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6篇
林业   2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篇
  11篇
综合类   8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通过实时荧光RT-PCR技术研究了CdCl2胁迫下不同时间点柽柳根、茎、叶中eIF1A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该基因受CdCl2胁迫诱导明显,可能参与柽柳的CdCl2胁迫应答。进一步对转柽柳eIF1A基因的T2代烟草进行CdCl2胁迫,测定各转基因株系及野生型烟草的MDA、POD、SOD、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各项抗逆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柽柳eIF1A基因具有提高烟草的耐CdCl2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32.
将从柽柳cDNA文库中分离的eIF1A基因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山新杨的遗传转化。经PCR及Northern检测,证明了该基因已经整合到山新杨基因组中,并且能够在转录水平上得到表达。盐胁迫处理表明:盐胁迫处理7 d后,转基因山新杨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平均值(Gs)分别为对照的1.33、1.27倍。光化学猝灭系数(qp)、PSⅡ电子传递量子产率(ΦPSⅡ)的平均值是对照株系的1.49、1.10倍。胁迫处理15 d后,转基因株系与非转基因株系相比,所受的盐害较小,而高生长均高于对照株系,其平均值是对照的1.26倍。这些指标的变化均证实eIF1A基因的表达能够提高转基因山新杨抵抗盐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33.
农业科研单位网络应用与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全国各级农业科研单位都建立了局域网,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高科研实力,推动成果转化。文章从农业科研单位网络的建设、应用及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农业科研单位网络构建原则,阐述了网络在农业科研中的应用,并结合实践探讨了加强网络系统管理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4.
栗山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野外观察和室内试验,对栗山天牛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栗山天牛羽化后未交配的雌成虫75.86%,怀有未成熟卵粒,平均未成熟卵为8.53粒/♀;成熟卵平均23.76粒/♀。产卵前期平均为4.6d,产卵期平均14.8d,产卵量平均33.2粒/♀。雌虫寿命平均22.3d,雄虫寿命略短,平均19.1d。栗山天牛危害主要分布在上坡、山脊和阳坡的栎树。人工捕捉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成虫防治技术,前期和盛期捕捉到的雌虫大多数怀卵量较大。利用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防治天牛幼虫和蛹是主要的防治技术,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5.
小黑杨PsnWRKY70是能够响应盐胁迫的转录因子。为了进一步探究该转录因子在参与盐胁迫应答途径中与哪些蛋白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以140 mmol/L NaCl溶液处理过的小黑杨叶片为材料,利用热稳定核酸酶(DSN)构建了均一化的pGADT7-DEST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将PsnWRKY70基因亚克隆至pGBKT7载体,形成BD-WRKY重组质粒,并以之为诱饵蛋白表达载体筛选小黑杨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经过2轮酵母双杂交筛选以及回转验证试验,初步选出了5种与PsnWRKY70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对所筛选出的5种蛋白质进行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有2种预测蛋白(HP1和HP2,其中HP1包含ClpP结构域),1种环化酶相关蛋白(CAP1),1种包含RNA识别基序的蛋白(RRM)以及1种泛素样修饰蛋白酶(Ulp1);对CAP1、HP1、RRM、HP2和Ulp1的毛果杨同源基因编码区上游2 000 bp范围内的顺式作用元件进行分析发现:CAP1、HP1、RRM、HP2和Ulp1的毛果杨同源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均富含能够特异性结合WRKY转录因子的W-box。采用GST-pull down技术验证CAP1、HP1、RRM、HP2、Ulp1蛋白全长与PsnWRKY70转录因子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关系,将等量的His-X(X:CAP1、HP1、RRM、HP2或Ulp1)融合蛋白分别上样于正常谷胱甘肽琼脂糖树脂以及结合了GST或GST-WRKY蛋白的谷胱甘肽琼脂糖树脂中,SDS-PAGE电泳分离互作蛋白,最终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体外状态下,HP1、RRM和Ulp1蛋白能够直接与PsnWRKY70相互作用,而CAP1和HP2则不能直接与PsnWRKY70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6.
