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56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66篇
  42篇
综合类   294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161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最近,上海、常州、福州、柳州等地读者纷纷来信询问全光照喷雾育苗的方法。我们特请上海冯菊恩、薛麒麟、吕先致、冯刚等同志合写了这篇文章,供养花专业户和广大花卉爱好者参考试行,相信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以家庭农场为依托推进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家庭农场的内涵及发展家庭农场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现实条件,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发展对策,展望了我国家庭农场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33.
4光照4.1光照的作用照明系统和补充光照,除能保证雏鸡吃到食外,主要作用是激发和增强母鸡的性腺活动,从而使母鸡的卵巢、输卵管等得以发育,增强产蛋强度。因此,光照主要对鸡的性成熟、排卵和产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4.
当作物生长期与害虫产卵、取食期不一致时,该作物就不会(或减轻)遭受虫害,这种状态就是植物的“回避”,或称之为“拟抗性”。关于“回避”的运用,现仅就棉红铃虫而言,墨西哥的欧希纳加地区1939年推行的迟播早熟品种就是一例。该措施使  相似文献   
35.
基于可代谢氨基酸摄入量不足会限制怀孕母牛蛋白质增加,本研究分析了在粗饲料日粮质量较差的情况下,怀孕后期母牛对蛋氨酸的需求。试验牛为5头含75%以上安格斯牛血统的海福特、西门塔尔牛杂交后代经产母牛(体重为490±27 kg),它们处于妊娠后三个月,插有瘤胃导管,并按5×5拉丁方设计。通过这一试验来研究瘤胃蛋氨酸的供应对怀孕后期母牛的N保持、血清代谢物、血浆氨基酸浓度的影响。基础日粮单独饲喂,对剩余的草料进行称重记录,以计算N的摄入量。日粮处理组分别为:无尿素、加尿素(0.053±0.002 g/kg体重.d)、尿素 5 g蛋氨酸/d、尿素 10 g蛋氨酸/d、尿素 15 g蛋氨酸/d。预试验30 d,正式试验期为14 d,试验期前4 d校正组间效应,接下来4天为处理适应期,最后6 d收集全部的排泄物和尿。试验第13 d,每4 h采集一次血样,分析每阶段的血清代谢物和血浆氨基酸。结果表明,尿素可增加干物质(DM)和有机质(OM)的摄入量(有尿素和没有尿素,P=0.05),但蛋氨酸的添加并不影响采食量的增加。血清尿素浓度随日粮尿素的增加而增加(P=0.03),且随蛋氨酸的加入呈平方增长(P=0.06),尿素 5 g蛋氨酸/d试验组血清尿素浓度最低。随着尿素量的增加,N滞留量也增加(P=0.04),且随着蛋氨酸的增加呈线性递增(P=0.07)。血浆蛋氨酸浓度也随日粮中蛋氨酸的增加呈线性递增(P<0.01)。这些数据表明,蛋氨酸是一种限制性氨基酸,添加尿素 5 g/d的蛋氨酸到低质量草料日粮中,可提高妊娠后期母牛瘤胃N保持力和血浆蛋白质的增长。  相似文献   
36.
