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37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根据江西省泰和县1991~2007年褐飞虱发生程度的资料及1990~2007年ENSO事件的特征值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泰和县褐飞虱发生程度(Y)的长期预测模型:Y′=-0.20790X1+0.22877X2+4.05618,其中X1为上一年厄尔尼诺的强度,X2为当年3月南方涛动指数(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SOI)。该模型1991~2007年的历史拟合符合率为82.35%,2008~2009年的预报准确率为100%,并预测2010年泰和县褐飞虱发生程度为中等(3.11级)。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药剂混配组合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和甲维盐4种化学药剂的单剂及其混配组合,在室内对二化螟进行了毒力测定,筛选出最佳混配比例(有效成分):毒死蜱与甲维盐(1∶1)、毒死蜱与氯虫苯甲酰胺(10∶1)、阿维菌素与氯虫苯甲酰胺(1∶1)、 阿维菌素与毒死蜱(1∶1), 其共毒系数分别为376.77、 254.84、 247.10和682.3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所获得的混配组合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均达到76.4%以上,可有效防治二化螟,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和网室以及田间调查评价了转Bt基因水稻材料对二化螟幼虫的抗性,分析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团优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转Bt基因水稻对二化螟幼虫致死率在9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品种; 转Bt基因水稻田间二化螟幼虫发生和危害情况均低于对照稻田,转Bt基因水稻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物种数、优势集中度、香农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转Bt基因水稻田间节肢动物5类功能团的优势度与对照稻田均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转Bt基因水稻对其靶标害虫具有高抗作用,且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团的优势度均无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6种植物源粉剂与复配剂防治储粮害虫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拌粮法,用艾蒿、茵陈蒿、黄花蒿、青蒿、白苞蒿、驱蚊草纯植物源粉剂,硅藻土 植物源粉剂 70%杀螟松,硅藻土 植物源粉剂对仓储害虫进行了防治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源粉荆 硅藻土 70%杀螟松,植物源粉剂 硅藻土为效果较好的植物复配剂,经处理9个月后,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未发现有仓储害虫取食小麦.纯植物源粉剂中的艾蒿、茵陈蒿和驱蚊草处理9个月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13%、70.86%、83.38%,与其他几种纯植物源粉剂处理及空白对照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采用拌粮法 ,在 75 %~ 85 %RH、2 8± 2℃条件下 ,用硅藻土单剂、配方 1(硅藻土+ 95 %马拉硫磷EC)、配方 2 (硅藻土 + 2 .5 %溴氰菊酯EC)、配方 3(硅藻土 + 80 %敌敌畏EC)、配方 4 (硅藻土 + 0 .4 %天惠虫清EC)、配方 5 (硅藻土 + 5 %双氧威WP)、配方 6 (硅藻土+ 5 %抑太保EC)对嗜卷书虱进行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 :用配方 4处理 2 4小时后 ,三种浓度的致死率都达到 10 0 % ,配方 1、配方 2、配方 3、配方 5、配方 6对嗜卷书虱的致死率在处理4 8小时后达到 10 0 %。单用硅藻土的防治效果在处理 96小时后才达到 10 0 % ,各配方处理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杨小舟蛾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杨小舟蛾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从林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综述了杨小舟蛾综合防治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不同油菜品种对江西省油菜菌核病的田间抗性表现,以‘中油杂200’、‘赣油杂108’和‘华油杂62’等30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南昌市、宜春市和九江市开展了田间自然抗性鉴定。【结果】不同的油菜品种在同一地点具有不同的抗性表现,同一油菜品种在不同地点也存在较大的抗性差异;综合各地的抗性表现,‘中油杂22’、‘赣油杂108’、‘富油668’、‘中油589’、‘圣元77’和‘赣油杂1009’对核盘菌有较高的自然抗性且稳定性相对较好。【结论】本结果可为江西省油菜菌核病抗性品种的推广应用及油菜抗性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菖蒲提取物对4种储粮害虫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选用水菖蒲(Acorus calamusL.)根茎无水乙醇提取物测定了其对4种储粮害虫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杂拟谷盗(Tribolium confusum)、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长角扁谷盗(Cryptolestespusillus)的触杀和驱避作用。结果表明,水菖蒲无水乙醇的提取物对长角扁谷盗和锯谷盗具有很强的触杀作用,尤其对长角扁谷盗,0.08 mg/cm2的剂量处理4 d后的校正死亡率仍达100%;其驱避作用亦很显著,0.63mg/cm2剂量处理60 h后平均驱避等级均达到V级,平均驱避率分别为99.77%、99.54%、93.62%和99.28%。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江西省山药病原线虫的种类及地理分布,对采自主产区的157份山药样品进行了线虫分离与形态学鉴定,并对主要病原线虫种类进行rDNA-ITS和28S的序列比对和种群系统进化分析。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山药病原线虫种类为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和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调查结果表明,咖啡短体线虫在江西省大部分山药产区广泛分布,是优势种群。吉安市永丰县和泰和县山药线虫危害最为严重,山药样品中线虫检出率分别为66.7%和88.9%。南方根结线虫在江西省山药产区不是优势种群,呈零星发生。此外,山药样品中存在两种线虫的单一种群侵染和复合种群侵染,分别占总样品数的87.1%和12.9%。综上,本研究明确了江西省山药主产区病原线虫的优势种是咖啡短体线虫,为江西省山药病原线虫的科学防控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二化螟对不同药剂的敏感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江西省不同地区二化螟对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敏感度水平,科学指导二化螟的田间药剂防治,应用点滴法测定了江西省代表性稻区二化螟对5大类8种杀虫剂的敏感度。结果表明,靖安、南昌、吉安稻区二化螟对三唑磷、毒死蜱、稻丰散和杀虫单敏感度极低,对丁烯氟虫腈和氯虫苯甲酰胺敏感度较高,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敏感度最高;3个稻区的二化螟种群对试验药剂的敏感度,除毒死蜱和阿维菌素外(相对敏感性指数为3.88、3.85),对其他药剂的敏感度差异不大(相对敏感性指数均低于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