3个地点白桦种源试验生长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开展多点造林试验是对参试种源进行稳定性分析及生长特性评价的重要步骤。本文以18个白桦种源为材料,分别在帽儿山、草河口、金河3个试验点营建种源试验林,对17年生白桦树高、胸径及材积等性状进行多地点联合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及材积性状在各地点间和各种源间以及种源与地点的交互作用上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各试验点参试种源保存率分析发现,18个白桦种源在各试验点平均保存率在4.76%~76.55%之间,其中东方红、凉水、长白和乌伊岭等种源平均保存率较好,西北地区种源如六盘山、西宁和天水等保存率较低。采用AMMI模型对参试种源的树高性状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凉水、小北湖、辉南、东方红、露水河、桓仁、天水属于高产稳产型的种源,乌伊岭、帽儿山、汪清、草河口、清源、莫尔道嘎属于高产非稳产型的种源,昭苏、长白、西宁等属于低产稳产型种源,绰尔、六盘山属于低产非稳产型种源。研究结果不仅为白桦优良种源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也为白桦良种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植物基因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外源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到功能的表达,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如外源基因拷贝数、结构的完整性、插入位点的选择以及整合方式。而且外源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与受体细胞的基因组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使基因植物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近几年有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如对外源基因的密码子优化,使用从植物中克隆的具有组织与发育特异性调控作用的增强子、使外源基因带上合适的5‘端先导序列和3‘端URT区、去除标记基因、共转化系统的重新应用、多自-动转化系统的应用、筛选单拷贝转基因个体,采用Agrolistic转化法,同时对转基因与常规育种、农业资源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和环境生态平衡问题做了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38.
白桦雄花序发育初期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发育初期2个时期的白桦雄花序进行的蛋白质双向电泳(two-dimemional electrophoresis,2-DE)研究结果表明,2个时期的2-DE图谱,有275个蛋白点在表达上有明显的质和量的变化。其中:162个蛋白点在5月31日雄花序2-DE图谱中的表达量均高于5月28日,110个蛋白点的表达量低于5月28日;2个蛋白点为5月28日雄花序2-DE图谱所特有;1个蛋白点为5月31日雄花序2-DE图谱所特有。这些结果为进一步获得与雄花序发育时期的相关蛋白,进而得到相关的特异基因,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白桦雄花序发育机理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9.
姜静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6):157-159188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延安新农村建设,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属点,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实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0.
欧美杨"山地1号"组织培养再生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美杨“山地1号”是美洲黑杨与欧洲黑杨(P.deltoides×P.nigracv.,‘shandis1’)杂交培育成功的杨树优良品种。本研究以叶片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建立了欧美杨“山地1号”组织培养再生系统。分别用植物生长调节剂α-萘乙酸(NAA)和细胞分裂素6-苄氨基嘌呤(6-BA)诱导芽的分化,促进侧芽生长;用3-吲哚丁酸(IBA)诱发根生长,使根多而长,本研究筛选出诱导率最优的培养基和激素浓度:分化培养阶段——以1/2MH培养基(6-BA0.5mg/L与NAA0.05mg/L)诱导分化获得再生芽;继代培养阶段——以MH培养基(6-BA0.5mg/L与NAA0.05mg/L)进行继代培养获得丛生芽;抽茎培养阶段——以MH培养基(6-BA0.1mg/L与NAA0.05mg/L)进行抽茎培养获得丛壮无根苗;生根培养阶段——以1/2MH培养基(IBA0.3mg/L)诱导生根。然后,选择根系发达、主茎高达2~3cm且木质化程度高的幼苗移栽到塑料大棚中,约14d后长出新根即可成活,移栽成活率达90%。本欧美杨组织培养再生系统可用于基因的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