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8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小飞蓬对油菜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小飞蓬密度下油菜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油菜在小飞蓬的竞争干扰下,单株角果数、籽粒数及产量均随其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千粒重没有显著变化.对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小飞蓬与油菜角果数(y=-72.543lnx 624.954,P<0.001)、籽粒数(y=-0.935lnx 26.682,P<0.001)、产量(y=-311.994lnx 3 167.996,P<001)以及产量损失(y=10.838lnx-10.046,P<0.001)间的关系.油菜田进行人工除草时,小飞蓬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为7.99%,经济阈值为5.28株/m2.  相似文献   
62.
采用相对抗病指数法对37份材料进行了田间抗纹枯性鉴定,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系)间抗感性差异十分明显,但未发现免疫和高抗材料,以最后一次(乳熟期)调查结果评价,曾经和正在湖北麦区推广的品种(系)中表现抗纹枯性相对较好材料较多,荆麦66、HX8541、鄂89-11、鄂恩1号、荆35、S048等品种被评价为中等耐病,占鉴定材料总数的16.2%;征集外省材料中,云2007、宁资21、南阳82505、郑831等被评价为中等耐病,占10.8%。  相似文献   
63.
鉴定了湖北省主栽中药材种类独活上的一种重要病害独活枯斑病 (SeptoriadearnessiiEⅡ etEⅤ )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4.
稻曲病病原菌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范允卿  张舒  喻大昭  龚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1):4701-4704
水稻稻曲病是由稻曲病病原菌(Ustilaginoidea virens (Cooke)Tak.)引起的水稻穗部真菌病害.稻曲病病原菌次生代谢产生稻曲病病原菌毒素(Ustiloxins),该毒素是一类具有阻断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活性的环肽毒素,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对人畜和植物有毒害作用,也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对稻曲病病原菌毒素的理化性质、毒性特点、获取方式、检测手段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初步展望了稻曲病病原菌毒素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14.5%精氟·胺苯·草除灵WP对油菜田杂草看麦娘和牛繁缕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月份施药的效果优于12月份的效果;施药后第60天的综合密度防效为88.50%~94.26%:对照药剂高效氟吡甲禾灵对看麦娘的防效为91.26%,但对牛繁缕基本无效,30%草除灵SC对看麦娘无效,但对牛繁缕的防效为92.93%.复配剂的综合密度防效显著高于草除灵和高效氟吡甲禾灵,通过复配,提高了油菜生产的安全性,增产效果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66.
野燕麦防除对冬小麦田间光照、养分和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5%顶尖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der,WP)对冬小麦田间的杂草野燕麦进行防除,测定田间离地不同高度层的透光率和野燕麦对养分、水分的消耗,观察野燕麦防除后对冬小麦田间光照、养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顶尖WP能有效控制冬小麦田间野燕麦的发生,对野燕麦的密度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7.27%~100.00%和98.86%~100.00%;野燕麦防除后能显著提高冬小麦田间的透光率,改善小麦顶层的光照,同时降低杂草对田间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显著提高冬小麦的产量。  相似文献   
67.
不同温度下棉花黄萎病菌培养性状及致病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湖北省不同地区采集分离得到6个黄萎病菌代表茵株和3个时照菌株.分别在22、25、28、30和33℃5种温度下将这9种茵株置于PDA平皿上培养,得到了不同培养性状的茵落.大多数茵系在25℃生长较快,22℃和28℃其次,30℃生长较慢.33℃下不生长或生长很缓慢,在30℃下各菌株产生的黑色素比例均比25℃下产生的低,其中以对照菌系T9降低最多.但将30℃下培养的T9转入PDA固体培养基后置于25℃下培养时,其仍能恢复产生大量的微茵核,黑色素比例回升.高温期所分离得到的HBV12、HBV25和HBV29白色-棕褐色菌系,在22℃和25℃下培养后不能产生微茵核,而是形成念珠状休眠茵丝体.对上述9个菌株的致病力分析表明,与25℃下相比,30℃下培养的菌株大多数致病力降低,由此可初步判断湖北省存在耐高温的较强致病力菌系.  相似文献   
68.
弱筋小麦鄂麦251的选育及主要特征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麦251是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用"S048/B41062-1 //鄂麦11"经系谱法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其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家弱筋专用小麦品种品质标准(GB-17320-1998).该品种具有中抗白粉病,中抗纹枯病和条锈病,高产、广适等特点.栽培方面应适时适量播种;合理施肥;合理化调;加强田间管理;防治好病虫害.  相似文献   
69.
从湖北恩施和远安2个稻区18个近等基因系上55个病斑中分离了113个稻瘟病菌的单孢菌株,并采用基于Pot2转座子序列的rep-PCR技术对该菌株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群体在DNA水平上具有丰富的多态性,以相似系数0.8为界,可将113个菌株划分为14个遗传宗谱;在不同近等基因系上,同一近等基因系上不同病斑中以及同一病斑中获得的菌株均可分属于不同的遗传宗谱;远安稻区的菌株均属于HB6和HB7,恩施稻区的菌株可分属于14个宗谱,提示恩施菌株的遗传多样性比远安菌株更丰富;属于同一宗谱的菌株可侵染不同近等基因系;2个优势宗谱HB6和HB7的菌株可分别侵染持有Pik、Pi3、Pi9(t)、Pi20、Pia、Pita 与Pii、Piz~5、Pib、Pi12、Pik~m的近等基因系.  相似文献   
70.
在水稻不同生育期抽样,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对转Xa21基因水稻、受体皖A和常规稻汕优63三个水稻品种的根际细菌种群动态变化及其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不同的生育期,分离出的细菌有棒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黄单胞菌属、根瘤菌属、Novosphingobium属、欧氏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假单胞菌属8个属。3个水稻品种之间的根际细菌种类基本相同,总数量和多样性指数随着时间的变化,同一水稻品种不同时间之间差异显著,而同一时间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小。转Xa21基因水稻对根际细菌影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