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3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孙建强  张莘  刘羽 《土壤学报》2023,60(2):305-316
本文分析了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土壤学的项目受理与资助情况,以环境地球科学学科土壤学有关的D0701环境土壤学、D0709基础土壤学、D0710土壤侵蚀与土壤肥力等三个二级申请代码为重点,对面上、青年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重点等类别的项目的申请、受理、评议、资助立项、研究队伍、分类属性、关键词数据云等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旨在为今后的相关申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蒙城县秋种间作套种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适合蒙城县间作套种的主要栽培技术模式,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和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流行情况乌拉特后旗是我国主要养驼地区之一。俗称“骆驼脓肿病”已在该旗断续流行二十多年,其病原始终未定。 1964年和1977年,该地区发生过二次“骆驼脓肿病”,1984年再次发生。首先发病的是一峰成年大驼,逐渐感染羔驼以及其它年龄的骆驼。成驼的发病率为50%,致死率为2.5%;羔驼的发病率为80%,致死率为9%。气侯干燥、闷热、草场贫乏、骆驼本身膘情差等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天气图、卫星云图、数值预报产品、新一代天气雷达等资料对2009年11月11-12日发生在山东省大范围暴雪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发现: 此次强降水是在有利的天气背景下发生的.开始是典型的回流降水,后期中支槽东移影响;沿海高压的阻滞作用造成降水时间长、强度大;低层冷空气在这次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前期持续升温为这次过程积蓄大量能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诺丰18花生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从轮作换茬、种子处理、整地施肥、播种及化除、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砂姜黑土地区秸秆还田条件下播种水和氮肥底追比对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灌播种水和氮肥后移显著降低灌浆前后期旗叶Fo(P<0.01);增加灌浆中期旗叶Fm(P<0.01),延缓小麦灌浆后期旗叶Fm的降低速度。灌播种水显著延缓Fv/FoFv/Fm的下降。秸秆还田可以显著缓解灌浆前期Y(Ⅱ)的下降(P<0.01),灌播种水显著延缓灌浆中期旗叶Y(Ⅱ)的下降速率(P<0.01)。秸秆还田和灌播种水条件下氮肥的后移有利于提高灌浆期旗叶Y(Ⅱ)。秸秆还田条件下灌播种水降低开花期和灌浆前期旗叶Y(NPQ),增加灌浆中后期旗叶Y(NPQ);显著降低灌浆中期旗叶Y(NO) (P<0.05)。氮肥后移有利于降低灌浆期旗叶Y(NO),从而在灌浆期内合理利用光能,降低光损伤。秸秆还田条件下水氮耦合有利于增加小麦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与产量。尤其灌播种水显著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与提高小麦产量(P<0.05);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主茎(P<0.05)和第一大分蘖(P<0.01)的单穗结实粒数。  相似文献   
17.
18.
早春利用地膜覆盖栽培可以提高产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介绍了春马铃薯地膜覆盖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巴彦淖尔盟骆驼寄生虫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对巴彦淖尔盟各地不同地理环境分布 ,不同年龄的骆驼作了寄生虫种类和分布的调查。证实骆驼寄生虫病引起骆驼拉稀的原因 ,其优势种为枪形毛园线虫、斯氏付柔线虫和疥螨。经过连年有效治疗 ,使骆驼寄生虫病逐年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麦秸还田与化肥配施对夏玉米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单958为材料,通过2年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麦秸粉碎覆盖还田与化肥配施对夏玉米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麦秸不还田和单施化肥处理相比,麦秸覆盖还田不施化肥处理两年分别减产7.07%和28.41%,麦秸与化肥配施处理两年分别增产12.31%和9.51%。麦秸与化肥配施可以提高穗长、穗粗、穗粒数和千粒重等穗部性状,同时提高夏玉米植株的双穗率,降低空秆率,显著提高群体结实穗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