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4篇
  5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藏羊选育及良种推广是通过种羊场建设、试验示范、良种推广相结合以及成熟实用技术组装配套等方法建立和完善藏羊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在2006-2012年,共组建藏羊繁育核心群1 173群,建设藏羊种羊场8个,累计推广优质种公羊33 554只,选育提高198.11万只.现场和实验室测定结果显示:选育后羊群整体生产性能提高,1.5岁、6月龄平均体重分别比选育前增加9.11 kg(P<0.05)和6.70 kg(P<0.05);12月龄羊胴体重11.75 kg,较选育前增加2.63 kg(P<0.05).成年公羊、母羊产毛量分别达1.98 kg和1.73 kg,较选育前分别增加0.27 kg(P<0.05)和0.24 kg(P<0.05).羊毛品质明显改善,粗毛和死毛的比例分别减少6.24个百分点和7.71个百分点,羔羊白色同质率增加35.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2.
建立一个综合研究随机网络特征和无标度网络特征的随机—择优统一演化网络模型,在该模型中引入参数p,其表示新节点与旧节点进行随机连接的概率,而1-p为新节点与旧节点进行择优连接的概率,p的变化范围在0~1之间。当p=0时,网络的临界传播阈值为0,而当p0时,网络的临界传播阈值为正值。对该模型的分析和研究一方面揭示了网络结构演化的微观动力学机制,另一方面为优化网络结构设计和控制病毒传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3.
草莓炭疽病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炭疽病是江、浙、沪等省市草莓育苗阶段普遍发生、为害严重的病害。发生炭疽病不仅影响草莓苗的质量,而且严重影响草莓苗的数量。1 症状 草莓炭疽病菌侵染草莓,表现出局部性和全株性二种症状。局部症状发生于草莓叶片、叶柄和匍匐茎。叶片上为不规则的棕褐色病斑,叶柄和匍匐茎上初期表皮出现稍凹陷的小的褐色纺锤形病斑,蔓延后发展到叶柄全部及整条匍匐茎,匍匐茎先端发生枯死现象,潮湿时,病斑上出现鲑肉色分生孢子块。全株性症状表现为植株凋萎、枯死,主要是由于病原菌侵染草莓的根颈基部造成的,但不为害维管束,发病初期心叶1~2枚下…  相似文献   
84.
<正>今年巴州把种植宽膜棉和地膜玉米,作为提高单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州财政拿出20万元,州科委拿出10万元,各县(市)也拿出近15万元的配套资金扶持宽膜棉的推广.州农机部门组织技术人员251人和机具,全力以赴投入到机铺宽膜棉和地膜玉米生产中,跟踪服务,做到那里有宽膜机,那里就有农机技术人员,那里机子出现问题,那里就有农机技术人员在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5.
<正> 泡桐大袋蛾是一种危害泡桐的最主要食叶害虫,近年来在全省各地相继暴发成灾。为有效控制大袋蛾危害,我们对乐斯本、多来宝、抑太保、灭索威、盖虫散等五种新农药进行了室内、田间药效筛选,并于1993年7月在兰考县进行大而积防治试验,把百叶虫口控制在2.5头以下,制止了大袋蛾危  相似文献   
86.
公猪附睾瘀血症是开展人工采精过程中的常见病,以不表现外观症状、精液中少精子、无精子、死精子为特点的一种公猪不育症。此症严重影响公猪利用率、母猪受胎率和繁殖率,直至公猪淘汰,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7.
为了探明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三角洲绿洲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规律及其归因,以研究区Landsat遥感分类数据、水文和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综合运用动态度、时间序列追踪以及MK趋势检验等方法,探寻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过程和流向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22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显著,其中,城镇用地、植被和湿地面积分别增加240.09、3 908.22和539.73 km2;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分别减少464.60和4 223.44 km2;各土地利用类型后10年的变化速度均大于前10年的变化速度;2)土地利用类型随时间的变化轨迹结果显示,研究区66.22%的土地利用类型未发生变化,其中稳定性最强的是未利用地,然后依次为植被、城镇用地、水域和湿地;3)在22年内,研究区的气温呈上升趋势,并达到显著水平;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达显著水平;降水量呈波动式减少趋势,未达到显著水平;人口和GDP呈不断增长趋势,但不显著;气候的暖干化、人口及GDP的急剧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导致研究区的城镇用地和植被面积的增加以及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的减少。  相似文献   
88.
新疆喀什市冬小麦生育期气候因子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喀什冬小麦区气候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以及为农作物生产提供气象服务。利用1981—2014 年喀什市冬小麦生育期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气候学统计方法,研究了喀什市主要气候因子变化特征及其对冬小麦发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喀什市冬小麦生育期平均气温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降水量除了越冬后前2 个月(3—4 月)呈线性减少趋势外,其余时期呈明显的增加趋势;有效积温、日照时数均呈增加趋势;近34 年冬小麦各发育期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前趋势,尤其是起身期、拔节期的提前趋势较明显,但是越冬开始期呈延迟趋势。气温、有效积温、日照时数与冬小麦各发育期呈负相关。总之,气温升高、有效积温、日照时数增加是喀什冬小麦生育期提前的主要原因,喀什地区气候变暖对冬小麦生育期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9.
小麦3414试验     
本试验通过土壤养分测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
牛杂交改良人工输精技术应用,要求选好输配点,做好技术培训。要求输精员操作熟练,正确使用和保管器械设备设施,提高冻精输配的受胎率,母牛饲养户接受,促进牛杂交改良人工输精工作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