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25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对设施大棚蔬菜产量、土壤氮分布及土壤–蔬菜系统氮平衡的影响,为调控优化设施蔬菜生产中的氮素养分管理技术、减少氮素损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供试蔬菜大棚位于河北省涿州市,种植年限8年,种植模式为黄瓜(Cucumis sativus L.)–紫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  相似文献   
2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以春冠、春光、春冠35、春雪圣、春辉和春蕾6个萝卜品种为试材,对其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系统比较,结果表明:春冠、春蕾和春雪圣在苗期长势明显较其他3个品种旺盛,此时春雪圣叶绿素含量(SPAD值)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随着萝卜的生长发育,春冠与春雪圣生长速度减缓,收获时,二者产量较其他品种下降幅度分别达14.0%~20.6%和31.8%~37.0%;春蕾和春光鲜生物量和干物质量中等;春辉萝卜产量、肉质根干物质累积量均最大,其根冠比(R/S)也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春冠35产量次之。对各品种源、库活性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苗期-肉质根膨大期,春辉与春冠35这2个品种源、库活性均明显优于其他各品种。由此可见,不同萝卜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而苗期-肉质根膨大期较高的源、库活性是春辉和春冠35这2个品种最终获得较高产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3.
有机组分对N素在砂壤土中淋溶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室内土柱模拟的试验方法,研究了风化煤和腐化秸秆两种不同的有机组分对N素在砂壤土中淋溶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N可以淋溶到100 cm以下,淋失率在5.58%~8.73%之间,其中NH4+-N占46%~65%,NO3--N占35%~54%,0-30,30-60,60-100 cm土层的N累积淋出量比值为4∶1∶20。施N肥使N累积淋出量增加了165.75%,风化煤、腐化秸秆的添加可以使0-30 cm土层N累积淋出量比NPK处理分别增加187.07%和45.09%,而总N累积淋出量分别降低17.78%和24.17%。可见风化煤和腐化秸秆的添加对肥料N在土壤耕层中的保持及抑制向下层淋溶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4.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肥力和管理水平不同,最终产量水平差异也较大的低产田、常规田和高产田整个玉米生长季0-10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个处理由于管理措施和土壤基础地力的差异,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存在明显不同,且由于高产田有机肥以及较高氮肥量的投入,在玉米各个关键生育期0-100 cm土体中的硝态氮累积总量显著高于常规田和低产田.而常规田与低产田相比较,前者0-100 cm土体硝态氮的累积总量可以达到后者的1~3倍.对环境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较高的氮肥投入对于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实现玉米高产是必要的,但同时也增加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5.
根据氮肥施入土壤后的转化特性进行氮肥的高效调控和管理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缓解氮肥污染的重要措施。为探究不同氮肥在石灰性潮土中的转化特性差异及硫代硫酸铵(ammonium thiosulfate,ATS)作为氮肥调控剂对尿素氮转化的影响,该研究采用室内土壤培养(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温度25 ℃)试验方法,以尿素、硫酸铵、氯化铵和ATS作为供试肥料,比较4种氮肥施入石灰性潮土后的转化特性差异,并以ATS作为氮素调控剂,以单施尿素作为对照,探究尿素配施不同用量ATS对尿素氮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供试氮肥在石灰性潮土中的转化过程明显不同。尿素在石灰性潮土中的水解速率最快,硝化作用强度也最高,硫酸铵其次;氯化铵由于Cl-的硝化抑制作用,土壤表观硝化率在7~21 d显著低于尿素和硫酸铵(P<0.05);ATS施入土壤后,NH4+-N转化为NO2--N的速率最高,而NO2--N转化为NO3--N的速率最低,NH4+-N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最长,出现峰值之后也一直保持最高的含量,表观硝化率最低。将ATS作为氮素调控剂与尿素配合施用,当其用量在60 mg/kg(含S量)以上时,既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尿素水解的作用效果,也表现出了显著的硝化抑制作用( P <0.05),且随着ATS用量的增加,抑制效应明显增强。这对于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具有积极意义。但供试4种氮肥施入土壤后均出现了亚硝酸盐的累积,其中ATS处理的累积量显著高于尿素、硫酸铵和氯化铵(P<0.05),累积持续时间也最长。ATS作为氮素调控剂调控氮素转化,也出现了类似的结果,且随着ATS用量增加,亚硝酸盐在土壤中存留时间明显延长,含量和峰值明显提高,出现峰值的时间也明显延后。  相似文献   
26.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从3,5-二甲基吡唑施用后土壤硝化作用潜势、参与氮转化的主要生理菌群、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及其生理活性等的动态变化入手,研究了新型硝化抑制剂3,5-二甲基吡唑(DMP)的施用对土壤硝化作用及生物学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DMP的施用可在一定时间内显著降低土壤的硝化作用潜势和土壤氨氧化菌的数量,刺激土壤三大微生物群落的增殖,但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对DMP的剂量反应不同。土壤细菌数量呈现随DMP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培养28d之前则以中等剂量处理的为最高。超高量DMP的施用则强烈抑制土壤氨氧化菌的生长,土壤硝化作用潜势在整个培养期间一直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低水平状态,且在施用前期对真菌和放线菌的增殖及总的微生物生理活性表现了一定的抑制效应,微生物商降低,qCO2值增大;在施用14d后,这种负效应逐渐缓解,进而表现出一定的刺激效应。DMP施用对土壤反硝化细菌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7.
