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44篇
畜牧兽医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以脱水胡萝卜为试验材料,经高压灭菌和添加菌液的前处理,研究辐照对脱水胡萝卜中微生物ATP生物发光的影响。辐照处理设5个不同剂量处理,将脱水胡萝卜经高压灭菌后,制成添加菌液的脱水胡萝卜,测量微生物ATP生物发光值。结果显示:脱水胡萝卜初始含菌量较低,当辐照剂量为4.0 kGy时,菌落总数、霉菌和大肠菌群含量均未检出;脱水胡萝卜中微生物ATP生物发光值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经高压灭菌的脱水胡萝卜样品中分别添加杂菌、霉菌和大肠菌群后,3种菌的ATP生物发光值随辐照剂量变化的趋势基本相同,都是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前处理和辐照处理对微生物ATP提取液的本底发光都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2.
稻米辐照杀虫防霉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和国际辐照稻米杀虫防霉工艺规范中的规定,研究了稻米辐照杀虫防霉工艺,确定了各项技术指标,并就吸收剂量的确定依据进行了阐述.工艺规定:辐照加工前稻米具有固有的色泽、气味和食味,无虫蛀与霉变,含水量应≤15%,菌落总数≤5 000 CFU/g,霉菌≤100 CFU/g;辐照后稻米色泽、气味、食味不变,不得检出活虫与虫卵,菌落总数≤100 CFU/g,霉菌≤10 CFU/g.稻米辐照杀虫的最低有效剂量为0.4 kGy,稻米辐照防霉的最低有效剂量为2.0 kGy,辐照杀虫、防霉的最高耐受剂量为4.0 kGy.辐照产品箱中最小吸收剂量应不小于最低有效剂量,最大吸收剂量应不大于产品箱中的最高耐受剂量.  相似文献   
63.
为制备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变异株卵黄抗体并探索卵黄抗体的纯化方法,本试验采用灭活的PEDV变异株CH/JX01全病毒免疫蛋鸡,收集免疫后所产的鸡蛋,分别用水稀释法、PEG-6000法和水稀释-硫酸铵二次沉淀法对鸡蛋中IgY进行提纯,然后运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鉴定和比较3种方法的提纯效果,获得可用于规模化生产的提纯方法;同时研究不同温度、pH条件下抗体活性,寻找对提纯IgY活性具有保护作用的物质。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制备了抗PEDV变异株的卵黄抗体。浓度检测结果表明,水稀释法提取的IgY浓度最高,为6.204mg/mL;PEG-6000方法提纯的IgY浓度次之,为4.673mg/mL;水稀释-硫酸铵二次沉淀法IgY浓度最低,为3.359mg/mL。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水稀释-硫酸铵二次沉淀法提纯的IgY效价最高,为1∶12 800;其次是PEG-6000,为1∶6 400;而水稀释法最低,为1∶1 600。综合3种方法所提纯的卵黄抗体浓度与效价,发现水稀释-硫酸铵二次沉淀法的提纯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方法。活性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提纯的IgY在37~60℃活性稳定;pH为4.0~11.0时具有良好的活性;在酸性条件下,20%硫糖铝对IgY活性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本试验结果将为卵黄抗体的大规模生产运用与储存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4.
江苏省农业信息网网络建设及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江苏省农业信息网网络建设情况,就网络体系结构方案、网络设计目标、拓朴结构、网络软硬件配置及网络应用系统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本网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结合实践总结出网络建设的经验。  相似文献   
65.
多旋翼无人机由于其质量轻、操作灵活、飞行稳定等优势,已成为中国植保无人机市场上的主流机型。为探究多旋翼无人机旋翼气流分布特性及其对雾滴运动和沉积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大疆MG-1P型八旋翼植保无人机的下洗气流场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了旋翼气流对喷雾雾滴的速度、粒径和沉积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人机旋翼下洗气流的强度伴随测试层高度的下降而降低,机体正下方的气流速度方向近似于竖直向下且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位于机体两侧区域的气流呈现“先收缩、后扩张”的喇叭状,近地位置测试点L和M的气流方向均指向测试区域外侧斜下方,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71.3°和81.5°。整体而言,无人机机身两侧旋翼下洗气流的速度和方向呈对称分布。在旋翼静止时,喷雾雾滴的沉降速度较慢,各测试层及测试点的雾滴速度均低于1 m/s。无人机悬停时,其旋翼风场极大地提高了雾滴速度,且雾滴速度分布特性与旋翼风场强度高度吻合。与旋翼静止相比,无人机悬停时产生的高速下洗气流可致使雾滴粒径增大。雾滴的沉积分布效果在距离地面20 cm处最好,其在旋翼静止和悬停条件下的平均沉积量分别为4.69μL/cm2和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