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7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我国蔬菜水果生产中常用的农用化学品,也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类农药。文章以我国登记使用较多的1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例,分析了国内外安全管理和限量标准情况,以期为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2.
为了了解文成糯米山药本底氧化酶含量,促进采后加工的技术研究和开发,以文成县7个糯米山药规模主体样品为研究对象,开展2年的跟踪分析,获得糯米山药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氧化酶含量的定量数据。结果表明,糯米山药本底的氧化酶含量受年份、生产基地的影响显著,不同食用部位的氧化酶本底含量分别为:SOD 69.15~163.71 U/g、POD 112.34~363.75 U/g、PPO 123.84~195.18 U/g。糯米山药的氧化酶含量和褐变程度为:中部>底部>上部。研究结果为糯米山药的采后贮藏和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3.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蒜种植国和出口国,大蒜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品种之一,连续12年为我国第一大出口农产品,大蒜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农业增效、蒜农增收意义重大。为了更好地解决大蒜品种单一、换种成本高等制约大蒜产业发展的问题,近年来从河北等地引进大量大蒜品种资源,通过选择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并经过多年的品比试验,选育出大蒜新品种焦蒜2号。焦蒜2号抗病性强,品质和产量表现均较好,蒜肉质白清脆,口感香辣微甘,由于蒜薹、蒜头上市早,商品价值高,适宜在河南省大蒜产区露地或地膜覆盖栽培。总结了焦蒜2号高产栽培技术,通过焦蒜2号的选育推广,实现蒜薹和大蒜的增产增收,对河南省大蒜产业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4.
番茄是我国常见的茄果类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此外,番茄制品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之一。我国与番茄相关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共有180项,欧盟对番茄农药进行规定的农药MRLs标准有485项,韩国对番茄规定的农药MRLs标准有171项,日本对番茄规定的农药MRLs标准有299项,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对番茄规定的农药MRLs标准有83项。中国、欧盟、韩国、日本和CAC针对番茄所规定的农药MRLs标准共613种,其中这些国家或组织均有规定的农药MRLs标准仅有48种。本研究介绍了我国、韩国、日本、CAC及欧盟关于番茄农药MRLs标准的现状,分析表明我国与其他国家或组织在番茄上的农药MRLs标准有差异,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出口番茄的生产种植管理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5.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但农药残留超标会严重制约我国辣椒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本文将我国与韩国、日本、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及欧盟的辣椒农药残留限量进行比对,并为其生产及出口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6.
浙贝母是著名的中药材“浙八味”之一,根据对浙江省浙贝母主产区的连续调研发现,浙贝母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灰霉病等多种病害和蛴螬等虫害。采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是保障浙贝母正常生长和产量的重要措施,但同时也对质量安全产生影响。本文以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为前提,提出浙贝母主要病虫害防治的用药建议。  相似文献   
117.
几种化合物对东北主要土壤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着探索化合物添加对土壤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作用效果的目的,采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方法,以东北黑土、白浆土、棕壤和褐土为供试对象,以还原型谷胱甘肽、ATP和辅酶I 3种化合物作为酶活性调节剂,研究了激活剂对4种土壤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调节,为进一步研究土壤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激活调节提供一定参考.结果表明,棕壤在3 d后表现了良好的效果,直达近3个月的时间,棕壤添加ATP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效果好于辅酶I.棕壤添加还原型谷胱甘肽后第3、5、7、15、30、60、90 d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09、1.21、1.54、1.28、1.22、0.95、0.96倍,有效硫含量则分别为对照的1.16、1.12、.1.15、1.11、1.08、1.07、1.06倍.棕壤添加ATP第3、5、7、15、30、60、90 d后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23、1.49、1.43、1.41、1.30、1.09、1.03倍,但有效硫含量与对照相当.研究所选化合物对供试土壤没有同样的激活效果,需要进一步大量筛选以找到相应的调节剂再对其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在施入土壤的肥料中添加有机化合物以激活土壤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对加速土壤有机硫的矿化,为植物补充硫素营养具有重大意义,对农业生产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8.
农药残留是影响我国蔬菜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文章以西兰花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腈菌唑等3种三唑类农药在西兰花中的残留动态试验。建立了GC-MS测定西兰花中3种三唑类农药残留的方法,并开展了在西兰花中残留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根据现有的膳食摄入数据计算,西兰花生产中使用苯醚甲环唑和腈菌唑应控制使用量,并建议设置28 d以上的安全间隔期;建议对西兰花生产使用戊唑醇的风险进行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19.
位于甘肃省定西市的通渭县,深受干旱少雨,土壤贫瘠等恶劣自然条件的严重制约,农村自然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较低.2012年,要实现甘肃省“转型跨越,产业富民”的宏伟蓝图,就必须在农民种植结果调整上谋思路.  相似文献   
120.
经对种植业无公害标准与现行其他国家标准的安全限量指标进行比对,发现两者在产品分类、指标数值、检测方法标准等
方面存在诸多不一致之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今后标准整合中应先从制定程序、统一产品分类标准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