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9篇
  9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镧稀土对鹅毛竹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开花鹅毛竹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镧稀土对开花鹅毛竹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1~10mg·L-1镧稀土预处理可不同程度地抑制鹅毛竹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质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的明显下降,以5mg·L-1镧处理效果最佳;离体叶片在衰老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潜在活性(Fv/Fo)和最大荧光(Fm)逐渐下降,而暗适应下最小荧光(Fo)逐渐上升,经5mg·L-1镧预处理后,上述指标变化均受到明显抑制.说明适当质量浓度的镧稀土预处理能有效延缓鹅毛竹离体叶片的衰老进程,缓解作用与其增强叶片活性氧清除能力、稳定光合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2.
李洁  付惠  姚晓华  吴昆仑 《作物学报》2021,(7):1248-1258
为从蛋白质水平揭示不同青稞品种响应干旱胁迫的差异,分析抗旱蛋白质分子机制,本研究以干旱胁迫不敏感的旱地紫青稞(HDZ)和干旱胁迫敏感的大麻青稞(DM)为研究材料,以盆栽限量供水种植方法,对干旱处理不同梯度的青稞叶片进行叶绿素、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及相对电导率4项生理指标的测定,同时利用iTRAQ技术对深度干旱胁迫青稞叶片全蛋白组进行差异蛋白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两种青稞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电导率及丙二醛的含量逐渐升高,在相同处理条件下,大麻青稞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幅度、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的增高幅度明显高于旱地紫青稞;对两个青稞品种的干旱胁迫和正常培养的比较组进行iTRAQ分析,共定量出4163个蛋白(多肽),其中旱地紫青稞比较组中对比正常培养,筛选到表达上调的蛋白68个,下调的蛋白63个,在大麻青稞的比较组中筛选出表达上调蛋白21个,下调蛋白32个。KEGG通路分析表明,富集程度位于前3位的通路是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以及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主要涉及到柠檬酸循环、碳循环等代谢通路,丙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的合成降解以及花生四烯酸、亚麻酸等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本研究从蛋白组水平筛选了青稞干旱胁迫响应相关的代谢通路和其他相关功能的蛋白,为揭示青稞干旱胁迫的应答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3.
茎秆特性和木质素合成与青稞抗倒伏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倒伏是影响青稞品质和产量的主要因子之一,开展抗倒伏机制研究对抗倒伏品种选育意义重大。以青稞品种昆仑14号、昆仑16号和藏2972为抗倒伏材料,门源亮蓝、北青6号和化隆红青稞为倒伏材料,通过茎秆特性、茎秆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及其合成相关酶活性的研究,探讨茎秆特性与木质素合成同青稞抗倒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相比于倒伏品种,抗倒伏品种的茎较短,茎秆中酪氨酸解氨酶(TAL)、苯丙氨酸转氨酶(PAL)、肉桂醇脱氢酶(CAD)和4-香豆酸:CoA连接酶(4CL)活性升高,使茎秆内积累较多的木质素,增大了茎秆抗折力,进而增强青稞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44.
为了解LTP蛋白基因blt14.2在青稞中的功能,以青稞品种"昆仑12号"为实验材料,克隆得到编码该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470bp,其中包括249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82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7 709.8,理论pI6.52,不稳定系数27.36,是一个稳定的蛋白质。LTP蛋白有2个跨膜区,1~19位置的是从膜内到膜外,57~76位置的是从膜外到膜内,总平均亲水性0.522,是一个高度亲水的小分子蛋白质。序列比对显示编码该蛋白的基因与大麦blt14.2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98.9%)。通过Real-time PCR检测得到blt14.2基因在4℃下处理48、24和12h的表达量分别是0h的14.6、13.6和8.3倍,SPSS分析显示blt14.2基因在不同低温胁迫时间下表达差异显著,说明该基因对青稞的耐寒性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广西浦北六万山椎林的红菇及其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浦北六万山椎林出产的主要商品红菇(Russulasp)进行了调查,描述了其形态特征,考察了其生态环境。经鉴定,被当地群众称为“红椎菌”的应为葡酒红菇(Russula,vinosaLindbl),属于菌根性食用菌(EdibleMycorrhizalFungi)。  相似文献   
46.
三门县亭旁镇有个仅五十余户人家的小山村。9月21日上午.“公安机关要对3年前暴病身亡的刘伟龙开棺验尸”的消息传出后.小山村顿时沸腾了。难道刘伟龙是被人杀害的?胆子稍大的村民都赶往刘伟龙的墓地看个究竟。  相似文献   
47.
江西省拟松材线虫分布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省拟松材线虫分布简报姚晓华(江西省森防站南昌330006)近年来我省许多地方发生松树枯死现象,鉴于毗临本省的江苏、安徽、浙江、广东等省局部地区发生松树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省森防站对松树枯死现象给予了高度重视,一方面要求各地、市、县森防站每年...  相似文献   
48.
根据GenBank上小麦(M94726)、大麦(AB058924)和黑麦(DQ295068)的蛋白激酶外显子3的编码基因的同源序列比对,设计基因PKABA1的引物,建立了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裸大麦PKABA1基因在不同低温处理时间下mRNA表达量的方法.以样本循环数为纵坐标、以稀释倍数的对数为横坐标建立标准曲线,其相关系数(r2)达到了0.996,扩增效率99%,熔解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产物为特异的单峰,退火温度为(80.5±0.5)℃.结果表明,裸大麦PKABA1基因在不同低温处理时间下的表达量稳定,其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扩增效率高、特异性强、线性范围广、检测周期短,为PKABA1基因作为内参基因进行裸大麦功能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围绕如何开展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对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以创建适合农业生产类本科创新能力和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0.
麦类作物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大部分麦类作物籽粒的种皮、果皮或胚乳因花青素的积累表现出蓝、紫、黄或黑等不同颜色。蓝粒麦类作物含有许多优异的品质性状。本文从麦类作物籽粒颜色的分类、蓝色的籽粒品质、蓝粒性状的形成及遗传方式、基因定位和调控机制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了展望,为进一步认识和利用蓝粒麦类作物提供参考,也为麦类作物蓝粒性状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