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26篇
  3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针对重庆市油菜生产的生态特点,对部分具有特殊意义的育种材料、优质亲本和它们的组合的光合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新型双重不育系在阴天的光合强度显著低于核不育系,而与胞质不育系无显著差异,晴天的光合强度却显著高于它们的保持系和原始亲本L17A,双重不育系光合强度的特殊表现与它们的叶绿素含量及a/b比值无关;甘蓝型黄籽油菜的光合强度低,产量较低,原因不只在叶绿素含量,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在亲本与组合的比较中,杂一代在阴天的光合强度倾向于较高的亲本,而在晴天的光合强度倾向较低的亲本,杂交能保留双亲较适应生态环境的光合特性.  相似文献   
102.
油菜双重不育系活性氧清除酶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细胞质不育系(CMS)L17A及保持系、细胞核不育两系(GMS)L18AB为对照,对甘蓝型油菜细胸质+细胞核双重不育系(GCDMS)品系GCDA-2测定花花和花蕾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氧清除酶活性,。结果表明:细胞核+细胞质双重不育系中的两类不同育性类型的不育株中,质不育株GCDA-2BA与细胞不育系数似,MDA含量、CA  相似文献   
103.
以4个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系为试验对象,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预培养基中2,4-D和6-BA浓度、预培养天数、分化培养基中NAA和6-BA浓度组合、AgNO3浓度等对下胚轴芽再生频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萌发培养基中添加6-BA和NAA对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培养基中2,4-D及6-BA浓度是影响再生的主要因素;不同材料和不同处理间芽再生频率差异显著,且材料与处理间有明显的互作效应;萌发培养基中添加6-BA和NAA对再生频率无明显影响,但对芽苗的正常形态建成不利.  相似文献   
104.
甘蓝型油菜质不育与显性核雄性不育遗传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显性细胞核不育受2套完全不同的基因体系控制。如果没有显性上位抑制基因的作用,显性核不育基因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中都能够稳定表达。在波里马不育胞质中显性核不育基因抑制核质互作不育基因而表现出显性核不育特性.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探讨60Coγ射线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染色体的诱变效应.[方法]采用不同辐照剂量的γ射线对费乌瑞它微型薯进行辐射处理,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不同处理的VM1代及VM2代基因组变异进行分析.[结果]VM1代分析结果表明,88对引物有30对表现多态性,引物多态性比率为34.1%,共获得225条扩增条带,其中64条为多态性条带,条带多态性比率为28.4%.多态性表现形式有条带增加和缺失.选择25对有多态性的引物对VM2代进行扫描,5对显带不良,20对中有9对表现多态性,获得多态性条带9条,其中仅4条在VM1中检测到,其余5条是新增的缺失条带.VM1代的多态性条带在VM2代中的检出率仅为9.8%.选择表现稳定、清晰的9条多态性条带进行回收、克隆、测序,获得6个片段的DNA序列.经比对分析,5个片段序列与马铃薯染色体组部分片段的相似性为77%~89%,其中3个序列位于抗性基因簇中;另1个片段序列与番茄第5染色体的部分序列相似性为93%.[结论]γ辐照可以导致马铃薯基因组DNA发生变异,多态性条带数与辐照剂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变异的多态性条带缺失数高于条带增加数.  相似文献   
107.
以甘蓝型油菜黄籽双单倍体品系04K91为供试材料,以无菌苗子叶为离体培养外植体,考察了苗龄(7d、10d、13d)与外植体部位及大小(带柄子叶、1/4子叶片、1/8子叶片和子叶柄切段)对芽再生频率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苗龄对芽再生频率有显著影响,外植体对芽再生频率有极显著影响,而苗龄×外植体对芽再生频率影响不显著。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以7d苗龄无菌苗的带柄子叶或1/4子叶片为外植体较好,出芽率较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8.
遗传学实验是遗传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改进实验体系,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是遗传学实验教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文中通过修改教学计划、拓宽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着手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提高遗传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9.
利用RNA-Seq鉴定甘蓝型油菜叶片干旱胁迫应答基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利用RNA Sequencing(RNA-Seq)技术比较2种不同生长条件下甘蓝型油菜苗期叶片转录组,鉴定油菜叶片干旱胁迫应答相关基因,从转录组水平揭示油菜适应干旱胁迫环境的分子机制。【方法】提取正常生长(ZY)和自然失水处理(ZY8D)的六叶期甘蓝型油菜中油821的叶片总RNA,以Illumina Hiseq 2000平台进行RNA-Seq分析。利用NGSQCTookit v2.3.3去除低质量和包含模糊碱基的reads。以甘蓝型油菜亲本物种白菜染色体v1.5和甘蓝Scaffold v1.0为参考序列,采用TopHat2-Cufflinks-Cuffmerge-Cuffdiff标准流程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ed genes,DEGs)筛选。对上调和下调DEGs分别采用Cytoscape v3.1.0中的BiNGO和KOBAS2.0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代谢途径富集分析。选择上调和下调DEGs各3个,以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验证RNA-Seq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过滤低质量reads后,ZY和ZY8D分别保留了26 192 312和28 378 899对高质量reads用于DEGs筛选,其中86.6%和85.8%的reads能准确比对到参考序列上,说明RNA-Seq结果和参考序列可靠。DEGs鉴定结果表明3 657个基因受干旱胁迫诱导差异表达,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 431个,下调表达基因2 226个。GO富集分析发现上调表达基因主要与非生物胁迫响应和化学刺激响应相关,其中,参与水分胁迫响应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刺激响应的基因分别有127和141个,而下调表达基因与植物病原菌防御、蛋白激酶活性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刺激相关。KEGG富集分析表明上调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苯丙烷和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及淀粉与蔗糖代谢途径,而下调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植物-病原菌互作和植物激素ABA、SA和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信号转导途径。qRT-PCR检测6个DEGs的表达模式与RNA-Seq分析结果一致,证实了RNA-Seq结果的可靠性。【结论】RNA-Seq分析鉴定出3 657个甘蓝型油菜叶片干旱胁迫应答基因。GO和KEGG代谢途径分析明确了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的分子功能与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110.
甘蓝和白菜紫色酸性磷酸酶17基因家族的克隆和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甘蓝和白菜中分别克隆到2个PAP17, 根据序列相似性, 将PAP17分为类型I (BoPAP17-1和BrPAP17-1)和类型II (BoPAP17-2和BrPAP17-2)。Southern杂交表明, 白菜和甘蓝中均只存在2个PAP17成员, 与克隆结果吻合。系统发育和分子进化分析表明, PAP17基因家族受纯化选择, 编码低分子量PAP蛋白。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 PAP17在所检测的9个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 尤以花和蕾中的表达量特别高, 种子中也有一定程度的表达, 表明其与体内储备态磷的动用有关, 尤其在花和蕾的发育阶段。磷饥饿诱导表达结果表明, 除BrPAP17-2在幼苗叶片中表达受抑制外, BrPAP17和BoPAP17在幼苗根部和叶片中均受磷饥饿诱导, 表达量先降后升, 诱导4 d或8 d后达到峰值; 恢复供磷4 d后, 表达量迅速降低至基础表达水平以下。与幼苗叶片相比, 白菜和甘蓝幼苗根部的PAP17磷饥饿诱导表达似乎更为强烈。这些结果表明PAP17在白菜和甘蓝根部可能参与了根外磷的活化与吸收及无机磷由根部向其他组织器官的转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