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3篇
  33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为明确不同灌溉施肥措施下夏玉米-冬小麦轮作农田N_2O的排放特征,寻求既能减少N_2O排放又保证粮食产量的灌溉施肥方法,以华北地区夏玉米-冬小麦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土壤N_2O排放特征进行了周年(2015年6月15日-2016年6月12日)观测,探讨了常规施氮量(夏玉米:205.5 kg/hm2;冬小麦:250 kg/hm2)下传统灌溉施肥(FP100%)、滴灌+传统施肥(DN100%)、滴灌水肥一体化(FN100%)以及滴灌水肥一体化下不同施氮量(减氮60%(FN40%)、减氮30%(FN70%)、常规氮量(FN100%)和增氮30%(FN130%))下农田N_2O排放特征及土壤温湿度对农田N_2O排放的影响,另设滴灌+不施氮肥(CK)为对照。结果表明:在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中小麦季农田土壤N_2O排放通量高于玉米季,夏玉米季土壤N_2O阶段排放峰值出现在拔节期和抽雄期;而冬小麦季土壤N_2O阶段排放峰值出现在冬前苗期和拔节期。与FP100%处理相比,FN40%处理在夏玉米和冬小麦季的N_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降低了70.8%和66.7%,N_2O排放总量分别减少了58.7%和66.3%;整个轮作季周年产量没有显著减少,N_2O排放总量显著降低了62.9%(P0.05)。FN40%处理夏玉米季和冬小麦N_2O排放系数分别为0.06和0.01,显著低于其他施肥处理(P0.05)。土壤温湿度均影响农田N_2O排放,但不同处理在夏玉米和冬小麦生长季与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相关性并不相同。综合考虑N_2O排放量和作物产量,研究认为,在华北地区夏玉米-冬小麦轮作系统下,若采用滴灌,则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同时采用水肥一体化方式进行施肥才既有增产,又减少农田N_2O排放的效果,并且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下,减少60%施氮量在保障粮食产量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少N_2O排放,是兼顾作物产量及大气环境的推荐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2.
根据作物蒸散、热交换、水气凝结、集水仿生学和节水灌溉的原理,系统提出一项农业节水新途径——作物蒸散凝结灌溉。通过创造低温凝结条件,聚集、冷凝作物蒸散发的湿热水气并高效收集,最后回灌到土壤中供根系吸收,如此循环往复,形成闭合的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水分微循环。蒸散水气凝结和收集效率,水气回收率、能耗效率是衡量该项技术的关键参数。该技术适合严重缺水但新能源丰富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方式分温室地源热泵型、空调除湿型和大田仿生集水型3种类型。未来技术研发重点在于高效集水仿生材料的突破和系统结构与运行  相似文献   
203.
以常温处理(25℃)为对照,研究了高温(39℃)胁迫对3个辣椒材料花粉活力、相对电导率、抗氧化系统及热激蛋白基因(CaHSP16.4)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创椒一号的热害指数和相对电导率的增幅均高于207×1和R9,而其花粉活力低于后两者;在高温处理下,R9的SOD活性呈现上升趋势,而207×1和创椒一号出现下降趋势,创椒一号的下降幅度最大;R9和207×1的POD活性在高温处理后均呈现上升趋势,而创椒一号呈现下降趋势;高温处理下R9、207×1和创椒一号的APX活性均高于常温处理下的,但前两者的升高幅度更大;在高温胁迫下,R9和207×1中CaHSP16.4基因的表达增量均高于创椒一号。总之,3个辣椒材料的耐热性表现为R9> 207×1>创椒一号。  相似文献   
204.
基于控制局域网的拖拉机液压悬挂电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拖拉机悬挂系统机电液一体化的控制方式要求,以单片机C8051F040/1为主控制器,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拖拉机电控液压悬挂电子控制系统,开发了系统的CAN网络、硬件电路、软件程序,提出了控制系统的CAN传输信息帧的身份码(ID)和数据的编写方式,并实现了通过CAN网络对拖拉机悬挂的操作以及对其工作状态的监测与调控.  相似文献   
205.
农业可持续发展时空格局演变研究有助于明确不同时段、不同地理单元在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功能与地位。为揭示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动态演化过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7-2018年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① 系统指数对比上,生态环境指数略高于社会经济指数,属优质协调发展类;资源利用与居民需求子系统指数差异较大,属失调衰退类。② 全国尺度上,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的年际变化较大,均值为0.28,以2%·a-1的幅度下降,总体以2014年为分界点呈M型演变模式。空间上向西南-东南方向演进,东西移动距离大于南北移动距离,分布范围呈西南缩小、东南扩张的态势。③ 区域尺度上,分区整体呈现出随可持续发展功能强度减弱,其变化幅度梯度递减的演化特征。④ 省域尺度上,综合指数表现出自西向东衰减的变化趋势,西南、西北省份两极分化,中、东部省份差异较小。研究结果为开展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为区域制定差异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6.
【目的】探讨顶坛花椒(Zanthoxylum planispinum var.dingtanensis)枝条萌发季节对果皮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的影响规律,为通过树体管理改善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并分析不同季节萌发骨干枝条的花椒果皮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特征,同时以FAO/WH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进行营养价值评价,并以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营养状况。【结果】顶坛花椒果皮至少包含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和亮氨酸(Leu)含量较丰富,氨基酸含量随枝条萌发季节而变化,春梢、夏梢和秋梢的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7.45、6.98和5.52 mg/g;氨基酸含量表现为春梢更加丰富,夏梢次之,秋梢最低。异亮氨酸(Ile)和赖氨酸(Lys)含量在秋梢与春梢、夏梢间差异显著(P<0.05),秋梢的Ile和Lys含量较春梢分别降低89.21%和27.71%,较夏梢分别降低89.27%和18.76%; 3个处理的味觉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积累量大小均表现为春梢>夏梢>秋梢。春梢和夏梢的必需氨基酸(EAA)最接近FAO/WHO模式谱,春梢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最大,为66.08,夏梢次之,秋梢最差,表明春梢和夏梢果实的营养更加均衡、价值更高。不同萌发季节花椒果皮氨基酸间相关性较强,表明各氨基酸间紧密相关,具有显著的耦合关系。【结论】综合营养与药用价值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并兼顾管理的便利性可得,夏季萌发枝条适宜培育为骨干枝,可提高顶坛花椒果实的氨基酸品质。  相似文献   
207.
为发掘辣椒耐盐性强的种质资源,进行辣椒苗期耐盐性鉴定方法研究。本研究采用营养液水培盐胁迫的方法,根据盐胁迫过程中辣椒植株表型变化,将耐盐性分为5个类型。选择叶片颜色、叶片形态、叶柄形态、叶片脱落性、茎秆形态5个形态指标,制定等级得分标准计算盐害指数,依据盐害指数对辣椒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利用该耐盐评价体系对54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种(系)进行苗期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辣椒品种对盐胁迫较为敏感,筛选出高耐盐资源1份,耐盐资源2份,同时鉴定出中度耐盐资源11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