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6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基因(tr-ansgene)技术是指所有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导入受体生物细胞并稳定整合到该受体细胞基因组中的外源基因的技术。人们对植物、动物进行遗传转化的最终目的是从转基因在受体植物、动物基因组中得到稳定整合并在当代及其子代中得到有效、稳定的表达。转基因这项前沿生物工程技术,近年来有望进入大面积生产应用。由  相似文献   
62.
全面分析了重庆市城市绿化现状与森林城市建设原则,论述了重庆市山水滨江森林城市的自然特色打造、城市森林生态群落的科学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森林城市建设等重庆森林城市建设特点,论述了重庆森林城市建设的生态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3.
64.
65.
孙凡 《畜牧市场》2003,(8):12-13
皇竹草(Pennisetum hydridum)又称巨象草、王草、坚尼草为多年生,直立丛生的禾本科草本多年生植物,由象草和美洲狼尾草杂交选育而成,属四碳植物。通过在重庆璧山、北碚、万洲等地不同的生态环境下的种植示范,在无灌溉条件下长势良好。其产量、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保持了较高的水平,是一种高产优  相似文献   
66.
短室缘茧蜂(Perilitus xynus Chen et van Achterberg)内寄生于林业害虫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成虫,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观察,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茧蜂在哈尔滨1年发生2代,在寄主体内以初孵幼虫越冬;幼虫共3龄,幼虫在寄主体内发育期消化道的废物不排出体外;老熟幼虫离开寄主后在浅土层内结茧化蛹,在室内温度为(25.0±0.5)℃、相对湿度(65±5)%、光暗周期比16∶8情况下,蛹期为16.6 d;成虫在不交配并取食10%蜂蜜水补充营养的情况下,平均寿命为5.0d,饲养条件为(23±1)℃、相对湿度(45±5)%、光暗周期比16∶8;雌蜂将产卵器扎入寄主头胸间的颈膜,把卵产在寄主血淋巴中;雌雄成虫性比接近1。2017年,野外短室缘茧蜂的寄生率为38.8%,单个寄主平均寄生22.3头,寄主雌雄两性的被寄生率和单头寄主的寄生蜂数量无差异。  相似文献   
67.
落叶松挥发性物质与球果花蝇危害的关系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分析了球果花蝇(Strobilomyiaspp)的危害与落叶松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变化的关系。落叶松球果与枝叶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为萜烯类,其中以α蒎烯、β罗勒烯、β蒎烯、月桂烯、3蒈烯、水芹烯为主。球果挥发性物质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与枝叶的不同。在不同的发育阶段球果挥发性物质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变化较大,在发育初期,无绝对优势组分;在发育中期,以上述6种烯类为优势组分。被害球果挥发性物质中6种主要组分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未受害球果。不同无性系或同一无性系不同植株之间挥发性物质的百分组成不同,球果的被害率亦不同。在月桂烯、水芹烯相对含量都较高时,球果被害率低,反之球果被害率高;在β蒎烯、月桂烯、3蒈烯和水芹烯相对含量都较高时,球果被害率最低。在枝叶的挥发性物质中,6种主要组分相对含量很低时,球果被害率低;随着β蒎烯、3蒈烯相对含量的增加,球果被害率增高。  相似文献   
68.
为了利用行为调制手段防治害虫,以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内对光肩星天牛雌雄两性胁迫声进行录制和分析,分别在光周期和暗周期对光肩星天牛进行行为生测,分析胁迫声对光肩星天牛空间运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雄性胁迫声音组持续时间短于雌性、频率明显高于雌性,但雌雄胁迫声对空间运动行为的影响没有差异。在光周期,胁迫声对天牛向上爬行及水平运动均没有影响;对雄性起飞行为有抑制作用,但对雌性起飞行为没有影响。在暗周期,胁迫声对雌雄两性水平爬行有驱离作用,降低了天牛趋光爬行的活性;对雄性起飞行为没有影响,但对雌性起飞行为有促进作用。光肩星天牛胁迫声对种内个体具有警戒信号作用,这种作用与光周期相关并对雌雄两性的行为影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泥石流频发流域不同气候类型失稳性坡面土壤密度与生物量特征及其关系,是因地制宜进行生态恢复的先决条件,对促进该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发展及其变化的准确评估极为重要。方法选择蒋家沟流域温带湿润山岭区(大地阴坡和小尖风阳坡)、亚热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区(多照沟阳坡)、亚热带干热河谷区(大凹子沟阴坡和查菁沟阳坡)3个主要气候区为研究区,在各气候区失稳性坡面的不同区段(稳定区、失稳区、堆积区)设置样地,进行植被群落调查、植物和分层土壤样品(0 ~ 5 cm、5 ~ 10 cm、10 ~ 20 cm)采集,测定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土壤密度等。结果(1)乔木生物量在亚热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区显著高于温带湿润山岭区(P < 0.05);凋落物生物量则表现为温带湿润山岭区显著高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区(P < 0.05);在无乔木分布的亚热带干热河谷区失稳性坡面,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表现为稳定区 > 失稳区 > 堆积区(P < 0.05)。(2)不同气候区失稳性坡面的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关系符合根冠异速生长幂函数模型,表现出稳定的生长比例。(3)总体上,气候区和坡面不同区段及其交互作用对生物量和分层土壤密度均存在显著的影响(P < 0.05),但不同气候区坡面土壤密度空间变异不大,表现为弱变异性。(4)随0 ~ 5 cm土壤密度增大,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下降,但根冠比无显著变化。结论本研究阐明了泥石流频发流域土壤密度、地下与地上生物量和根冠比沿环境梯度的空间分布格局,系统分析其相互间的关系,促进了环境因子对植被调控机制方面的认识,对基于环境因子效应开展生态恢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根据国家对科技论文的撰写和编排格式要求,分析了科技论文写作中常见的一些不规范现象,指出了正确的写作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