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结合商品蛋鸭在安徽省泛巢湖地区的养殖与销售现状,总结了蛋鸭饲养与管理技术,分析了养殖户盈利能力模式,并指出了蛋鸭养殖合作社或组织,以及现行蛋鸭养殖模式对推动蛋鸭产业发展的作用,以期为安徽省蛋鸭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豆粕(SBM)在世界各地广泛用作动物饲料的蛋白质源。然而,幼龄动物,比如犊牛和仔猪,因豆粕含有抗营养因子(ANFs)而会对豆粕的抗原活性敏感,所以在对其饲喂豆粕时会表现生长不良和消化紊乱(Lalles等,1993)。也试验了用膨化全脂大豆来代替豆粕用于断奶仔猪日粮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Qiao等,2003)。  相似文献   
53.
目前无公害饲料添加剂的发展方向主要有:(1)天然药用植物产品(中草药饲料添加剂);(2)益生素(饲用微生物添加剂);(3)酶制剂;(4)寡糖;(5)其他常规无公害饲料添加剂,包括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酸制剂等营养性添加剂和饲料保护剂等。其功能是补充饲料中营养成分的不足或保护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54.
半胱胺补饲模式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 12头泌乳奶牛 ,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6头 ,饲养 16d ,分别在两组奶牛精料中每天每头随机添加 2 0g与隔日添加 4 0g半胱胺添加剂CT 2 0 0 0 ,研究半胱胺不同补饲模式对奶牛生产性能与血液激素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1)隔日添加等量的半胱胺较每日添加提高奶牛产奶量 4 .2 5 %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不同添加模式对奶牛采食量、饲料转化率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2 )隔日添加可显著提高乳蛋白含量 7.81% (P <0 .0 5 ) ,但对其他乳成分没有显著影响 ;(3)隔日添加可提高血清胰岛素、血清尿素氮与总蛋白水平 ,降低血糖 ,但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55.
选取28和35日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研究日粮添加黑曲霉出发菌或变异菌对仔猪生长及日粮养分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曲霉变异菌株(ANO2)可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和采食量(P<0.05),降低其料肉比(P<0.05);黑曲霉出发菌和变异菌均可以显著提高饲料中干物质和粗纤维的消化率(P<0.05),但对粗蛋白质、无氮浸出物和粗脂肪的消化率无显著影响;黑曲霉还可提高断奶仔猪肠道内纤维酶活性(P<0.05)。变异菌株的促生长效应要明显好于出发菌;变异菌可以显著提高仔猪肠道内总蛋白酶活性(P<0.05),但出发菌对仔猪的日增重、采食量和肠道总蛋白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利用N 离子注入诱变选育益生菌是可行的,其实际饲喂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56.
不同硒源在克氏螯虾体内沉积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只网箱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4个重复,各组克氏螯虾分别饲喂含0.75、1.50、3.00mg/kg无机硒和0.75、1.50、3.00mg/kg昆虫蛋白硒的日粮,经饲喂1个月后比较各组虾肉硒含量和肉品质。结果表明:各组虾肉的水分含量、pH1、pH24和滴水损失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虾肉(风干态)中硒含量6组比1、2、3、4和5组分别高200.00%、171.15%、193.75%、88.00%和54.95%,差异极显著(P<0.01),5组比1、2和3组分别高93.62%、75.00%和89.58%,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昆虫蛋白硒较无机硒在克氏螯虾体内有更好的沉积率。  相似文献   
57.
油菜秸秆分解菌的筛选与产酶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刚果红-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进行初筛,通过油菜秸秆粉液体培养测定菌株所产CMC酶及木质素酶含量进行复筛,最终得到3株分解能力较好的菌株,分别编号为BF14、AD28和AD38。还对3株菌株发酵过程中CMC酶、滤纸酶、木质素酶及淀粉酶的产量进行了测定,为油菜秸秆饲用化处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8.
