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篇
综合类   9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调查了延边地区食疗野生花卉的资源分布,介绍了野生花卉的食疗价值和应用,分析了野花香酒的研制及食用野花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62.
薰衣草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采用近年来从国外引种成功的10个薰衣草品种,通过RAPD技术进行亲缘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从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引物共扩增到364条扩增产物,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条带数为20.8条,产生的DNA片段大小分布在0.1~2.0 kb之间,其中309个条带具有遗传多态性,多态性比率高达99.38%;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个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0.33处聚类为2大类,以穗状薰衣草组和法国薰衣草组聚在第1类,其中穗状薰衣草组的孟士德(L.angustifolia‘Munstead’)、英国(L.angustifolia)、玫瑰(L.angustifolia‘Rosea’)、Spira(L.angustifolia‘Spira’)、Grosso(L.×intermedia‘Grosso’)、未定名薰衣草聚在一起,法国薰衣草组的Helmsdale(L.stoechas‘Helmsdale’)、蝴蝶(L.stoechas pedunculata‘Fragrant Butterfly’)聚在一起;以齿叶(L.dentata)、Creek(L.lannata×L.dentata‘Goodwin Creek’)聚在第2类。证明RAPD分析结果是进行薰衣草种质资源分类评价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3.
为掌握观赏棕榈植物播种育苗的关键技术,建立高效种苗繁育体系,研究比较了部分观赏棕榈植物种子采后贮藏时间、播种基质、播种方式和幼苗移植期对种子发芽及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棕榈植物种子采后适宜贮藏时间依种子产地而异,采自新加坡的蒲葵和棕竹种子采后即播或短期贮藏(<45d)后播种发芽率显著高于采自福建的种子,而采自福建的种子拌沙湿藏较长时间(>75d)后的发芽率则显著高于采自新加坡的种子;育苗基质以5份椰糠、3份河沙和2份泥炭按体积比配制的混合基质Ⅱ或以5份椰糠和5份河沙按体积比配制的混合基质Ⅰ较好;种子萌发为近距带鞘型的假槟榔和散尾葵可采用地播或盘播育苗,且在1叶期移植幼苗成活率最高,越迟移植成活率越低;而远距无鞘型的伊拉克蜜枣宜采用袋播育苗。研究结果较全面地揭示了观赏棕榈播种育苗过程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为建立观赏棕榈种苗生产技术规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4.
马鞭草烯酮型和1,8-桉叶油型2种化学型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精油目前已有广泛的应用,但有若干精油成分疑存在安全性问题.本研究分别从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多次皮肤刺激试验、眼刺激试验几个方面对其毒理和刺激性进行分析.以等比浓度灌胃法测定2种化学型精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2种化学型精油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实验结果表明,1,8-桉叶油型和马鞭草烯酮型迷迭香的LD50分别为7 220.35和8 088.24 mg·kg-1,LD50的95%可信限分别为5 172.53~8 124.41 mg·kg-1和6 982.70~9 842.84 mg·kg-1.马鞭草烯酮型和1,8-桉叶油型2种化学型迷迭香精油,在急性皮肤刺激试验中前者浓度在2.3%时,属于轻度刺激性,后者浓度在100%时属于中度刺激性;多次皮肤试验中,前者浓度在2.3%时属于轻度刺激性,后者浓度在40%时属于轻度刺激性.且相同浓度下前者刺激性要明显大于后者;眼刺激试验在50%的精油浓度范围内,2种化学型迷迭香精油强度显示为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65.
光周期途径是控制水稻抽穗期的主要途径,而光敏色素和隐花色素是植物体内感受光照和控制开花的主要光受体。在驯化过程中,水稻在长期的人工选择下形成了地域分布和抽穗期各异的地方品种,为了了解这些地方品种对日长响应的分子基础,对19种水稻品种(11种籼稻和8种粳稻)中5种主要的光受体OsPHYA、OsPHYB、OsCRY1a、OsCRY1b及OsCRY2基因编码区序列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共发现了23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其中11个位点引起了氨基酸的变化。OsPHYB和OsCRY2相比于其他基因表现出更高的序列多态性,说明这2个基因可能是人工选择过程中影响水稻抽穗期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66.
