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湖羊是浙江省优良的地方绵羊品种,具有性成熟早、四季发情、一胎多羔、泌乳力强等种质特性。此外湖羊性情温顺,耐粗饲,可终年舍饲。由于长期以羔皮质量和繁殖性能为目标进行定向选育,湖羊的肉用性能并不突出,引进优良的肉用型绵羊改良湖羊的肉用性能,是提高湖羊产肉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2.
梯度饲喂蜡样芽孢杆菌90 d,检验外源性微生物对断奶犊牛生长和消化道内微生物区系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中期Ⅰ组(3×109 CFU/头.d)和Ⅱ组(6×109 CFU/头.d)的草颗粒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减少50.79%和32.28%,干草日采食量则分别提高35.14%和16.76%,试验末期Ⅰ组和Ⅱ组的干草日采食量分别提高21.99%和13.75%,但对照组、试验Ⅰ组和Ⅱ组间犊牛试验末体重和试验期增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PCR-DGGE图谱分析显示,试验末犊牛肠道微生物区系整体相似性系数为0.45,低于试验初的0.58,试验组聚为一簇(除15),但各组间肠道微生物区系多样性指数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外源性蜡样芽孢杆菌可影响幼龄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种类的选择性,改变犊牛肠道微生物区系的相似性,但短期内对增重和肠道微生物区系多样性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43.
多胎和特殊羔皮花纹是湖羊主要的品种特点之一,为维持和提高这两个性状,分别组建了多羔和羔皮保种性选育核心群,经过3个世代封闭纯繁选育,初步形成了以第2胎为主、4个公羊家系、10头公羊和38头基础母羊组成的多羔系,16头公羊和55头基础母羊组成的羔皮系纯繁选育核心群。多羔系核心群平均同胞数3.2头,公、母羊平均初生重分别为3.13kg和2.71kg;选育群平均产羔头数由第1世代的3.00头增加到第3世代的3.60头,3个世代平均选育进展为0.30头。羔皮系核心群特级羔皮公、母羊比例分别为87.50%和76.36%,一级羔皮公、母羊比例分别为12.50%和23.64%,公、母羊平均初生重分别为3.50kg和2.94kg,群体平均同胞数为2.08头;选育群特级羔皮公、母羊比例分别由第1世代的45.45%和50.00%增加到第3世代的84.62%和72.73%,公母羊平均选育进展分别为19.59%和11.37%。获得了较好的保种选育效果,为湖羊优良种质资源保护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44.
选6月龄健康湖羊和杜泊×湖羊F1代羊进行屠宰,采集背最长肌,用气象色谱法分析其脂肪酸种类及含量。结果:6月龄湖羊与杜湖杂交F1代羊背最长肌中均检测出27种脂肪酸,在肌肉脂肪酸种类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湖羊肌肉中花生四烯酸(C20:4)含量极显著低于杜湖杂交F1代羊(P<0.01);湖羊肌肉中木蜡酸(C24:0)含量极显著低于杜湖杂交F1代羊(P<0.01),其余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湖羊肌肉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含量显著高于杜湖杂交F1代羊(P<0.05);湖羊与杜湖杂交F1代羊在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含量与饱和脂肪酸(SFA)总含量方面差异均不显著(P>0.05);湖羊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S)小于杜湖杂交F1代羊,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5.
随机抽取浙江省8家不同规模牛羊养殖场青粗饲料样品22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曲霉毒素,ELISA法检测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呕吐毒素和伏马毒素等5种常见霉菌毒素含量。结果发现,68.2%的青粗饲料样品中检测到3种及以上霉菌毒素残留。青粗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很低,仅从鄱阳湖草中检出,残留量低于我国及大多数国家对牛羊饲料黄曲霉毒素总量限定标准。赭曲霉毒素的检出率18.2%,4个阳性样品的残留量均远低于我国及欧盟对牛羊饲料相关限定标准。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和伏马毒素的检出率分别为90.9%、72.7%和90.9%,除压块玉米秸、野生谷壳、毛豆秆和金华稻草的呕吐毒素含量超出我国犊牛和泌乳动物配合饲料限定标准,该三种毒素在其他阳性样品的残留量均低于我国及欧盟对牛羊饲料相关限定标准。  相似文献   
46.
本研究旨在探索母羊产后发情规律及羔羊不同断奶时间对湖羊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77只产后母羊,通过公羊试情判断母羊发情并记录发情时间,同时记录母羊产后失重情况。另选156只母羊,对照组为羊场常规70 d龄断奶,试验组分别在产后35、45、60 d对羔羊进行断奶。结果表明:湖羊母羊产后平均42.49 d发情。补饲条件下,产后45 d母羊共失重7.94 kg。35 d龄断奶母羊2 a可产3.57胎,显著高于其他3组;45 d龄断奶母羊2 a可产3.44胎,60 d龄断奶母羊2 a可产3.30胎,两者无差异,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2胎。综上所述,湖羊产后首次发情集中在30~50 d,通过对母羊产前产后的合理补饲可以缩短母羊产后恢复时间,有助于缩短繁殖周期。要达到2 a产3.5胎的目标,湖羊羔羊断奶需要早于45 d龄,且母羊和哺乳羔羊需要科学补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