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3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黑龙江省积温时空变化及积温带的重新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黑龙江省1981-2012年7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运用5日滑动平均法计算≥10℃积温,并对其进行Kiring空间插值分析,研究气候变暖后黑龙江省≥10℃积温的时空变化,选取80%保证率计算黑龙江省各地区积温并对全省积温带进行重新划分.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1981-2012年年平均气温为3.18℃,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气候倾向率为0.21℃/10a;(2)时间分布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10℃积温呈增加趋势,线性拟合增长率为83.95℃·d/10a(P <0.05),1981-2012年积温均值为2645.39℃·d;(3)空间上,黑龙江省≥10℃积温年代际变化呈显著增加趋势,各积温带北移东扩现象显著;1981-2012年全省大部地区80%保证率下≥10℃积温高于2300℃·d,各积温带大致向北移、东扩了一个积温带.研究结果对黑龙江省农作物的种植区划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仪法,对洪河湿地CO2呼吸通量进行观测,模拟不同水平氮输入湿地,设计0、20、40、60 g.m-2四种氮水平及秸秆还田处理,探讨不同氮水平对洪河湿地CO2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7月生态系统呼吸通量高于其他月份,呈现出季节变化的单峰模式。湿地CO2通量与温度具有相关性,其中与5 cm深土壤温度相关性最强,呈指数相关关系。不同氮水平系统呼吸通量与5 cm地温二次相关。氮输入促进了湿地CO2排放,且中氮量输入(N2PK)释放量最多,秸秆还田技术能抑制中氮输入量产生的高呼吸通量。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农业界限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黑龙江省78个站点1965~2014年日平均气温数据,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法、线性倾向估计法、距平分析法和SPSS相关性分析法,分析黑龙江省稳定通过≥0℃、≥3℃、≥5℃、≥10℃农业界限温度起止日期及持续日数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1965~2014年,≥0℃、≥3℃、≥5℃、≥10℃界限温度起始日期均呈提前趋势,每10年分别提前1.2、0.8、1.1和1.6 d;终止日期呈延后趋势,每10年分别延后1.5、1.1、0.9和0.8 d;对应的界限温度持续日数依次为209.9、191.5、179.0和141.1 d,界限温度持续日数呈增加趋势,每10年分别增加2.8、1.8、2.1和2.4 d。界限温度空间变化随纬度降低起始日期呈提前趋势,终止日期呈延后趋势,持续日数从北至南呈U型增加趋势,其中东南部大庆地区和西南部牡丹江地区起始日期出现较早,终止日期延后较多,持续天数普遍高于北部地区。除≥10℃界限温度,各界限温度起止日期及持续日数与年平均气温均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市郊八月不同下垫面人体舒适度指数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三个指标为影响因子来研究哈尔滨市郊八月不同下垫面人体舒适度指数,运用温湿指数模型,获得人体舒适度指数值,分析人体舒适度指数在三种下垫面随各指标的日变化特征及通过SPSS因子分析并确定各指标对人体舒适指数的贡献度.结果表明,人体舒适度指数日平均值:旷地(24.21)>草地(24.09)>...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黑土区气候-土壤生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机制法、层次分析法通过对光、温、水、土逐级衰减,计算黑龙江省黑土区各县玉米、水稻、大豆的气候生产潜力与气候-土壤生产潜力,分级统计分析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黑土区玉米、水稻、大豆的气候生产潜力分别为6939~14241kg/hm^2,10720~18079kg/hm^2,1947~3989kg/hm^2;气候-土壤生产潜力分别为3513~12346kg/hm^2,4465~15505kg/hm^2,1032~3553kg/hm^2。空间分布与温度和降水一致,由南向北逐渐递减。在过去45a中,气候生产潜力呈逐渐上升趋势。由两次土壤调查结果比较可知,2005年黑土区各县土壤肥力有的升高,有的降低,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气候-土壤生产潜力也随之变化,总体有所下降。因此,土壤肥力对气候-土壤生产潜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气候资源相对较差的地区,土壤肥力对其气候-土壤生产潜力的影响大于气候资源较好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小白菜对Cd~(2+)、Pb~(2+)单一及其复合胁迫的响应机理,以不同浓度Cd~(2+)、Pb~(2+)处理小白菜幼苗,对其生物量、生理指标(POD、SOD、CAT活性及MDA含量)及Cd~(2+)、Pb~(2+)在小白菜中的富集情况进行研究,同时克隆与重金属富集相关的金属硫蛋白基因BcMT2a并对其表达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低浓度Cd~(2+)(10mg/L)对小白菜的根长和地上部分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外,Cd~(2+)、Pb~(2+)及Cd~(2+)—Pb~(2+)处理对小白菜根长和地上部分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抗氧化酶系统中,POD与SOD活性较高,且与CAT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Cd~(2+)浓度为40mg/L时,MDA含量达到最大值。Cd~(2+)、Pb~(2+)在小白菜各组织中的积累顺序依次为根茎叶,且Pb~(2+)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Cd~(2+)的吸收。BcMT2a基因编码的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属于易突变亲水性蛋白,该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随着Cd~(2+)、Pb~(2+)及Cd2—Pb~(2+)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且相对表达量的趋势与抗氧化酶系统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小白菜在受到Cd~(2+)、Pb~(2+)及Cd~(2+)—Pb~(2+)胁迫时,抗氧化酶系统与BcMT2a基因有明显的应答,可增加小白菜对Cd~(2+)、Pb~(2+)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7.
扎龙湿地近50年温度和降水年际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基于扎龙湿地1955~2004年逐日气温和降水量资料,采用滑动平均、趋势分析、小波变换和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探讨了扎龙湿地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扎龙湿地年及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的趋势,年平均气温在1988年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突变,其后气温达到一个更显著的增暖时期,90年代以来的增温非常显著,该时期是50年以来的最高温期。扎龙湿地年及各季降水量除春季外均呈减少趋势,以秋季降水减少最为明显,研究时段内无明显的突变过程。扎龙湿地未来几年气候存在着向暖干期变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运用R/S(Rescaled Range Analysis)方法,对扎龙湿地1959~2005年近47 a的日平均温度、降水累积值及相对湿度等气候指标的年平均、夏季、冬季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各指标的Hurst指数H值均大于0.5,说明3个气候指标存在明显的Hurst现象。冬季的气候变化将对未来扎龙湿地气候变化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播期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玉米高产优质栽培,以德美亚3号为材料,设置3个播期,研究播期对玉米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德美亚3号生育期缩短,产量逐渐降低,穗长、穗粗、穗行数、秃尖长、行粒数、鲜重和穗粒数差异显著,百粒重差异不显著,品质中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油分和粗淀粉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粗蛋白含量降低。因此,试验播期范围内,适宜早播有利于粗蛋白含量的积累,提高玉米籽粒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20.
精心组织教学实习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东北农业大学沈能展,王秀珍,冯万忠,赵妮姗,孙彦坤,陆诗雷农业气象学是农业院校为生物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文革前,本课程内容包括讲授和课堂实验两部分。课堂实验是以单项气象要素观测仪器为主,学生只能学到一些单项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