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2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林业   487篇
农学   314篇
基础科学   288篇
  309篇
综合类   2277篇
农作物   268篇
水产渔业   212篇
畜牧兽医   1514篇
园艺   234篇
植物保护   217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0篇
  197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将18头奶牛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头。两组精粗饲料的饲喂量相同。试验组玉米秸秆中每头每天减去3~4kg,替换为健宝牧草青贮9~12kg。结果表明,试验组每头牛日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4.2kg(P<0.05),日增加收入6.72元,年增加收入1756.8元。  相似文献   
122.
对贵阳地区枇杷病害种类通过田间系统调查,采集病害标本,症状观察和病原鉴定,初步明确了枇杷生产中常见的病害14种,其中真菌性病害8种,分别为灰斑病、斑点病、炭疽病、疫病、轮纹病、污叶病、枝干褐腐病、花腐病,细菌性病害2种,分别为癌肿病、细菌性褐斑病,病因未明确的病害2种,分别为皱果病、叶尖焦枯病,生理性病害1种,为裂果病,其它1种,为地衣,其中灰斑病、炭疽病、轮纹病、污叶病、花腐病、叶尖焦枯病、裂果病、地衣8种病害普遍发生。  相似文献   
123.
【目的】研究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为该地区新疆野苹果种群恢复和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典型样地调查法,设置20块标准样地(30 m×30 m)进行新疆野苹果个体调查,使用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并运用点格局分析中的单变量函数和双变量函数分析方法,对不同龄级新疆野苹果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1)新疆野苹果种群的年龄结构呈现类似纺锤形的非典型金字塔型,更新状况不良,种群结构不稳定。(2)较小年龄的新疆野苹果个体部分呈现出聚集分布,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逐渐趋向随机分布。(3)年龄相近的个体空间关联性部分呈正关联或无显著关联,随着个体年龄间差距的增加,空间关联性大多数表现为无关联状态。【结论】额敏县新疆野苹果种群结构不稳定,不同龄级个体之间空间关联性不强,应加强抚育管理,通过人工种植等方法改变其现有的随机分布状态,使其聚集生长,以促进当地新疆野苹果种群稳定生长及资源恢复。图3表1参35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明确阿维菌素复配制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及适宜用药剂量。[方法]选用目前田间常用的阿维菌素复配制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其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供试的4种阿维菌素复配制剂在中、高剂量处理时对水稻二化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枯心防效和杀虫防效均在80%以上,与氯虫苯甲酰胺、丙溴磷组合高剂量处理时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6%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水稻二化螟最佳用药量为42.53~47.25 g/hm2,8%阿维菌素·甲氧虫酰肼SC最佳用药量为48 g/hm2,20%阿维菌素·丙溴磷ME最佳用药量为450~540 g/hm2,32%阿维菌素·毒死蜱EC最佳用药量为240~360 g/hm2。[结论]为水稻二化螟药剂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5.
为探讨耕作方式对黑土区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2016年6—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试验区设置3种耕作方式深松(SS)、免耕(MG)及常规耕作(CK),分别采集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的土样,对土壤容重、含水量、土壤渗透速率及土壤孔隙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3种耕作方式土壤容重及含水量均表现为SS>CK>MG;土壤入渗特征表现为初始入渗率>平均渗透率>稳定入渗率;土壤入渗速率及累计入渗量表现为SS>CK>MG;土壤孔隙度以SS处理下最高且随着月份的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主成分分析表明,初始入渗速率和渗透总量对不同耕作方式最为敏感,可以作为考察东北黑土区农田耕作效应与缓解黑土地退化的评价指标。由综合得分可知,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性能优劣表现为SS>MG>CK。综上,深松耕作可以有效的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促进土壤渗透能力;免耕更有利于水分的保持,降低土壤的无效蒸发。  相似文献   
126.
在野外调查和采集标本的基础上,对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齿藓属植物的分类、区系地理成分和垂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的对齿藓属植物共计19种,共发现新疆新记录种7种。从种的区系地理成分水平上将其可划分为世界广布成分、北温带成分(占比38%)、旧世界温带成分(占比11%)、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成分(占比27%)、中国特有成分(占比22%),表现出明显的北温带和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成分,并且中国特有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垂直分布可划分为高山荒漠带(10种)、山地荒漠带(11种)、高寒草原带(12种)、高山草甸带(4种)、高山稀疏植被带(1种)。文中对该保护区对齿藓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在该保护区的分布进行了描述,并编制了该保护区对齿藓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27.
为了解‘红羽1号’油茶新品种的营养成分动态及其相关关系,以‘红羽1号’油茶果实近熟期的叶片与果皮、种壳、种仁为材料,测定其还原糖含量、黄酮含量、总酚含量及果皮与叶片中原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红羽1号’油茶中各部位还原糖含量、黄酮含量、总酚含量、原花青素含量具有极显著性差异;在果实近熟期,果实相对成熟,叶片与果皮、种壳、种仁各营养成分动态变化规律明显,但变化幅度不大。叶片原花青素含量与总酚含量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叶片原花青素含量与黄酮含量和果皮原花青素与总酚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曲线关系,种壳中总酚含量与黄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8.
南疆喀什新糖区自2017年开始推广种植糖用甜菜,由于甜菜抗自然灾害能力强,糖产量高,深受企业和农户的喜爱。本文主要从地块选择、品种选择、耕地整地、基肥施用、精准播种、出苗保苗、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阐述糖用甜菜667米2产6吨以上综合栽培技术,以期为甜菜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9.
130.
有效预防农田土壤风蚀,防止耕地退化,需要研究农田土壤风蚀机理。集沙仪作为研究农田土壤风蚀的关键仪器,其核心部件风沙分离器的结构设计会影响集沙仪的测试精度。针对分流对冲式与循环摩擦式风沙分离器,利用微型风洞对其等动力性、降速性能和气固分离效率进行对比试验分析,选用性能更好的风沙分离器以实现农田集沙仪的全自动采集风蚀数据功能,进一步提高其测试精度。试验结果表明:在5种风速条件下,分流对冲式与循环摩擦式风沙分离器的等动力性分别为91.99%、92.04%、92.31%、92.06%、92.14%和92.90%、92.78%、93.06%、92.99%、92.84%;在13.8m/s试验风速下,分流对冲式风沙分离器排气口风速降低83.84%,排沙口风速降低88.99%;而循环摩擦式风沙分离器排气口风速降低92.54%,排沙口风速降低90.41%。分流对冲式与循环摩擦式风沙分离器气固分离效率分别为99.8%,9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