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46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25篇
  37篇
综合类   201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2 毫秒
431.
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2020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文中针对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下辖自然保护地存在的边界不清、范围交叉重叠、矛盾冲突较多、保护地空缺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梳理核实边界、主动协调权属争议、依规调处矛盾冲突、减少破碎化和天窗、新建自然保护地,以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2.
香菇爪哇香菇属间原生质体不对称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香菇Lentius edodes腺嘌呤缺陷型单核菌株L52^-ade和爪哇香菇Lentinus jauanicus单核菌株L.j〈10〉为亲本,酶解制备原生质体,以MC裂解液和细菌滤波器为基础,实验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原生质体过滤法:将L52^-ade纯化的原生质体与L.j〈10〉原生质体裂解液混合,至两融合株,其生长特性明显不同于两单核亲本,但进一步的鉴定分析尚有待进行。  相似文献   
433.
正一、羔羊痢疾羔羊梭菌性痢疾又称羔羊痢疾,俗称红肠子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新生羔羊急性毒血症。本病主要发生于出生后1~3日内的羔羊,7日龄以上的羔羊发生较少。病初羔羊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腹壁紧张;紧接着可见粥样或水样腹泻,粪便开始为黄色,后期呈黄绿色或棕色带血;继而肛门失禁,机体脱水,眼窝深陷,衰竭死亡。本病主要临  相似文献   
434.
以位于南京市东郊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简称省农科院)本部试验地和城市边缘带的六合、溧水农业试验基地为研究区,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分析,阐明研究区土壤肥力、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加以评价。结果表明:①省农科院院本部研究区土壤肥力质量属中等水平,其主要限制因子是pH值和有机质,偏施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施用较少是研究区土壤酸化现象严重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的主要原因;六合、溧水试验基地土壤肥力质量属差级水平,其限制因子是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这与该研究区偏施氮肥而磷钾肥及有机肥整体投入量不足有关。②院本部试验地零星分布的重金属污染影响该研究区土壤整体评价,但从所测6种重金属的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和综合质量指数来看,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该研究区的土壤污染;六合、溧水试验基地则未发生所测6种重金属的污染。  相似文献   
435.
在全面踏查北京3个代表性城市公园的基础上,选取公园内55个典型植物群落景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的美景度评价法(SBE法)与语义差异法(SD法)对其进行美学质量定性、定量评价,并建立美景度与主要景观因子之间的景观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公园55个植物景观美景度值为-0.865 1~0.914 2,评价值相对较高的为丰富的植物群落、水面和植物相得益彰、铺装细节设计精致、园林小品与周边环境较协调的环境;植物群落景观的整体协调性、文化意境和色彩搭配3个影响因子对景观影响较大,建立的多元线性评价模型能够较准确地进行公园景观评价。  相似文献   
436.
NF-Y型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介导植株抵御非生物胁迫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本研究分析了小麦NF-YA家族转录因子基因TaNF-YA1分子特征、应答干旱表达模式和介导植株耐旱生物学功能。TaNF-YA1在核苷酸序列上与一粒小麦TmNF-YA9高度同源。干旱处理下,根系和叶片中该基因表达丰度随处理进程不断增大,处理后24 h达到峰值,48 h保持稳定;将处理后48 h植株转入正常生长后根叶中该基因转录本随恢复处理进程不断减少。与野生型对照(WT)相比,干旱处理下,正义表达TaNF-YA1烟草株系(Sen 1和Sen 2)生长势增强,植株个体增大,根鲜重提高,干质量增加,光合碳能力提升,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增强。该正义株系干旱胁迫下气孔关闭速率加快,离体叶片持水率增大。干旱处理下Sen 1根系发育基因(NtPIN1和NtPIN4)和抗氧化酶基因(NtSOD1.1、NtCAT2.2和NtPOD4.1)表达水平较WT显著增高。与WT相比,反义表达TaNF-YA1烟草株系(Anti 1和Anti 2)干旱处理下植株生长势、干物质积累、生理参数(光合生理参数、细胞保护酶活性、气孔关闭速率、叶片持水率...  相似文献   
437.
