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8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减轻马铃薯晚疫病对马铃薯生产造成的损失,本研究选择了8种药剂,在马铃薯地上垄体栽培模式下进行晚疫病防治的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对地上垄体栽培模式下马铃薯晚疫病具有防治和保产的效果。其中,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前期喷施的保护性杀菌剂种中,60%百泰的防治和保产效果最好,防效达79%以上,增产43.54%;其次是银法利,防效达70%以上,增产42.55%。在发病中期喷施的治疗性杀菌剂中,防效和保产效果最好的药剂为50%安克,防效达73%以上,增产36.71%。  相似文献   
12.
2008年7月份对江苏省阜宁县不同播栽类型稻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不同播栽类型稻田杂草的发生情况不同,旱育移栽和机插秧稻田杂草种群简单,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种群复杂,草相、草量明显多于旱育移栽和机插秧稻田.  相似文献   
13.
稗草是寒地水稻田的恶性杂草,一般除草剂对其防治很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2017年采用一种自主研发的具有除草活性的氰氟草酯和氟嘧啶草醚复配剂对水稻田不同叶龄稗草进行防除试验。通过对水稻苗期安全性、大田的安全性、除草效果等项目的调查,结果表明:试验药剂20%氰氟草酯+5%氟嘧啶草醚可分散油悬浮剂可有效控制水稻田稗草危害,对不同叶龄稗草用药后15 d的防效均达到90%以上,最适使用剂量可为100~120 ml/667 m~2,同时该除草剂对水稻安全,是一种新型、安全、绿色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三江平原地区大豆根腐病发生的严重程度,于2014年对该地区所属县、市及农场内大豆进行病害调查,计算发病率及病情指数。采集大豆根腐病样本,对病株样本进行真菌的分离及鉴定,共分离获得相关致病真菌3个属10个种。镰孢菌为优势菌群,其分离频率为29.92%。镰孢菌中,尖孢镰孢菌为优势种,其占分离镰孢菌总量的65.75%。调查结果表明,含水量大及重茬地块,大豆根腐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防治马铃薯早疫病,测定了马铃薯早疫病菌对腐霉利和戊唑醇的敏感性与敏感性基线。2008~2009年在黑龙江省共分离了60株马铃薯早疫病病菌,并利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这些菌株对腐霉利和戊唑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和不同地区分离的马铃薯早疫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其敏感性呈连续的单峰曲线分布,EC50值在0.3472~8.1799μg/mL之间,最不敏感菌株的EC50值是最敏感菌株的23.56倍,平均值为4.4457±0.6019μg/mL,未出现敏感性下降的抗药性群体,因此可作为马铃薯早疫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性基线。不同年份分离的马铃薯早疫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之间无显著差异,但不同地区分离的马铃薯早疫病菌有一定的差异,其敏感性呈连续的单峰曲线分布,EC50值在3.0903~23.5613μg/mL之间,最不敏感菌株的EC50值是最敏感菌株的7.62倍,平均值为10.3584±1.6331μg/mL,未出现敏感性下降的抗药性群体,因此可作为马铃薯早疫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基线。总之,腐霉利和戊唑醇可作为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药剂,但应注意监测其抗药性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水稻条纹叶枯病严重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三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江苏省阜宁县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2001年发生面积为0.92万hm2,2002年为2.04万hm2,2003年发病面积已扩大到3.78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5.21%,其中中等偏重发生,病穴率达10%以上的面积为0.35万hm2,少数田块病穴率高达50%以上,几乎失收.2003年发病面积和为害程度为近三年来最高年份,现就其严重发生的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更好地搞好该病测报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近几年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多,想要增加水稻种植的经济收入,除了增加产量的途径之外,还要特别关注稻米的品质。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无公害稻米逐渐走进消费者的视野,备受大家青睐。基于这样的背景,水稻种植要不断提高科学含量,采用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从源头改善稻米品质,推动水稻种植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盐碱地水稻种植过程中存在的有效分蘖少、有效穗数少、产量低、化肥对土壤二次污染等问题,于2019年在黑龙江省泰来县盐碱地水稻生产中进行添加微生物菌剂、纳米硅肥和传统施肥的对比试验,通过调查水稻产量性状、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含量,明确其增产效果及土壤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和纳米硅肥显著提高盐...  相似文献   
19.
三空栽培技术对玉米籽粒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玉米生产中籽粒水分高的问题,对玉米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籽粒含水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玉米乳熟期及蜡熟期,玉米三空栽培模式与对照处理组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2015年在完熟期玉米三空栽培模式下玉米籽粒含水量为22.43%,对照处理籽粒含水量为31.18%。2016在完熟期玉米三空栽培模式下玉米籽粒含水量为22.64%,对照处理籽粒含水量为33.41%。玉米三空栽培模式下能有效降低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籽粒含水量,果穗基部含水量降低最显著,2015年降低12.54百分点,2016年降低15.21百分点。三空模式不仅能够降低倒伏率和增加玉米产量,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玉米籽粒含水量,加快脱水速度。玉米三空栽培模式是适宜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20.
麦田一代灰飞虱是水稻条纹叶枯病初始毒源的主要传播媒介,而水稻条纹叶枯病自1999年在阜宁县部分地区发生以来,现已成为水稻生产上防治难度最大、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