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篇
综合类   9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校园网络管理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对校园网络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各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学生计算机和网络素质的不断提高、校园网络远程教育、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在教学和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2.
猬实引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栽培的猥实实生苗为材料,在延吉市帽儿山植物园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引种地猥实能够正常完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可实现天然更新,没有冻害和病虫害发生;植株平均高度为2.81 m,最大树高可达3. 8 m,冠幅丰满,体量与原产地和次生引种地基本不存在差异,可在延吉盆地城乡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上海地区夏季甜罗勒优化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一种既能保证甜罗勒苗期和营养生长期对温度的需求,又能减少生殖生长期大棚高温的不利影响的栽培模式,将甜罗勒在棚内和棚外同时种植,分析不同时期温度变化对棚内外甜罗勒不同生长阶段产生的影响,对比全生长过程生物量、精油含有率以及精油成分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2月到6月(营养生长期)和9月到10月(生殖生长期后期),棚内的生物量和精油含有率均要高于棚外;相反7月到8月(生殖生长前期)棚外各项指标高于棚内甜罗勒。8月中旬甜罗勒的生物量和精油的含有率都达到最大值,单株鲜重可达1400g,精油含有率可达4.5mL·kg-1。以上结果为进一步建立优化的夏季甜罗勒种植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
姚雷 《林业科技》2001,26(4):5-5,11
1376号杨是中国林科院引进的欧美杨品系 ,为落叶乔木 ,其树干通直 ,是良好的用材林种。 1987年 ,吉林省延边州林科所从中国林科院引进欧美杨四个品系 :15 88号、 2 9号、1145号和 1376号。经过物候期和生长期调查 ,1376号杨整个物候期与北京杨十分相近 ,并且其高生长最快 ,在 8月 5日至 8月 2 0日 15天内 ,其生长量达 49cm。为进一步了解 1376号杨的生长特性 ,1995年 ,在和龙市西城镇明岩村营建了 1376号杨的对比试验林 ,1999年对1376号杨的生长特性进行了调查。1 试验地概况和试验方法和龙市西城镇明岩村地理位置为 12 9°0 5′E,42°41…  相似文献   
85.
为了解鹤球虫的感染种类和流行情况,对郑州市动物园5个品种的圈养成年鹤采集34份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表明,球虫总感染率为35.29%,平均感染强度(OPG)为2.08×104.发现有3种球虫寄生于鹤,分别为鹤艾美尔球虫(Eimeria gruis)、瑞氏艾美尔球虫(Eimeria reichenowi)和拉氏等孢球虫(Isospora lacazei).  相似文献   
86.
姚雷 《农村电工》2012,(5):24-24
连续多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公司体改办主任贾福清都将目光投向了农村电力事业。今年,贾福清建议规范用工管理,稳定农电队伍,全面提升农电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7.
直接热脱附法(DTD)和水蒸气蒸馏法(WD)在香气成分的获取上有根本不同.为了比较二者在检出玫瑰香气成分上的差异,进而为香气评价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大马士革玫瑰为试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种方法在相同分析条件下,DTD和WD检出百分含量大于0.01%的成分分别为51和41种,其中共有成分16种,其含量之和占各自总检出成分的79.89%和82.55%;DTD比WD多检出10种成分,多集中为低沸点和高沸点化合物.两者均对醇类及酯类化合物获取率最高,相对含量分别为74.93%和71.37%;但香茅醇、香叶醇、苯乙醇、芳樟醇和橙花醇等主要成分在两者中的检出率差异较大,前者为7.53%、6.22%0、37.13%、0.2%、0,后者为32.4%、31.14%、1.01%、0.68%、0.23%.以上结果表明,对玫瑰香气的反映和评价上,2种方法各有偏颇,如将二者结合,有利于获得完整准确的评价信息.  相似文献   
88.
以农四师9个薰衣草主栽品种为试材,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并利用气象色谱仪测定精油成分,研究了不同成分对薰衣草精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9个薰衣草品种中‘74-26(2)’、‘C-197’、‘H-701’、‘薰NKS-L1’这4个品种精油香气清新、品质较好,建议大面积推广种植,为今后薰衣草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89.
为研究不同提取方式所得纸乳香树(Boswellia papyrifera(Del.)Hochst)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3种提取物进行试验。结果显示,传统水蒸气蒸馏法(100℃,提取5h)、优化水蒸气蒸馏法(100℃,提取56h)和乙醇浸提法(62.5℃,100%乙醇,提取2h)的提取率分别为(2.04±0.11)%、(8.15±1.40)%和(38.17±3.38)%;其提取物(BEOT、BEOF、BEE)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BEE!BEOT!BEOF;3种提取物的成分种类及含量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90.
一般而言,新出现或再出现的病原体具有更广泛的宿主种类。新出现或再出现的人兽共患病的发生有一系列的促成因素,但是最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在土地使用、农业生产、社会和人口学等方面的变化。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畜牧业生产大国,目前我国畜牧业有相当一部分是家庭养殖,或公司 农户,管理和生产均较粗放。其次,经济动物、伴侣动物、野生动物的饲养、驯化作为一种新的养殖产业也在不断地发展,而且形成相当大的产业,但在公共卫生防护方面均没有意识到或很少意识到,从而造成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近几年不断暴发,散发病例逐渐增多。专家指出,随着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生活环境和动物生存环境、动物养殖环境的交叉、国际间动物和动物产品的频繁流动,人类活动对动物栖息地和自然生态的改变或破坏、气候和其他环境因素对野生动物种群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人、动物和病原体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不断遭到破坏,使人的健康时刻受到新的感染性疾病的威胁。我国人兽共患病防治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近几年我国不断发生新的或重现的人兽共患疾病已经预示着这种严峻挑战的到来。目前我们对人兽共患病的防治似乎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被动地应对疫病的流行和危害。虽然亡羊补牢不为晚,但亡羊的损失是注定的,其"苦果"要我们独自承受,为何不未雨绸缪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