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 leucine zipper,bZIP),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保守转录因子,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参与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解西洋梨bZIP基因家族相关信息,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并分析了西洋梨bZIP基因家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52个PcbZIP基因,系统进化将其分为9个亚族(A、B、C、E、F、G、H、I和S),PcbZIPs中外显子的个数从1~10个不等,PcbZIP转录因子的氨基酸数目在122~741个,等电点在5.42~10.41,PcbZIP基因都定位在细胞核上。基因定位显示,52个PcbZIP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17条染色体上。本研究对西洋梨bZIP家族基因的鉴定与分析,为进一步开展西洋梨bZIP基因的挖掘与功能验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筛选高效防治草果叶斑类病害的绿色低毒药剂,为草果叶斑类病害的绿色防控和生态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种草果叶斑类病害 (炭疽病、叶瘟病和叶斑病)的强致病菌 [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sp.)、灰梨孢菌(Pyricularia grisea)和茎点霉(Phoma sp.]为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药剂(嘧霉胺、腈菌唑、咪鲜胺、代森锰锌、嘧菌酯和吡噻菌胺)对草果叶斑病类致病菌株的敏感性和毒力变异系数;通过药剂间交互抗性分析,筛选具有较好协同作用的药剂组合。【结果】吡噻菌胺和咪鲜胺对炭疽菌和灰梨孢菌的毒力最强,与其他药剂的半最大效应浓度 (EC50)差异显著 (P<0.05),其中吡噻菌胺和咪鲜胺对炭疽菌的EC50平均值分别为0.04和0.08 μg/mL,吡噻菌胺对炭疽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61.68%以上,最高达93.57%。6种药剂对茎点霉均具有较高毒力, EC50介于0.17~4.99 μg/mL,其中咪鲜胺和嘧菌酯的毒力最强。6种药剂对3种病原菌的毒力变异系数分析结果显示,吡噻菌胺和咪鲜胺2种药剂的毒力虽然较强但变异系数较大,对病菌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各药剂对3种病菌的lgEC5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吡噻菌胺、咪鲜胺和腈菌唑3种药剂间具有较高的交互抗性 (P<0.01);而吡噻菌胺和咪鲜胺分别与嘧霉胺、代森锰锌、嘧菌酯之间交互抗性较小。【结论】吡噻菌胺和咪鲜胺单剂分别与嘧霉胺、代森锰锌、嘧菌酯的复配剂可作为草果叶斑病类病害的新型低毒防控药剂在草果生态种植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8.
为更好地控制秋季豇豆生产中的徒长问题,本试验以安豇长青及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5%调环酸钙泡腾粒剂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剂量的应用对比试验,设置5个不同剂量(270.0、377.5、405.0、472.5、540.0 g/hm2)和1个清水对照组处理,在幼苗期喷施,观察分析其对于秋季豇豆的控旺效果、产量、商品性等影响。结果表明,在幼苗期使用适量的5%调环酸钙泡腾粒剂,不会对豇豆的物候期及商品性造成影响,并且具有明显的控旺效果及增产效果。综合来看,在405.0 g/hm2的使用剂量下,对于秋季豇豆生产的控旺效果与增产效果表现最佳,对于始花高度的抑制率可达到55%,增产效果可达到28.96%。  相似文献   
39.
PRKAG3是影响畜禽肉品质的关键基因.为研究PRKAG3基因在鸡不同部位肌肉中的表达及其与肌纤维类型的相关性,以隐性白羽肉鸡为研究对象,用ATPase碱孵育法对不同部位肌肉肌纤维类型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RKAG3基因在这些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并将其与肌纤维类型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PRKAG3基因在Ⅰ型肌纤维比例相对较高的比目鱼肌和缝匠肌中表达较低,在Ⅱa型比例较高的髂胫外侧肌、腓骨长肌以及只含有Ⅱb型肌纤维的胸大肌、胸小肌中表达较高,且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肌肉中PRKAG3基因的表达与Ⅰ型肌纤维比例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Ⅱa型和Ⅱb型肌纤维比例均呈正相关,但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在鸡骨骼肌中PRKAG3很可能是AMPK在白肌中发挥作用的主要γ调节亚基.  相似文献   
40.
双孢菇工厂化生产中环境因子是影响双孢菇的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为此,针对双孢菇高效工厂化生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开发了控温、调湿装置,设计了多因素模糊控制策略,实现了环境温湿度、培养料土温湿度的综合调控。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培养料土温度控制偏差小于0.7℃,温度上升响应速度大于0.4℃/h;环境湿度调控偏差小于3.5%,湿度上升响应速度大于5%/h;喷淋后培养料土各点位均处于最适含水量范围,含水量标准差约为4.04%。所设计环境调控系统整体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满足双孢菇生长所需环境要求。该系统可为双孢菇工厂化生产环境自动精准调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