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1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以勃氏甜龙竹竹叶为原料,对其中竹叶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勃氏甜龙竹、箬竹、浦竹仔及椅子竹中总黄酮及牡荆苷、异牡荆苷、荭草苷、异荭草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勃氏甜龙竹超声提取最佳的工艺为:甲醇作为提取溶剂、浓度为70%、料液比为1︰10(w︰v)、超声时间60min、温度40℃。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勃氏甜龙竹中总黄酮得率能达到4.6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测定4种丛生竹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795 2%、1.166 9%、0.092 6%、0.897 2%。勃氏甜龙竹、箬竹和椅子竹中均含有牡荆苷、异牡荆苷、荭草苷及异荭草苷,浦竹仔中仅含有牡荆苷和异牡荆苷。分析方法的建立,为丛生竹化学资源的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和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国内外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和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所面临的问题,就我国如何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物固氮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生物固氮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氮的主要来源,在农、林业生产和氮素的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介绍了固氮微生物的种类以及生物固氮的原理。目前国外生物固氮研究集中在固氮酶系统和固氮基因转移方面,国内对生物固氮的研究集中以根瘤为研究对象,展开的一系列研究,但是我国生物固氮基础研究还非常薄弱。还介绍了当前生物固氮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分析了生物固氮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高温胁迫对膏桐幼苗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3个种源膏桐实生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不同温度处理下水分饱和亏缺、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的质量摩尔浓度、叶绿素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膏桐对35 ℃高温具有很强的耐受性;在45 ℃极高温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元阳种源的生理指标变化不明显,澜沧、宾川种源的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的质量摩尔浓度、膜透性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变化明显;其中脯氨酸积累较高.胁迫末期,元阳、澜沧和宾川种源分别为25 ℃适温处理的4.00、19.33和35.04倍.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3个种源膏桐的高温耐受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元阳种源、澜沧种源、宾川种源.  相似文献   
15.
以文山兜兰成熟但未开裂的果荚为研究材料,以种子萌发时间及萌发率作为考察指标,探究固体培养和液体悬浮培养2种方法对文山兜兰种子萌发的影响,同时采用单因素法探究直接播种与低温处理播种对文山兜兰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固体培养方法相比,文山兜兰种子在液体悬浮培养的条件下平均萌发时间提前且萌发率更高,液体悬浮培养更适合文山兜兰种子初期的萌发培养。文山兜兰种子直接播种,其萌发时间较长,且萌发率较低。在经过低温处理73d以后再进行播种,文山兜兰种子萌发时间可提前13d,萌发率达到59.33%。不同的培养基种类能显著地影响文山兜兰种子萌发的时间及萌发率,1g/L的花宝1号(含椰子粉)培养基能显著缩短萌发的时间,并且具有较高的萌发率。综合分析,文山兜兰种子最佳的萌发方法为低温处理种子,采用花宝1号(含椰子粉)作为培养基进行液体悬浮培养。  相似文献   
16.
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了云南建水县、石屏县和元阳县采集的麻疯树树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及GC对其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了解析,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组成及相对含量。从麻疯树叶的挥发性物质中分离出53个色谱峰,鉴定出40种化合物。化合物类型包括醛、酮、酯、萜类化合物、甾醇类、脂肪酸、烷烃、烯烃、芳香族化合物等。麻疯树叶的提取物中发现了含量丰富的多种具有开发价值的物质如三萜类、植物甾醇类、天然维生素E和植醇等。其中元阳县采集的麻疯树叶的化合物组成和相对含量与其它两个地点采集的略有差异,为了解麻疯树的化学物质基础和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了云南建水县麻疯树Jatropha curcas不同部位(叶、树皮及种子)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了解析,分离鉴定了各组成及相对含量。从麻疯树叶、树皮、种子挥发性物质中分别分离出 45,58,35 个色谱峰 ,并分别鉴定出32,33,23种化合物,各占挥发性成分的 84.26%,81.14%,68.61%。化合物类型包括醛、酮、酯、萜类化合物、甾醇类、脂肪酸、烷烃、烯烃、芳香族化合物等。麻疯树叶、树皮及种子的化合物组成和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在麻疯树叶、树皮及种子的提取物中发现了多种具有开发价值的三萜类、植物甾醇类物质及一种用途广泛的平台化合物5-羟甲基康醛。图1表1参16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麻疯树施肥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麻疯树的生长及结实情况。结果表明:麻疯树的新梢生长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果枝率则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施肥量为100 g/株时果枝率最高,达30.8%;当施肥水平处于50~200 g/株时,施肥量对麻疯树单株种子产量影响较大;施肥水平为100 g/株时,单株产量最高,达201.7 g/株,比对照增加239.6%;麻疯树种仁含油率、果实与种子质量比均与施肥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9.
以哀牢山桤木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根瘤目氮特征和生态特性,提出了云南开发利用桤木固氮资源的4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