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8篇
  39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贡嘎山垂直植被带谱3种典型森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土壤热通量的连续观测,分析了土壤热通量的时空变异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月尺度上,阔叶林土壤热通量在3—8月、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在4—8月以向下传输为主,其他月份为向上传输为主;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年总土壤热通量分别为-1.88、-13.78和-9.61 MJ·m-2,占年净辐射的百分比分别为0.07%、0.47%、0.35%,说明年尺度土壤热通量并未达到平衡.土壤热通量对净辐射存在迟滞效应,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反馈要迟滞3 h,针叶林为6 h.3种森林类型土壤热通量占净辐射比例随叶面积指数增大而减小.净辐射、2 m气温、5 cm土壤温度、10 cm土壤温度和叶面积指数共同影响着土壤热通量的季节变化.在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净辐射相对贡献率最高(34.54%,30.12%);在针叶林中,叶面积指数贡献率最高(27.47%).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土壤热通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海拔梯度规律,但阔叶林土壤热通量与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差异显著.土壤热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主要是受到植被和气候因子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92.
1垦区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现状1.1农业机械及驾驶人随着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保有量稳步增长,作业领域不断拓宽,农机驾驶人队伍不断扩大,高科技的现代农机装备逐渐推广应用。截至2012年底,垦区共有农机从业人员6013名,其中管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分析3种下垫面(裸露砂壤土、红色摩奇覆盖和黄色摩奇覆盖)夏季(6—8月)的地表温度和气温之间的变化规律,为减缓城市环境热效应和优选有机覆盖材料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地表气象资料观测法,使用手持红外热像仪对3种下垫面的地表温度进行观测,同时记录实时温湿度仪的气温数据;分析它们对局部环境热效应贡献的影响情况和变化特征。[结果](1)夏季3种下垫面的地表温度与气温变化较为同步,它们对局部环境热效应贡献大小依次为:裸露砂壤土红色摩奇覆盖黄色摩奇覆盖。(2)7月期间,摩奇覆盖虽然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热效应但不显著。6月和8月期间表现为黄色摩奇覆盖对热效应减缓作用显著,红色摩奇覆盖减缓作用不显著(p0.01)。(3)对3种下垫面地表温度和气温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很明显的线性关系(R~20.95),可利用模型检验预测下垫面地表温度。[结论]对城市环境中土质较差且难以形成绿地的裸露砂壤土采取有机覆盖措施,可减缓夏季局部环境的热效应,建议选择黄色等浅色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94.
从树种选择、季节选择、平整土地、培养壮苗、安全运输、截干、栽植、管护等方面总结了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为探讨沸石及钙镁基膨润土对北方石灰性土壤中镉的钝化效果以及小白菜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添加剂量下(沸石:0.5%,1.0%,2.0%;钙镁基膨润土:0.2%,0.3%,0.4%,0.5%,0.6%,0.8%)2种改良剂对北方石灰性镉污染土壤的pH值、有效镉含量,小白菜地上部镉含量、干物质积累量及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不同剂量沸石会提升土壤pH值,随着沸石施用剂量的增加,土壤有效镉含量、小白菜地上部镉含量、干物质积累量及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小白菜发芽率逐步上升,但各沸石处理对试验中测定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施用钙镁基膨润土会显著提高土壤pH值(0.70~1.07)、降低小白菜地上部镉含量(63.83%~93.62%),不同程度地提高小白菜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5.56%~29.22%)和叶绿素含量(5.42%~11.72%),施用较高剂量(≥0.4%)可显著降低土壤有效镉含量,但小白菜发芽率会显著降低,抑制种子萌发。研究表明,较沸石而言,钙镁基膨润土更适合北方石灰性土壤中镉的钝化;通过施用钙镁基膨润土可以降低污染土壤中有效镉含量及小白菜地上部镉含量,...  相似文献   
96.
不同添加剂堆肥处理基质对勋章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外源添加剂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进行堆肥预处理,并与泥炭混配作为勋章菊栽培基质,从植株生物量、观赏形态建成、根系生长以及植株养分累积几个方面研究堆肥期间不同外源添加剂对堆肥产物栽培应用的影响,为堆肥生产提供更切实的参考指标。结果表明,与无添加处理(CK)相比,单独添加腐殖酸(T1)、混合添加腐殖酸及 EM 菌剂(T2)以及混合添加腐殖酸与京圃园菌剂(T3)均能够明显增加勋章菊的生物量、叶片数、株高、花枝数,提早开花3~5 d,延长花期4~9 d,提高勋章菊观赏价值。添加外源添加剂能够促进植株根系发育,尤其是须根生长,腐殖酸与菌剂混施具有良好协同作用,与 CK 相比,T2、T3处理根长增幅达到76·9%~77·6%,根尖数增幅达到106%~171%。对比花后阶段养分累积情况,氮元素含量表现为:T1>T2>T3>CK,磷元素含量:T2>T3>CK>T1,钾元素含量:T2>T3>CK>T1。总体而言,堆肥过程中添加的外源添加剂在植物栽培生长阶段仍持续发挥作用,促进植株地上、地下部分生长以及养分累积,复合菌剂与腐殖酸混施具有良好协同作用,更适合园林废弃物堆肥基质生产。  相似文献   
97.
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是矿山生态恢复最重要的基础。针对北京市檀木港关停废弃采石场的未被干扰区域、修复区域、被破坏区域土壤理化性状的测定和分析表明:修复区域的土壤理化性状综合效应同未被干扰区域、被破坏区域存在显著性差异,工程恢复有效改善了恢复区域的土壤理化性状。单因子假设检验显示土壤pH值及有机质、全氮性状是该矿区下一步恢复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98.
以北京市为例,对土地利用数量和空间格局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8~2010、2015和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与2008年大致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99.
以北京山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基础,探讨合理利用山区土地资源的方式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0.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以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S1、S6、S8、S11为试验材料,以二倍体毛白杨S10为对照,采用7种种植密度A1(2 m×2 m)、A2(2 m×3 m)、A3(2 m×3.5 m)、A4(3 m×4 m)、A5(2 m×4 m)、A6(2 m×5 m)、A7(3 m×3 m),研究了不同品种和种植密度对三倍体毛白杨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无性系对三倍体毛白杨叶片中N、P、K、Ca、Mg的含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叶片中N含量最高的是S6(27.41 g/kg),P含量最高的是S1(1.88 g/kg),K含量最高的是S8(3.59 g/kg),Ca、Mg含量最高的分别是S10(10.48 g/kg)、S11(4.61 g/kg)。不同种植密度对叶片中N元素的含量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叶片含N量最多的是A6,达26.97 g/kg。而不同种植密度的无性系叶片中P、K、Ca、Mg的含量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Mg与Ca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K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