解其种群结构,对于合理保护该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0-2013年间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科学观察员在5°N~10°S,145°E~170°E海域内收集的189尾鲯鳅样本,对其叉长分布、性比、性成熟度及摄食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鲯鳅叉长范围为10.0~126.3 cm,优势叉长为70.0~100.0 cm,占总数的66.7%;雌雄性别比为4.1∶1;样本以性成熟(Ⅴ~Ⅵ期)个体为主,占总数的73.6%,50%性成熟叉长(L50)为49.95 cm;76.0%的样本为空胃,而实胃中频现其它常见的小型随附鱼种,如鲣(Katsuwonus pelamis)的幼鱼、细鳞圆鲹(Decapterus macarellus)、六带鲹(Caranx sexfasciatus)、疣鳞鲀(Canthidermis maculata)和单角革鲀(Aluterus monoceros)。渔业生物学信息表明漂流FAD下的鲯鳅群体以性成熟的大型个体为主,FAD对于雌鱼具有更强的聚集效果,觅食是鲯鳅游向漂流物的可能动机之一。  相似文献   
53.
从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叶中分离得到四个黄酮类化合物。经性质和光谱(UV,IR,MS,1HNMR,13CNMR等)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牡荆苷(Ⅰ),芦丁(Ⅱ),山奈酚-3-O-β-D-芸香糖苷(Ⅱ-Ⅰ),山奈酚-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Ⅳ)。四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54.
陈新  唐浩  严继勇  高兵  张智民 《作物研究》2005,19(4):213-215,218
2004~2005年,对来自中国北部、中部和南部不同纬度地区的124个小豆品种在江苏南京和泰国农业大学进行了农艺性状研究.结果表明:与在江苏栽培相比,小豆品种在泰国热带地区表现为株高降低、生育期缩短,百粒重、每荚粒数和单株产量均有所降低,但分枝数和每荚粒数变化不大.从不同来源的群体来看,中国北部品种的农艺性状在泰国的变异系数大于中部品种,而南部品种引种至泰国后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小.对产量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单株荚数对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0.75),而其它性状如分枝数(0.30)和每荚粒数(0.21)与产量的关联不大,而百粒重(0.07)对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小.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4个小豆品种可划分为中国北部1、中国北部2、中部、南部4个大类,显示了北部品种之间有较大的遗传差异.据此可初步推断,中国北方应为中国小豆的起源中心.  相似文献   
55.
为了研究南极磷虾拖网系统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 于 2020 年 1—4 月随“龙发”轮在南极 48.2 亚区(45°W~48°W, 60°S~61°S)进行海上试验, 采集了拖速、曳纲长度、曳纲张力、网具和网板深度等信息, 分析了投放和收绞曳纲的速率对拖网渔具的动态特性影响规律, 以及在稳定拖曳状态下拖速和曳纲长度与网口高度、曳纲张力、网位的关系。结果表明: (1) 放网阶段平均拖速为(2.96±0.36) kn, 收网阶段平均拖速为(1.35±0.26) kn; (2) 网具自然沉降阶段曳纲投放速率为(54.1±5.9) m/min, 起网阶段曳纲收绞速率为(47.15±7.02) m/min; (3) 随着投放速率的增大, 曳纲张力逐渐减小, 网口高度增加; 投放速率与网位下沉速率成正比; (4) 收绞速率与曳纲张力呈负相关关系, 网具上调阶段的曳纲张力要比起网阶段的曳纲张力大。随着收绞速率的增加, 网口高度增加; (5) 稳定拖曳过程中, 拖速和曳纲长度对网口高度均产生显著影响(P<0.01), 随着拖速和曳纲长度的增加, 网口高度减小; (6) 在自然沉降阶段, 当投放速率过大, 网板带动网具急速下沉, 网板会出现“超调”现象。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南极磷虾拖网网位的有效调整, 提高拖网瞄准捕捞效率, 还可为验证中层拖网性能的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6.
为了探究 V 形网板在各种工作姿态下水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 作者采用数值模拟(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方法对比了 4 个展弦比(0.4、0.5、0.6、0.7)和 4 个板面夹角(16°、19°、22°、25°)的网板的水动力性能, 遴选出水动力性能最佳的 V 形网板, 并分析其在不同姿态下, 前后倾和内外倾分别为 5°、10°、15°、20°时的水动力系数、周围流场分布和表面压力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1)展弦比 λ=0.7、板面夹角 Γ=16°的 V 形网板(13 号网板)的水动力性能最优, 升力系数在冲角为 37.5°时最大, 为 1.482, 冲角为 10°时扩张效率最大。(2)随着冲角的增大, 13 号网板迎流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网板迎流面和背流面的速度差亦呈增大趋势。(3) 13 号网板发生不同程度的前后倾或内外倾时, 升力系数降低, 阻力系数则随着倾角的增大而减小。(4)当网板发生内外倾斜时, 随着倾角的增加, 迎流面压力中心向网板前端移动, 网板中心面后涡旋变化不明显; 当网板前后倾斜时, 网板迎流面压力分布变化明显, 即随着倾角的增加, 压力中心分别逐渐向前端上下两侧移动, 并且网板中心面后涡旋逐渐变小。本研究结果可以为预测不同工作姿态网板水动力特性变化, 调整网板稳定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7.
我国种子企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种子企业作为植物新品种培育和保护的重要主体和基础力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竞争的战略基点.重点阐述了我国种子企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种业市场公平竞争机制、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增强品种维权和种子质量意识等应对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8.
唐浩 《种业导刊》2011,(1):34-36
日本在1982年是亚洲第一个成为UPOV(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成员的国家,经过26年的发展,在DUS测试方面积累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文章介绍了日本的DUS测试体系,并提出了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如DUS测试体系的独立性、测试人员的相互流动、测试报告的规范化和测试用工具的统一等。  相似文献   
59.
分析了湖北省荆州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从生态理念的融入与深入、植物景观成为主景、绿化空间的高效利用、健康理念的应用、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邻里空间的打造等方面探讨了荆州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0.
芥菜(Brassica juncea L.)在中国种植广泛、历史悠久,是中国重要的特色蔬菜作物,近年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芥菜种质资源丰富,选育的品种类型多样,包括根用芥菜、茎用芥菜、叶用芥菜以及薹用芥菜等.本综述阐述了中国芥菜的育种方法研究现状,介绍了审定、登记及保护的芥菜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来源,梳理了AFLP、SSR、RAPD等分子标记在芥菜种质资源评价、遗传多样性分析、杂交种种子纯度鉴定等方面的应用进展,以期为芥菜相关分子标记应用方面的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