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5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53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试验旨在研究包膜丁酸钠(CSB)对脂多糖(LPS)刺激下断奶羔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肠道通透性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选取(42±1)日龄、平均体重为(11.79±0.54)kg的断奶羔羊24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CON组)、LPS组、CSB2L组、CSB3L组,其中CON和LPS组饲喂基础饲粮,CSB2L和CSB3L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和3 g/kg CSB,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在试验第28天每组选取3只羔羊进行屠宰,LPS、CSB2L和CSB3L组在屠宰前3 h腹腔注射100μg/kg BW LPS,CON组腹腔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饲粮中添加CSB可显著提高断奶羔羊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CSB3L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CON和LPS组(P<0.05)。2)与CON组相比,LPS组断奶羔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显著升高(P<0.05)。CSB2L和CSB3L组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均低于LPS组(P<0.05),血清TNF-α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CSB3L组血清IL-8含量显著低于LPS组(P<0.05)。CSB2L和CSB3L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显著高于LPS组(P<0.05)。3)断奶羔羊血清中D-乳酸(DLA)含量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在LPS刺激下显著升高(P<0.05)。CSB2L和CSB3L组可显著降低LPS注射后的血清DLA含量和DAO活性(P<0.05)。4)CON组肠黏膜形态结构完整且绒毛排列整齐。注射LPS后,空肠和回肠绒毛排列紊乱,高矮不一,绒毛肿胀脱落。CSB2L和CSB3L组空肠和回肠绒毛形态较完整且排列整齐,肿胀程度降低,上皮轻度脱落。LPS组盲肠部分肠绒毛上皮脱落,腺体排列紊乱,结肠绒毛略微脱落。CSB2L组盲肠和结肠有轻微水肿,CSB3L组盲肠和结肠绒毛上皮未见明显脱落和水肿。LPS刺激显著降低了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CSB2L和CSB3L组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降低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降低均得到缓解。CSB2L和CSB3L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CON和LPS组(P<0.05),CSB3L组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CON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CSB可以提高断奶羔羊的生长性能并能缓解LPS刺激引起的断奶羔羊应激,抑制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和肠道通透性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肠道组织形态,维护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82.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寄生虫病。近年针对产生耐药性的疟原虫虫株,亟需开发新型的抗疟药物。疟原虫入侵宿主需要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酶裂解和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等关键分子的参与和协调,上述参与入侵过程的蛋白质为抗疟药物开发供了潜在靶点。论文对抗疟原虫入侵关键分子的药物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83.
饲喂不同水平大豆异黄酮对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够安全地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和繁殖性能的饲料添加剂一直都是畜牧研究者研究的焦点。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ISO)对畜禽具有促进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繁殖性能等多种生理功能。目前,有关大豆异黄酮对动物生长和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很多,多集中在猪、鸡的研究上,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研究较少。研究拟在牛场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奶牛泌乳量、乳成分的影响,以期为大豆异黄酮在奶牛业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李婉  张爱忠  姜宁 《畜禽业》2006,(24):14-18
VA和VD是机体免疫功能的两种重要调节剂。本文主要论述了VA和VD对机体免疫反应的影响。VA对免疫系统发育、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产生影响。还可用于治疗疾病尤其是癌症。VD对细胞免疫影响较大,其活性代谢物1,25(OH)VD3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如癌症、血栓、结核病、多发性硬化症、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自身性免疫性疾病。在抑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方面也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山楂、决明子对贵妃鸡某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脂是人类现代富贵文明病之一.减少食物中的胆固醇是预防高血脂的关键。珍禽贵妃鸡因人工饲养的影响,脂肪含量过高.中医认为.山楂有消食健胃、抗菌消炎、降血脂等功效;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该试验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山楂、决明子.研究其对贵妃鸡某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87.
旨在系统分析伯氏疟原虫感染引起宿主T细胞、NK细胞、Tim-3表达及细胞因子的变化。选取64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分别于感染后0、4、7、9、11、13、16和19 d获取小鼠脾及外周血免疫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主要免疫细胞亚群及免疫检查点分子Tim-3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感染疟原虫后,小鼠脾CD3+CD4+ T细胞、CD3+CD8+ T细胞及NK细胞的比例均逐渐降低(P<0.01),且伴随着3种细胞Tim-3表达量的升高(P<0.01)。小鼠外周血CD3+CD4+ T细胞的比例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CD3+CD8+ T细胞的比例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小鼠外周血CD3-NK1.1+细胞的比例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但感染末期,其比例仍低于未感染组(P<0.05)。Tim-3分子在外周血CD3+CD4+ T细胞、CD3+CD8+ T细胞及CD3-NK1.1+细胞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感染疟原虫后,小鼠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2的分泌量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促炎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IL-6在血清中分泌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IL-10呈逐渐升高趋势,且感染后期急剧升高(P<0.001)。以上结果表明,感染疟原虫后,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发挥了一定的杀伤作用,但由于Tim-3免疫检查点分子及一些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IL-10)的过度表达,有利于疟原虫逃避宿主的免疫捕杀作用。该研究提示了从宿主免疫抑制角度研究疟原虫感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8.
抗菌肽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生命体先天性免疫应答的产物。抗菌肽的广谱抑菌、杀菌功能使其成为潜在的新型抗菌药物。近年来在我国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表明,抗菌肽能够提高畜禽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同时有益调节畜禽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畜禽多种疾病。抗菌肽与抗生素的对比研究表明,抗菌肽用量少、无残留。而作为新型抗菌剂开发应用之前,有些问题我们应认真考虑,尤其是抗菌肽有可能出现的细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89.
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将60只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LPS)、SI低剂量组(10 mgkg-1)、SI中剂量组(20 mg·kg-1)、SI高剂量组(40mg·kg-1)和阳性药阿米替林组(10 mg·kg-1).预防给药14 d后,首先通过空场试验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然后采用单次腹腔注射脂多糖(1 mg·kg-1)的方法建立抑郁小鼠模型,并于LPS注射24 h后通过糖水偏爱和悬尾试验对小鼠的抑郁样行为进行评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皮层中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色氨酸代谢产物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含量.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给药后不影响小鼠的自主活动能力;与空白组相比,LPS模型组小鼠的糖水偏爱指数显著下降而悬尾不动时间显著延长,表明模型组小鼠出现抑郁样行为;与模型组相比,大豆异黄酮和阳性药阿米替林给药后显著提高小鼠的糖水偏爱指数并缩短悬尾中的不动时间,表明大豆异黄酮预防给药对LPS诱导的抑郁行为有改善作用.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LPS组小鼠皮层中IL-6、IL-1β6、TNF-α水平显著升高,色氨酸代谢产物5-HT水平显著降低、KYN水平显著升高,表明LPS诱导小鼠出现炎症反应且色氨酸代谢通路异常;与模型组相比,大豆异黄酮和阿米替林预给药显著改善上述异常的指标.综上表明,大豆异黄酮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色氨酸代谢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90.
旨在研究不同抗菌肽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探讨不同抗菌肽制剂替代抗生素的效果。选取1日龄AA肉仔鸡660只,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分为3个试验组,2个对照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日粮加150 mg·kg~(-1)土霉素,抗菌肽制剂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0、500 mg·kg~(-1)和1 000 mg·kg-1的抗菌肽(A)、(B)及(C),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250 mg·kg~(-1)(A、B、C)与对照组(D)和抗生素组(E)相比均显著提高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及屠宰率,降低料重比(P0.05)。证实抗菌肽可有效替代抗生素类药物在肉鸡生产中的使用,得到三种抗菌肽的最佳添加剂量为250 m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