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试验鉴定的青霉菌由海洋一所分离保存,见表 1.1.2培养基固体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浸汁1000ml,葡萄糖20g,琼脂20g。液体培养基:为该实验室改良,马铃薯浸汁200ml,蛋白胨2g,酵母粉1g,葡萄糖15g,NaCl30g,MgCl2·6H2O2.0g,KCl0.4g,FePO40.01g,蒸馏水1000ml。  相似文献   
12.
栉孔扇贝鳃和唇瓣过氧化物酶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组织化学、电镜细胞化学和分光光度技术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鳃和唇瓣内的过氧化物酶(EC1.11.1.7;POD)进行研究,以探讨扇贝的鳃和唇瓣在免疫防御中的作用。组织化学显示,鳃轴、鳃丝和唇瓣上皮细胞均呈POD强阳性,结缔组织呈弱阳性;病毒感染后酶活力逐步增强。电镜细胞化学定位表明,鳃和唇瓣上皮细胞内有数量和大小不等的POD强阳性颗粒,阳性颗粒多为圆形,直径为150-220 nm;次级溶酶体也呈POD强阳性;内质网和空泡膜等细胞内膜系统以及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和纤毛呈POD弱阳性。结缔组织中部分血细胞呈POD强阳性。鳃轴上皮细胞内POD高电子密度阳性颗粒较少,而低电子密度阳性颗粒较多;主鳃丝上皮细胞内POD阳性颗粒较少,普通鳃丝上皮细胞内POD高电子致密阳性颗粒和呈POD强阳性的次级溶酶体均较多;唇瓣上皮细胞内POD阳性颗粒较鳃的略少。生化测定显示,鳃轴的POD酶活力最高,鳃丝次之,唇瓣最低;病毒感染24 h后,各部分的酶活力均显著增强。栉孔扇贝鳃和唇瓣内大量的POD可在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亚硒酸钠对刺参免疫反应中体腔液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合理评价硒对水产养殖刺参的作用,实验检测和观察了室内模拟亚硒酸钠处理及病菌感染条件下刺参体腔液免疫酶的变化、组织病理变化和相对保护率。结果表明,随着亚硒酸钠处理强度的增加,刺参体腔液中超氧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溶菌酶(LYZ)、酚氧化酶(PO)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升高;在同时感染病菌的情况下,SOD、GP-X及LYZ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PO和ALP活性则持续上升,但随亚硒酸钠浓度升高,ALP活性增加的幅度减少,而较高亚硒酸钠浓度时累计发病率上升,相对保护率下降。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亚硒酸钠可增强刺参对病菌感染的免疫力,而病菌感染可以加剧亚硒酸钠胁迫对刺参造成的免疫功能损伤,所以适度利用硒可减轻刺参养殖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海湾扇贝消化系统粘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AB—PAS染色,对人工养殖的1龄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壳长35—40mm)进行显微观察,发现海湾扇贝唇瓣、口唇、胃、肠、直肠、晶杆囊和肝脏中均有粘液细胞分布,其中,内唇瓣的内表皮和外唇瓣的外表皮粘液细胞数量较多,其中Ⅱ型(AB—PAS染色呈蓝色)最多,Ⅳ型(蓝紫色)次之,Ⅲ型(紫红色)较少,I型(红色)极少;内唇瓣的外表皮和外唇瓣的内表皮粘液细胞仅在每一横褶的皱褶处集中分布,多为Ⅱ型,另有少量Ⅳ型。口唇粘液细胞较多,排列比较紧密,Ⅱ型最多,Ⅳ型次之。胃粘液细胞数量很少,均为Ⅱ型。肠粘液细胞(Ⅱ型)较多,在肠上皮细胞较薄的区域分布密集。直肠粘液细胞(Ⅱ型)较多。晶杆囊粘液细胞(Ⅱ型)仅分布于局部。粘液细胞(Ⅱ型)在肝脏仅有少量分布于输出管壁和外上皮中。  相似文献   
15.
采用RT-PCR方法分离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蛋白质感染因子蛋白编码基因序列。推测的牙鲆蛋白质感染因子蛋白由47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49.6kD,具有信号肽、短肽顺接重复、疏水区、糖基化位点、二硫键、糖基缩醛磷肌醇锚定位点等蛋白质感染因子蛋白特征结构域,与红鳍东方纯(Fugu Rubripes)和大西洋鲑(Atlantic salmon)蛋白质感染因子蛋白的相似性分别为71.9%和66.4%。牙鲆蛋白质感染因子蛋白编码基因序列的获得为蛋白质感染因子进化与功能研究以及可能存在的鱼类传染性海绵样脑病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用从病贝体内分离的非包涵体球形病毒感染栉孔扇贝,采用分光光度技术,分别于6,24,72h,测定栉孔扇贝血清和血细胞中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结果表明,感染病毒后,血清中CAT活力在6,24,72h时,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6h时差异极显著,24h时差异显著,72h时差异不显著;血细胞中CAT活力在6,24,72h时,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6h和24h时差异极显著,72h时差异不显著。血清和血细胞中POD活力在6h和24h时,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均差异极显著。说明病毒感染后栉孔扇贝血淋巴中CAT和POD的活力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