为进一步摸清农户生产实践条件下果园土壤硝态氮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河北太行山山前平原的保定地区葡萄园为研究对象,调查28个果园生产管理现状,测定分析葡萄园和临近农田共31个样点0—20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累积量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葡萄生产中氮肥施用量偏高,每季平均为297 kg/hm2,过量的养分投入导致氮素在土壤中累积,0—200 cm土层硝态氮淋洗现象明显,平均累积量高达1 555 kg/hm2。不同树龄、施氮量、灌溉量水平下,土壤硝态氮含量有所不同,但均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并且明显高于农田土壤。相关性分析表明,硝态氮累积量与树龄和施氮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灌溉量呈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对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施氮量,其次为树龄和施肥次数,最后为灌溉量,施肥次数主要通过影响施氮量来间接影响硝态氮累积量。研究区域葡萄园氮素盈余严重,土壤硝态氮大量累积,并向深层土壤淋洗,影响该地区硝态氮累积的主要因素为施氮量、树龄和灌溉量。  相似文献   
28.
为探讨小豆种植过程中氮素的合理施用方式,采用随机区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及硝化抑制剂对小豆生长发育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豆始花期追施普通氮肥的处理,收获后植株鲜质量、干质量、产量和氮素累积量分别比基施处理高2.7%、3.7%、5.6%和1.9%,且鲜质量、产量和氮素积累量差异显著;且追施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生理效率和肥料贡献率分别比基施处理高7.4%、23.6%、15.6%和17.2%。基施氮肥同时配施硝化抑制剂处理的小豆鲜质量、干质量、产量和氮素积累量比不配施硝化抑制剂的处理高2.8%、10.1%、6.8%和6.9%,且均差异显著;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生理效率和肥料贡献率分别比不配施硝化抑制剂处理提高26.6%、28.5%、1.9%和20.1%。始花期追施氮肥配施硝化抑制剂处理的以上指标(鲜质量除外)与不配施硝化抑制剂处理差异不明显。因此,小豆种植过程中,不施硝化抑制剂时推荐氮肥追施,施用硝化抑制剂时推荐氮肥基施。  相似文献   
29.
燕山板栗和太行山板栗品质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对燕山板栗和太行山板栗品质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燕山地区和太行山地区的板栗品质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燕山组的板栗单果重、还原糖、矿质元素Zn,Cr含量明显低于太行山组,而燕山组栗果中的蛋白质、矿质元素P,Cu含量明显高于太行山组。  相似文献   
30.
农业地质及其与名特优农产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杨  孙志梅  王小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736-3738,3747
介绍了农业地质的发展概况及其研究内容,并通过对农业地质与名特优产品的相关性研究进行分析,明确了名特优农产品优良品质的形成与农业地质的密切关系,强调了在实现优质、高效农业生产的大背景下,深入开展农业地质研究的重要性,以期为今后充分利用农业地质学知识进行名特优农产品的合理规划布局,保持我国名特优农产品的优势地位,促进其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