为评估9~12周龄皖西白鹅氨基酸需要量,本研究基于析因法原理选取9周龄皖西白鹅84只和成年健康公鹅16只,通过生长鹅屠宰试验和成年鹅氮平衡试验测定9和12周龄皖西白鹅胴体和羽毛氨基酸含量与成年公鹅排泄物氨基酸和肌酐含量。结果表明:9周龄皖西白鹅胴体和羽毛氨基酸组成(模式)与12周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9~12周龄皖西白鹅生长氨基酸需要量(模式)为:赖氨酸(Lys)1 803.16 mg/d(100)、蛋氨酸(Met)464.85 mg/d(26)、胱氨酸(Cys)775.56 mg/d(69)、苏氨酸(Thr)1 032.40 mg/d(57)、组氨酸(His)482.37 mg/d(27)、缬氨酸(Val)1 200.68 mg/d(67)、亮氨酸(Leu)1 862.72 mg/d(103)、异亮氨酸(Ile)1 043.63 mg/d(58)、精氨酸(Arg)1 203.58 mg/d(67)、苯丙氨酸(Phe)660.97 mg/d(37)、丝氨酸(Ser)1 322.75 mg/d(73)、脯氨酸(Pro)824.05 mg/d(46);维持氨基酸需要量(模式)为:Lys 172.29 mg/d(100)、Met 161.14 mg/d(94)、Cys 633.05 mg/d(367)、Thr 398.08 mg/d(231)、His 70.52 mg/d(41)、Val 548.26 mg/d(318)、Leu 626.06 mg/d(363)、Ile 362.46 mg/d(210)、Arg 506.62 mg/d(294)、Phe 299.31 mg/d(174)、Ser 882.53 mg/d(477)、Pro 693.37 mg/d(402);9~12周龄皖西白鹅饲粮氨基酸水平为:Lys 0.77%、Met 0.24%、Cys 0.55%、Thr 0.56%、His 0.21%、Val 0.68%、Leu 0.97%、Ile 0.55%、Arg 0.66%、Phe 0.37%、Ser 0.83%、Pro 0.59%。  相似文献   
59.
为评估9~12周龄皖西白鹅氨基酸需要量,本研究基于析因法原理选取9周龄皖西白鹅84只和成年健康公鹅16只,通过生长鹅屠宰试验和成年鹅氮平衡试验测定9和12周龄皖西白鹅胴体和羽毛氨基酸含量与成年公鹅排泄物氨基酸和肌酐含量。结果表明:9周龄皖西白鹅胴体和羽毛氨基酸组成(模式)与12周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9~12周龄皖西白鹅生长氨基酸需要量(模式)为:赖氨酸(Lys)1803.16 mg/d(100)、蛋氨酸(Met)464.85 mg/d(26)、胱氨酸(Cys)775.56 mg/d(69)、苏氨酸(Thr)1032.40 mg/d(57)、组氨酸(His)482.37 mg/d(27)、缬氨酸(Val)1200.68 mg/d(67)、亮氨酸(Leu)1862.72 mg/d(103)、异亮氨酸(Ile)1043.63 mg/d(58)、精氨酸(Arg)1203.58 mg/d(67)、苯丙氨酸(Phe)660.97 mg/d(37)、丝氨酸(Ser)1322.75 mg/d(73)、脯氨酸(Pro)824.05 mg/d(46);维持氨基酸需要量(模式)为:Lys 172.29 mg/d(100)、Met 161.14 mg/d(94)、Cys 633.05 mg/d(367)、Thr 398.08 mg/d(231)、His 70.52 mg/d(41)、Val 548.26 mg/d(318)、Leu 626.06 mg/d(363)、Ile 362.46 mg/d(210)、Arg 506.62 mg/d(294)、Phe 299.31 mg/d(174)、Ser 882.53 mg/d(477)、Pro 693.37 mg/d(402);9~12周龄皖西白鹅饲粮氨基酸水平为:Lys 0.77%、Met 0.24%、Cys 0.55%、Thr 0.56%、His 0.21%、Val 0.68%、Leu 0.97%、Ile 0.55%、Arg 0.66%、Phe 0.37%、Ser 0.83%、Pro 0.59%。  相似文献   
60.
应德国下萨克森州农业部的邀请,由安徽省农委组织的安徽省赴德国下萨克森州农业考察培训团一行15人,于2008年11月12日~12月1日开展了为期20天的有关德国畜牧生产、食品加工及农村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方面的实地考察,现将笔者所见所闻与体会整理如下,愿与关心我国农业生产与改革的同行们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