干旱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损失大等特点,是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为了全面考察广东干旱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利用广东8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以及世界土壤数据库的土壤有效含水量计算得到帕默尔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通过构建多参数干旱指标,对1979-2021年广东发生的大范围持续干旱过程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对典型干旱过程的气象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定义区域干旱过程的面积指数、历时指数和烈度指数并设定相应阈值,可以动态识别空间上一致、时间上连续的大范围持续性干旱过程。1979-2021年广东共发生5次大范围持续干旱过程,分别为1980年11月-1981年2月、1998年12月-1999年6月、2002年2月-5月、2004年3月-2005年1月和2020年11月-2021年9月。广东大范围持续干旱过程的平均干旱历时为7.4个月,平均干旱面积指数为78.87%,平均烈度为-6.00。2020年11月-2021年9月的干旱过程是1979年以来广东影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438.
徐聪  吴迪  王磊  李传哲  杨苏  孙丽  汪吉东  张永春  艾玉春 《土壤》2021,53(3):491-498
通过对两个小麦生长季进行田间监测,探究了施用菌渣对黄河故道区低产田土壤理化性质、小麦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不施用菌渣(CK),施用低量(6 t/hm~2;S1)、中量(12 t/hm~2;S2)和高量秸秆质菌渣(18 t/hm~2;S3),施用低量(6 t/hm~2;B1)、中量(12 t/hm~2;B2)和高量木质菌渣(18 t/hm~2;B3)。结果表明:相比CK,施用菌渣后第1年和第2年的小麦产量分别增加了32.4%~51.8%和38.8%~101.2%(P0.05);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每施用1t/hm~2的菌渣,可提升小麦产量0.21t/hm~2(P0.01);不同菌渣类型间的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无显著差异(P0.05),秸秆质菌渣18 t/hm~2处理下可获得最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施用菌渣2年后,0~10 cm土壤有机质显著提升24.7%~57.7%(P0.05),且0~10 cm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分别降低了11.6%~18.2%和20.8%~35.7%(P0.05;B1处理除外);根系形态指标与小麦产量间均呈正相关关系,菌渣施用对小麦苗期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和分叉数的增加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小麦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0~10 cm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说明菌渣施用后土壤有机质水平提升、物理结构改善是产量增加的关键机制。本研究表明,针对土壤有机质水平低、物理结构较差的黄河故道区低产田,施用菌渣是改善该地区土壤物理特性,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快速提升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39.
【目的】研究内质网IP3受体(IP3R)抑制剂2-氨基乙基联苯基硼酸酯(2-APB)对玻璃化冷冻-解冻牛MⅡ期卵母细胞发育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体外成熟24 h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用0.1%透明质酸酶消化去除卵丘颗粒细胞,获得的卵母细胞分为对照组和2-APB组,采用OPS法进行玻璃化冷冻,对照组直接进行玻璃化冷冻,2-APB组在玻璃化冷冻前先用10 μmol/L 2-APB预处理10 min。2 d后解冻卵母细胞,统计解冻后(0 h)及恢复培养2 h时卵母细胞的存活率,用FITC-PNA荧光探针检测恢复培养2 h时卵母细胞皮质颗粒(CG)的分布,用2',7'-DCHFDA和Cell Tracker Blue CMF2HC分别检测胞内活性氧(ROS)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将成熟培养24 h未冷冻卵母细胞(Fresh组),与解冻后恢复2 h的对照组和2-APB组卵母细胞同时进行孤雌激活,于培养的第2、7天分别统计孤雌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APB组冷冻-解冻卵母细胞0和2 h的存活率均显著增加(P<0.05);2-APB组皮质颗粒皮质区分布比例显著提高(P<0.05),损伤型分布比例显著降低(P<0.05);2-APB组卵母细胞内GSH含量显著增加(P<0.05),ROS含量显著降低(P<0.05);2-APB组卵母细胞孤雌激活胚胎的卵裂率、囊胚率均显著增加(P<0.05),且与Fresh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2-APB预处理可通过增加卵母细胞内GSH含量,降低卵母细胞皮质颗粒损伤型分布比例和胞内ROS含量,提高玻璃化冷冻保存牛MⅡ期卵母细胞质量及早期胚胎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440.
从各历史时期的农村养老模式发展演变入手,着重介绍和分析了各种模式的利弊特征;分析了目前农村养老存在的五方面问题,提出了相应五种解决措施:提高农村贫困地区的补贴、建立多层次的缴费机制、建立完整监督机制、推行养老物资统购统销、培养引导社会养老敬老意识。对完善社会养老服务制度,推动中医药保养在养老中的应用,加强农村养老服务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展望和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