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正交设计法优化观赏贝母ISSR-PCR反应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观赏贝母ISSR-PCR反应体系的5因素(模板DNA、引物、Mg<'2+>、dNTP、TaqDNA聚合酶的浓度)在4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PCR结果用Mnitab数据处理软件分析,建立的最佳反应体系(20 μL)为:模板DNA 10 ng、引物0.5μmoL/L、Mg<'2+> 2.5 mmol/L、dNTP 0.20 mmol/L、Taq DNA聚合酶2.0 U.对观赏贝母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进行了梯度退火试验,得到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7.9℃.  相似文献   
32.
设计了朱顶红4个杂交组合、8个自交组合,比较不同组合结实及出苗情况。试验结果4个杂交组合、5个自交组合得到果实;凤蝶、苹果自交不结实;凤蝶作为母本的4个杂交组合均有果实。自交品种采用多次授粉可以提高结实率,苗期加强管理有利于提高出苗率。  相似文献   
33.
以路易斯安娜鸢尾顶芽为外植体,利用不同激素配比诱导不定芽,定期测量组培苗株高、蓬径、主茎长和叶片数,观察组培苗的染色体数、叶片结构和开花性状等。结果表明:路易斯安娜鸢尾顶芽诱导率最高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5 mg.L-1,产生有效生产苗最多的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NAA 0.2 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1+活性碳0.5 g.L-1。2年生组培苗平均株高达到71.6 cm,平均蓬径达到60.9 cm,叶片维持在6~12片,冬季仍有绿叶。组培苗染色体个数、叶片通气组织、开花性状等均与母株一致,表明路易斯安娜鸢尾组培苗可保持其母株的观赏性状和水生习性,可通过组培快速繁殖大规模生产优质种苗。  相似文献   
34.
以一串红的生产育苗为目标,研究了4种基质对一串红种苗生长的影响,以选择在生产上更适合一串红育苗的基质,为企业选择一串红生产育苗基质提供依据。通过对比4种基质理化性状,并对不同基质中一串红的最高的发芽率、发芽整齐度和生长量进行分析后得出4种基质中,草炭︰珍珠岩4︰1的基质更适用于一串红的育苗生长和壮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35.
以朱顶红新品种"苏红"为试材,采用定期取样测量的方法,研究了塑料大棚、智能温室、塑料大棚+智能温室等3种不同栽培设施(组合)对朱顶红生长的影响,以期探讨朱顶红新品种‘苏红’从组培苗到商品球适宜的生产设施。结果表明:3种设施条件下,种球直径在2年内随时间变化的生长曲线呈单S型;植株叶片面积和株高的变化呈双S型;叶片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生长曲线呈3个S型。栽培2年后,种球直径、植株叶片面积、叶片数量、株高4个指标均是智能温室栽培的最高,平均种球直径均达到开花种球(种球直径6.00cm以上)要求。塑料大棚和塑料大棚+智能温室的生产设施最后生长量差别不大。平均种球直径均在6.00cm以下。因此智能温室最适合生产"苏红"种球,栽培2年后,种球均能达到开花种球。  相似文献   
36.
研究白肉枇杷的抗寒性,为北缘地区白肉枇杷的推广及抗寒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白玉’枇杷叶片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低温胁迫,建立白肉枇杷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的抗寒性测定体系,并以此确定25份白肉枇杷资源的抗寒性。结果表明:以不同处理时间、不同低温处理下白玉叶片的相对电导率(REC)变化作曲线,在低温处理8 h以上时,REC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S"形变化,可以利用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25份白肉枇杷LT50测定结果表明冠玉的LT50达到-15.95℃,最抗寒,次之为美国种、铜皮、白玉、美玉、上海种等白肉枇杷资源。  相似文献   
37.
皇冠贝母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皇冠贝母(Fritillaria imperialis)又名花贝母,璎珞百合,为百合科(Liliaceae)贝母属球根草本植物。原产印度北部、阿富汗及伊朗。喜凉爽温和气候,宜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具被膜鳞茎,植株带有异味。叶互生,披针形,  相似文献   
38.
花后CPPU处理对白沙枇杷果实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省吴县是全国惟一的白沙枇杷商品基地 ,其生产的白沙枇杷肉质洁白细腻、汁多味甜 ,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白沙枇杷普遍果形较小 ,这是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本文尝试了在枇杷花后用CPPU处理幼果 ,观察其对果实发育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 1 试材 以本中心枇杷资源圃中 5~ 7年生高接冠玉树为试材 ,株行距为 3 5m× 4m。树势中庸 ,常规管理一致 ,壤土 ,有机质含量 1 8%。所用CPPU为四川省兰月科技开发公司生产的 98%吡效隆原粉 ,2g装。1 2 方法 于 2月 5日分别用CPPU 10× 10 - 6 、2 0×10 - 6 、4 0×1…  相似文献   
39.
观赏贝母种质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SR标记对22份观赏贝母材料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3条用于观赏贝母的ISSR扩增。共扩增出17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60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0%。根据ISSR扩增结果,利用NTSYSpc2.10e软件进行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析,22份观赏贝母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2338~0.8788。通过UPGMA进行聚类分析,探索亲缘关系。在遗传相似系数0.50处,22份观赏贝母材料可分为二大类群。第一大类包括比较原始的贝母组和特化的聚花组和单鳞组的贝母;第二大类包括演化水平较高的多鳞组的3种贝母。由此可见,同一组观赏贝母种质之间表现较近缘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球根花卉抗寒生理指标和抗寒性的关系。[方法]以5种球根花卉叶片为试验材料,测定随气温变化,其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5种球根花卉叶片含水量和温度呈正比例关系;相对电导率和温度呈反比例关系,抗寒性弱的品种叶片含水量高,相对电导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短时的降温相关不密切,受开花期的影响。[结论]叶片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可以初步测定球根花卉的抗寒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宜单独用作球根花卉抗寒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