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11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 事故经过 2008年8月16日,某变电站10kV母线避雷器爆炸,避雷器型号为HY5WR-17/50.10kV平房线L1相接地指示器动作,其他设备未见异常.当时变电站一次系统运行方式:66kV设备和10kV设备均为户外设备;66kV单母线运行,1号主变压器运行,容量为3150kV·A2号主变压器冷备用;10kV母线单母线运行,带10kV木北线、10kV平房线、10kV电压互感器、10 kV所用变压器运行;10 kV电容器冷备用;10 kV母线避雷器接在10kV所用变压器熔断器的母线侧.  相似文献   
72.
水生植物对~(134)Cs的吸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水体中(134)~Cs的消失和水生植物对(134)~Cs的吸收均以指数回归形式进行。螃蜞菊(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对水体中(134)~Cs的吸收速率最快,富集系数最高,达560。卡州萍(Azolla caroliniana W.)为12.8。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和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分别为4.6和3.5。因此,螃蜞菊能净化水体中的(134)~Cs。植物根系吸收(134)~Cs后,能把它运转到地上部,螃蜞菊中约有75%的(134)~Cs停留于根部,25%运转到地上部。  相似文献   
73.
据不完全统计,仔猪腹泻占仔猪疾病的90%,因仔猪腹泻而死亡的仔猪占仔猪死亡总数的45%。仔猪从出生到断奶、从断奶到育肥,这两个阶段如不注意饲养很容易出现腹泻,有的甚至会发生死亡,直接导致猪场的经济损失,影响养猪户的热情。  相似文献   
74.
锡山区近两年来大力推广水稻-瓜菜轮作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模式风险小、收益高,不仅能克服瓜菜不能重茬的缺点,还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减少水稻施肥量。在稻菜轮作的多种模式中,以水稻-大棚番茄的效益最佳,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75.
为解决机插秧播种密度偏高、秧苗素质偏差的问题,于1010年进行了机插秧壮秧与瘦秧大田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壮、瘦秧对机插秧生长和产量有显著影响。壮秧分蘖起步早、发苗较稳、成穗率较高、齐穗期较早、总叶片和总节间数多,穗大、粒多、粒重,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6.
分子标记技术有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DNA指纹图谱、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性、序列特异性扩增区、DNA和RNA测序以及SSLP技术。综述了分子标记各种技术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介绍了分子标记技术在物种(品种)鉴定与系统发育研究、辅助育种、监测遗传渐渗等方面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60Co-γ射线辐照玫瑰花蕾的杀菌效果以及对其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可有效地杀灭玫瑰花蕾中的菌落总数、霉菌和大肠菌群,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玫瑰花蕾中的含菌量呈同步下降.菌落总数和霉菌的D10值分别地为2.63 kGy、3.61 kGy.经7.4 kGy辐照处理的玫瑰花蕾,其成分(蛋白质、可溶性总糖、游离总氨基酸、玫瑰色素)无显著影响,单宁含量下降9.3%.经辐照杀菌后的攻瑰花蕾具有较好的耐贮藏性,可有效地提高保质期.  相似文献   
78.
温室搭架西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9.
施用钾盐对降低137Cs从土壤-农作物转移率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应用盆栽和模拟小区连续3年就施用硫酸钾,碳酸钾,氯化钾对降低^137Cs从土壤-农作物转移率的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3种钾盐可以大大降低植株中^137Cs的污染,其中硫酸钾的效果最好,第2年第3年的后效表现非常稳定,钾盐的最适施用量以土壤阳享子代换量的1/30为宜,施用钾盐主要是有效地降低了土壤中代换性^137Cs的含量,从而降低了^137Cs从土壤-农作物的转移率。  相似文献   
80.
"苏香粳100"由于成熟期偏迟,抗倒性一般,在江苏省无锡市的种植面积不大。为此,特对"苏香粳100"早熟抗倒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苏香粳100"在无锡市种植,每667 m2产量要达到600 kg,需每667 m2有效穗数在20万穗以上、每穗总粒数在120粒左右、结实率在95%左右、千粒重在28 g以上;同时,搁田达标处理比搁田不达标处理的植株基部第一、第二节间明显粗、短,抗倒性增强;此外,在总施氮量相同的前提下,后期氮肥施用量比例高处理比后期氮肥用量比例低处理的熟期早、产量高、抗倒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