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采集田间自然发病甜瓜白粉病病原菌孢子,利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法对海南常种植的甜瓜品种对白粉病抗性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7个品种中有金蜜六和金辉一号2个为中度抗病,其余均为高度抗病。接种后14d,发病率最低的是新红心脆,为68.8%;病情指数最低的是金蜜十,为13.95。  相似文献   
72.
选用11种药剂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BFB)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经测定福尔马林、H2O2、HCL、新植霉素、果腐净1号和农用链霉素6种药剂对该病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用该6种药剂分别浸泡甜瓜带菌种子,通过调查各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及苗期的发病情况,结果发现:福尔马林和果腐净1号的防效最为显著,分别达97.6%和94.9%。  相似文献   
73.
本试验对3年生糙龙胆生长关键期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及性状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孕蕾期以茎粗、分蘖数、分枝数和花蕾数性状变异系数较大,在品种选育中选择潜力较大。其中,与种子产量性状和花蕾数呈极显著相关的分枝数可作为种子高产目标的相关性状。根增重期以茎粗、分蘖数、须根数、根重4个性状变异系数较大,变异系数均在50%左右;根重与茎粗、须根数、分蘖数、根粗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这4个性状可作为糙龙胆高产目标的相关性状。糙龙胆选择育种的最佳时期为孕蕾期和根增重期。  相似文献   
74.
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 Burgess)和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是海南地区发生和危害比较严重的2种蔬菜潜叶蝇,通过对两种斑潜蝇在豇豆上的种群分布调查研究表明:三叶草斑潜蝇在豇豆上的种群数量达到了97%以上,已上升为豇豆上斑潜蝇的优势种;三叶草斑潜蝇主要集中在80 cm以上的空间,种群百分比达到了71.30%,美洲斑潜蝇主要集中在40~120 cm的空间,种群百分比为61.29%。种间竞争使得两种斑潜蝇在豇豆上空间生态位分布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75.
选用新型杀菌剂40%氟硅唑乳油、40%嘧霉胺悬浮剂、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20.67%氟硅唑+噁唑菌酮乳油、10%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50%烟酰胺水分散粒剂和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对黄花乌头叶斑病病原菌进行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以上7种药剂对黄花乌头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菌作用明显,EC50分别为1.8572μg/mL、30.804μg/mL、26.319μg/mL、3.1541μg/mL、0.82186μg/mL、76.326μg/mL和15.657μg/mL。本试验结果为黄花乌头叶斑病的田间药剂防治和药剂轮换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6.
蔬菜离体嫁接与嫁接亲和性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蔬菜植物离体嫁接、嫁接生理学和嫁接亲和性等的研究进展,对嫁接生理适应与细胞识别反应机理及离体嫁接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7.
为筛选出适合三亚市冬季栽培的豇豆品种,对 52个豇豆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通过比较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耐阴雨天气、病虫害发生情况等特性,从中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好的品种。试验结果表明:‘英雄豪杰’、‘正邦候鸟’、‘NFCZY’、‘南豇1号’、‘优胜706’5个品种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病性强,可在三亚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8.
甜瓜棒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三亚发生的甜瓜棒孢叶斑病的危害症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采用致病性试验、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引起该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同时采用菌落生长法和玻片法测定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甜瓜棒孢叶斑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 Curst.)Wei];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宜培养基为大豆培养基,最适温度为 24~28 ℃,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5 ℃、15 min,最适pH为 8~10,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乳糖,最适氮源为NaNO3;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 24 ℃,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0 ℃、20 min。  相似文献   
79.
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是当前生物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本实验以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为实验平台,通过比较转BT/CPTI双价基因抗虫棉花SGK321和非转基因棉花石远321根际土壤微生物动态变化,初步研究了转基因棉花SGK321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常规培养计数、分子鉴定等手段监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经过近两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两次生长周期内,转基因棉花SGK321和非转基因棉花石远321根际土壤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动态变化趋势大致相同,群落数量和种属组成都没有明显差异。此外,南繁大田种植环境条件下,除棉铃虫数量差异明显外,其余各种棉田虫害数量差异不明显。据此,我们初步推断南繁条件下转基因棉花SGK321的种植对土壤微生物及棉田虫害影响不显著。本研究可为在我国南繁基地开展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在设施条件下,研究了9个不同旱黄瓜品种生育期、形态特征、果实性状及产量等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旱黄瓜品种生育期存在差别,其中吉优春冠618和极早38号收获期较其他品种长3~7 d;不同品种的旱黄瓜形态差别不大,田间生长势均较强;不同品种的旱黄瓜瓜长、瓜横径和单瓜重均有极显著差异性(p<0.01),其中超纯吉杂四号的单瓜重最大,为160 g;不同品种的旱黄瓜小区产量达到了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以吉优春冠618和极早38号产量最高,分别为201.6、201.5 kg。综合性状及产量等数据,认为吉优春冠618和极早38号适应性好,产量高,适合在三亚冬季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