以云南丽江出产的云木香(Saussurea lappa C.B Clarke)根部为材料,分别将其新鲜和干燥根部切片,通过水蒸气蒸馏和索式提取法(分别以无水乙醇和石油醚为溶剂)进行挥发性物质的提取,采用GC-MS测试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新鲜云木香含水率为66.31%,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新鲜和干燥云木香出油率分别为0.11%和0.24%;其次,由2种方法提取的新鲜和干燥云木香精油中共鉴定出82种不同的成分(约占总成分的79.09%~86.32%),其中新鲜云木香68种,干燥云木香53种,其主要成分均含有去氢木香内酯(18.98%~63.27%)、云木香烯(2.29%~11.19%)、二氢去氢木香内酯(1.83%~7.83%),新鲜云木香主要成分还含有木香醇(1.25%~10.95%)。同时,不同产地提取的云木香精油成分种类及其含量有差别,其中云南丽江出产的云木香中,去氢木香内酯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亚洲薄荷(Mentha arvensis)的自然香气成分和LED(light emitting diode)补光对其的影响,采用动态顶空法采集植株香气,结合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光质(红光、蓝光、白光)和光强(80、160μmol/m~2/s)的LED补光条件下亚洲薄荷的香气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其自然香气主要由萜烯类、醇类、酮类等组成,共鉴定出66种挥发性成分,各组共同含有的成分为56种,其中l-薄荷醇、胡薄荷酮、d-柠檬烯、异薄荷醇为香气主成分,这4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之和在R1(红光,80μmol/m~2/s)、R2(红光,160μmol/m~2/s)、B1(蓝光,80μmol/m~2/s)、B2(蓝光,160μmol/m~2/s)、W1(白光,80μmol/m~2/s)、W2(白光,160μmol/m~2/s)组中分别为37.16%、43.58%、33.13%、41.39%、40.06%、45.55%,显著高于对照组(仅荧光灯,30μmol/m~2/s)的14.96%。LED补光能显著增加亚洲薄荷自然香气中l-薄荷醇、胡薄荷酮和异薄荷醇的释放量,相同光质下,3种成分的释放量随光照的增强均有一定程度增加,其中R2组(红光,120μmol/m~2/s)增加最为显著,3种成分的释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5.88、10.63和33.03倍。  相似文献   
68.
为了探索对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果实和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根皮2种中药材水提液进行除杂的最佳方法和条件,以及除杂对上述药材水提液抑菌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药/水比例、澄清剂用量、反应温度进行了筛选并用滤纸片法比较了除杂前后水提物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吴茱萸的水提液在药/水比为1∶5,处理温度为60℃,ZTC1+1澄清剂A组分和B组分加入量分别为6%和12%时条件下除杂效果最佳,蛋白质和鞣质的去除率分别为70.14%和96.04%;牡丹皮的水提液在药/水比为1∶10,处理温度为70℃,ZTC1+1澄清剂A组分和B组分加入量分别为4%和8%时条件下除杂效果最佳,蛋白质和鞣质的去除率分别为83.05%和87.44%;处理前后的吴茱萸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大小分别为18.4和19.4mm,对绿脓杆菌无抑制作用;处理前后的牡丹皮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大小分别为22.9和23.1mm,对绿脓杆菌抑菌圈大小分别为14.7和15.6mm。处理前后水提液的抑菌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9.
通过定量定时给予ICR小鼠嗅闻精油处理,探索了苦水玫瑰(Rosa setate×Rosa sugosa)精油和大马士革玫瑰(Rosa damascena)精油的镇静催眠功效,并采用GC-MS对2种玫瑰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苦水玫瑰精油和大马士革玫瑰精油均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效果,且苦水玫瑰精油(1 mg/mL)镇静催眠效果优于大马士革玫瑰精油(1 mg/mL);与空白对照相比,该浓度的苦水玫瑰精油延长了小鼠131.69%的睡眠持续时间(P0.05),减少了小鼠36.22%自主活动量(P0.05)和降低了小鼠体温。GC-MS分析结果表明,2种精油共同含有的化合物种类主要有醇类、烷类、醛类和萜烯类,其中苦水玫瑰精油和大马士革玫瑰精油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均为香茅醇(分别为41.49%、35.31%)和香叶醇(分别为11.06%、17.26%)。  相似文献   
70.
肉豆蔻天竺葵是一种含有精油的植物,其精油被广泛应用于香料与化妆品.然而其精油的产生部位腺毛的结构与发育过程尚未有研究,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视电子显微镜对肉豆蔻天竺葵腺毛结构及其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肉豆蔻天竺葵叶的表皮上具有腺体毛和非腺体毛两种结构形态.在研究中发现,肉豆蔻天竺葵只有头状腺毛(由头细胞、柄细胞和基细胞三个部分组成),其头状腺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类型Ⅰ和类型Ⅱ.肉豆蔻天竺葵腺毛是由表皮细胞发育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