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5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喷施艾氟迪对鄱阳湖棉区棉花生育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初花期和盛花期分别喷施不同剂量棉花花芽分化剂AFD,以全精控和清水为对照的3个处理,研究了AFD对棉花生育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AFD,可以明显降低株高,增加果节数和桠果节数,有效缩短果节距和主茎节距,塑造紧凑、理想株型;在减少蕾花脱落和促进蕾铃转化方面有效,但在提高单株成铃方面效果不显著。喷施AFD可使铃壳增厚,衣分略有降低,提高单铃重和产量的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22.
为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种植适宜机械化采收,设置了棉花株距与行距两因素各三水平的密度配置,拟通过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明确鄱阳湖棉区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棉花最佳株行距配置。结果表明:行距、株距配置形成的密度对棉花生育期、成铃及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密度高于36000株,hm2可通过株行距配置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3.
棉花种衣剂是用于棉花良种包衣,防治苗期病虫的特殊剂型,系我国首次研究成功的新品种。与拌种、浸种的各种药剂不同,种衣剂具有包衣后立即固化为膜成为种衣的性能。它含杀菌剂、杀虫剂、微量元素肥料及多种助剂、并具有内吸、缓释和不影响种子贮藏等特点。药效可维持50—60天。用种衣剂包衣的棉种进行营养钵育苗,苗床期可基本不必防治病虫。在营养钵育档移栽的棉区,推广种衣剂具有较好的经济数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讨棉花基质育苗的本土化应用技术问题,通过以生产食用菌后的棉籽壳料渣与河沙、草炭不同配比的配方,在田间和室内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按棉籽壳料渣、河沙和草炭的体积比为6︰3︰1的配方3,其三叶期单株干物质质量和单株叶面积分别比江西高安生产商品基质增加48.4%和73.5%;其育苗成苗率、移栽成活率和实收籽棉产量与其他基质育苗移栽无明显差异;育苗后的基质可还田作肥料,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棉副产品的综合和循环利用。生产食用菌后的棉籽壳料渣是一种取材方便、节本省工和环保的棉花育苗基质材料,在棉区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
通过综合分析江西省近年棉花生产状况及变化,进一步了解江西棉花生产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利用《中国棉花景气报告》中江西省棉花生长指数(CCGI)和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以及江西省棉花研究所的监测数据,从种植面积、生长指数、产量、成本和收益等方面对江西棉花生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江西省棉花生产种植面积从1994年历史最高的163300hm~2下降至2017年的50600hm~2,近5年下降明显,生长指数年度间变化幅度大;皮棉单产和总产均于2012年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790kg/hm~2和15.2万t;种植总成本从2009年15411.8元/hm~2直线上升至2011年的29940.0元/hm~2,且主要是由于人工成本逐年攀升;籽棉单价从2010年11.3元/kg急剧下降至2015年5.5元/kg,降幅高达51.3%,收益从2010年30100.9元/hm~2逐年下降甚至出现负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籽棉单价和劳动力成本的高低与农民种植棉花的收益和积极性密切相关。国家需加大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力度,棉花生产应朝着轻简化和机械化方向发展,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以提振江西棉花生产。  相似文献   
26.
对棉花油后直播、油后基质育苗移栽、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以及油棉营养钵育苗套栽四种种植方式下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种植方式对棉花产量有显著影响,以油后营养体育苗移栽产量最高;在总投入上.油后基质育苗移栽最少,油棉营养钵育苗套栽最多;在纯收益和除人工成本收益上均以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最高。  相似文献   
27.
全国肥料联合试验江西点2009年研究结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江西点2009年实施全国肥料联合试验,结果表明:在磷钾肥施用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施氮水平对产量度效益影响较大.从经济实用角度出发,以施纯氮300kg/hm^2水平上配合施用有机肥最佳。试验处理的纯氮投入增效为14.09—31.20元/kg。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其氮肥利用率降低。处理2到处理5氮肥利用率依次为:16.95%、14.07%、10.2%、5.44%,处理6与处理3相当且略高。同时.施氮还能提高棉纤堆长度和断裂比强度,对改善纤维品质有一定作用。氮肥利用率(y)与氮肥施用量(x)呈显著的(y=164.888-0.4397x)直线负相关。  相似文献   
28.
全国棉花氮肥施用技术联试江西点2010年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实施全国棉花氮肥施用技术联合试验江西点2010年试验,结果表明:在磷钾施用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施氮水平时产量及效益影响较大,无氮处理平均子棉单产1599 kg/hm2,比各施氮处理分别减产99.3%~129.1%.达极显著水平.产量随着施氮量增加呈抛物线走势.经济效益亦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抛物曲线,各施氮处理比无氮处理依次增值16 461元/hmz、18 846元/hm2、17 541 元/hm2、9 162元/hm2、19 653元/hm2.以施纯氮300 kg/hm2增产增值效果为好.而且结合施用有机肥效果更佳.且得出氮肥效应方程拟合:y=1 613.694+15.795 0X-0.591 207X2+0.006 563X3,最高产量施氮量为300.9 kg/hm2,最高产量达3 592.5 kg/hm2,经济最佳施氮量288.9 kg/hm2,经济最佳产量为3 590.6 kg/hm2.  相似文献   
29.
全国棉花合理密植技术联合试验江西点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2010年连续3年设12 000、21 000、30 000、39 000、48 000、57 000株/hm26个处理,在赣北中等肥力沙壤土上,进行合理密植技术及机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对棉花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棉株叶面积、单株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冠层内温度与湿度、群体光透射率、成铃分布、纤维品质以及产量与经济效益等方面均有差异变化;根据试验结果和结合生产实践认为环鄱阳湖棉区中等肥力沙壤土湘杂棉8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为30 000~39 000株/hm2,实际种植密度可根据上述密度按照品种株型松散宜稀、紧凑宜密和肥力好宜稀、肥力差宜密的原则适当增减,以获得最佳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0.
对鄱阳湖棉区棉花单产不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农业统计、棉情监测数据的分析,指出近几年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不稳定,分析了粮棉比价低、植棉密度下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差、灾害性天气频繁是造成鄱阳湖棉区棉花单产不稳或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组织领导、稳定棉价、合理密植、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新技术的推广与人员培训等稳定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