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128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41篇
  57篇
综合类   463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76篇
畜牧兽医   153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四种AM真菌接种剂的田间效应及其分子检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灭菌土壤生产了 4种AM真菌接种剂。在盆栽条件下测试了接种剂的质量 ,结果显示 ,4种接种剂促进玉米生长效果明显 ,地上部分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 (p <0 .0 1 ) ;以MPN试验检测了接种剂的侵染能力 ,结果表明每克接种剂中真菌的繁殖体数在 95~ 1 4 0 0之间。将AM真菌的预接种技术和农业生产上的营养钵育苗技术相结合 ,进行了玉米的田间试验 ,结果显示 ,玉米根系的AM真菌感染率早期增长较快 ,然后趋于平稳 ;AM真菌接种剂A(Glomusconstrictum)、C (Glomus三种菌混合 )和D (G .intraradices)对玉米籽粒产量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p <0 .0 5 ) ;玉米籽粒的淀粉含量和磷含量也高于对照。运用特异性分子探针和nest ed PCR技术 ,从田间接种AM真菌Glomusintraradices和G .mosseae的玉米根样中粗提DNA进行特异性扩增 ,成功地从感染根段中检测到特定的接种AM真菌。本工作从分子水平为评价高效AM真菌的应用潜力、研究AM真菌之间及其与其他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正>高端农药走强趋势明显"我每年经销的农药品牌有20个,年销售额近40万元。以进口农药为代表的高端农药产品虽然只有五六个,但年销售额占到了一半。"安徽省明光市白米山农场农资经销商朱正德告诉记者,近两年来,农户选择农药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即使先正达公司的福戈、拜耳公司的拿敌稳等进口农药的市场价格远高于中低端国产农药,但农户依然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83.
<正>记者从安徽省植保总站了解到,淮北、沿淮地区大部分玉米一代玉米螟将中等发生,其中淮北西北部部分地区偏重发生,其它地区偏轻至中等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约140万亩。今年该省春玉米种植面积约180万亩,较去年增加10万亩。春玉米种植面积小,将会造成一代玉米螟集中为害。据省气候中心监测,6月份沿准淮北降  相似文献   
84.
本文研究了饲料、温度、成蝇密度对家蝇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含有奶粉的饲料饲养幼虫或成蝇,家蝇产卵量最大。最适产卵温度是24℃,产卵温域是12.5~35.3℃。每对平均产卵量与成蝇对数成负相关。群体最适产卵密度是19498对/m3。  相似文献   
85.
不同保墒耕作方法在旱地上的保墒效果及增产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免耕补充灌溉和传统保墒耕作3种方法对旱地土壤水分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留茬少耕秸秆覆盖增加了夏闲期农田的蓄水量,为旱地小麦播种出苗提供了水分保证。小麦收获时的土壤水分含量,0~60cm的土壤有效蓄水量传统保墒方法为6.4mm,免耕补充灌水的为6.7mm,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方法为15.3mm,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方法的蓄水量多;60~100cm的土壤有效蓄水量传统保墒方法为30.9mm,免耕补充灌水为20.3mm,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方法为33.5mm,也是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方法的蓄水量多。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比传统耕作保墒技术增产6.7%~54.8%。留茬少耕秸秆覆盖技术,提高了小麦播种时的底墒、灌浆时的土壤水含量,是一种有效的蓄水保墒、提高旱地小麦产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
新型生猪标识及肉产品可追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生猪标识的研制,在利用新型生猪标识的基础上,采用信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构件化软件设计技术、条形码和电子标识技术,进行生猪可追溯系统的设计,并在生猪养殖场、屠宰场、超市实现并成功示范。同时也介绍了国内外生猪标识的研究以及发达国家可追溯系统的试点及实施情况,为我国生猪和猪内产品可追溯系统建设提供参考,最终实现生猪的安全生产和肉产品的安全消费。  相似文献   
87.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在苏云金芽胞杆菌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携带蜡状芽胞杆菌特异启动子的gfpmut3a基因克隆到穿梭载体pHT30 4后 ,电转化至苏云金芽胞杆菌BMB171,CryB、IPS78 11、4Q7、HD 80 2 1中。通过荧光显微镜和Bio assayReader对含重组质粒pGFP 30 4的 5个受体菌分别进行荧光检测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gfpmut3a基因仅在苏云金芽胞杆菌无晶体突变株BMB171、CryB、IPS78 11、4Q7中表达并可检测得到菌体发光 ,并建立了一套适合于苏云金芽胞杆菌的GFP标记与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8.
蚕豆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30%左右,在豆类作物中是仅次于大豆的一种植物蛋白资源。菜用鲜蚕豆具有鲜、甜、面、嫩、糯等特色.由于其颜色碧绿,常与其他食品搭配,是高档佳肴的主要原料。  相似文献   
89.
90.
小蓬竹水土保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小蓬竹的水土保持特性。[方法]利用典型的喀斯特草地和灌木群落为对照,测定小蓬竹的林冠层、枯落物层、腐殖质层的持水量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结果]小蓬竹群落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能够截留更多的降水;能够有效的降低林地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和饱和含水量,增强其蓄水保水能力;明显增强土壤的抗蚀性和抗冲性;明显加快土壤的熟化程度,增加土壤肥力。[结论]小蓬竹对增强土壤的固土、保水、保肥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