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25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冀西北坝上地区不同萝卜品种的养分吸收特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冀西北坝上冷凉气候条件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春冠、春冠35、春光、春辉、春雪圣和春蕾6个萝卜品种对氮(N)、磷(P2O5)、钾(K2O)养分的吸收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春冠35与春辉的肉质根产量最高,春雪圣最低.不同萝卜品种各养分的累积分配特征及养分利用效应亦存在显著差异,春蕾的氮累积量最高,春冠35的磷累积量最高,春辉钾累积量最高,上述三品种的另外两种营养元素累积量亦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品种,且各养分偏生产力表现突出;春光和春雪圣氮累积量最低,春冠的磷、钾累积量最低.养分生产效率和干物质生产效率以春光和春冠两个品种较高.综合评价可知,春辉、春冠35和春蕾为养分高效累积型品种,春雪圣为养分吸收利用低效率品种,而春光和春冠则属于养分生理利用高效率品种.  相似文献   
43.
浅议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山东科技大学图书馆2006年文献传递工作的统计,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4.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组分的腐植酸复合肥对辣椒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筛选出适于辣椒生长的最佳肥料方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组分腐植酸复合肥处理与等养分无机复合肥及对照相比,产量均有显著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8.1%~23.5%和165.0%~195.1%。其中以HAzn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对辣椒生理活性的影响,也是以HAZn总体表现效果最佳,它可提高辣椒体内NR、SOD、POD的活性,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代谢。此外,微量元素锌、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拮抗作用,在一个施肥方案中,二者不宜同时施用。  相似文献   
45.
1-羟甲基-3,5-二甲基吡唑(DMHMP)的硝化抑制效应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好气培养方法,以DCD为参比对象研究了新型硝化抑制剂1-羟甲基-3,5-二甲基吡唑(DMHMP)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MHMP同DCD一样对土壤硝化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可使土壤NH4+-N含量在整个培养期内显著高于不添加抑制剂的对照处理(P<0.01);(2)使土壤NO3--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处理(P<0.01);(3)添加硝化抑制剂处理土壤的pH下降幅度和速度均较对照处理有所降低.当添加DMHMP的量与DCD相等时,其硝化抑制作用不如DCD,而当其添加量为DCD的2倍时,其硝化抑制效果明显优于DCD.在培养的第7天至第21天之间,DMHMP具有最优的硝化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46.
氮素水平对萝卜干物质累积特征及源库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不同氮素供应水平对萝卜干物质累积特征及源库活性的影响,为萝卜生产的最佳氮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以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的萝卜主产区张家口市尚义县为研究区域,以当地主栽萝卜品种春雷为供试材料,设置0(N0)、84(N1)、126(N2)、168(N3)、252(N4)、和336(N5)kg·hm-2 共6个施氮水平,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萝卜干物质累积特征和源库活性的差异。【结果】在当地土壤肥力条件下,与未施氮处理相比,氮肥的施用可显著提高萝卜产量达35.69%-64.59%;苗期、莲座期、膨大期和成熟期总干物质累积量分别增加29.15%-94.85%、10.73%-101.31%、22.86%-33.57%和30.33%-66.47%,不同施氮水平之间的萝卜产量及干物质累积量总体表现出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对适宜施氮量有利于萝卜产量和干物质累积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适宜的氮素供应水平下总干物质和肉质根干物质的快速累积持续期延长,最大累积速率提高,肉质根最大干物质累积速率和总干物质快速累积出现的时间提前;同时萝卜生育前期的库活性以及叶片的干物质累积速率提高,而且整个生育期的源活性、整株及肉质根的干物质累积速率也保持了明显优势。【结论】适宜的氮素供应可以有效地协调萝卜干物质的累积特征参数与源库活性的关系,从而影响萝卜干物质的累积,并最终影响肉质根的产量。  相似文献   
47.
不同施肥水平对红小豆生长发育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红小豆生长发育动态、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红小豆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程度表现为磷氮钾;中量施肥水平的处理分枝数、单株荚数及产量均最高。本研究条件下,红小豆适宜施肥量分别为N 70~75kg/hm~2、P2O575~85kg/hm~2和K2O 75~80kg/hm~2。红小豆分枝期以后对养分的需求量明显增加,至收获时,中量施肥处理氮磷钾累积养分量分别占到了全生育期累积养分总量的85.8%,86.0%和85.2%。氮磷钾肥的表观利用率最高分别为61.2%(N1),14.0%(P2)和39.8%(K2),且氮素的利用率随施氮量增加呈递减趋势;农学效率最高分别为7.55kg/kg(N2),6.23kg/kg(P2)和5.79kg/kg(K2);生理效率分别为15.39kg/kg(N2),45.23kg/kg(P3),14.56kg/kg(K2);肥料贡献率分别为23.9%(N2),24.6%(P2)和22.9%(K2)。本试验条件下,生产100kg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素5.97kg,磷素1.40kg,钾素3.09kg,氮磷钾需求比例为4.26∶1∶2.21。  相似文献   
48.
【目的】我国山药种质资源丰富,生态条件、栽培技术措施等各异,因此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山药生长发育特性、养分累积及分配特性等均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分析比较了冀中平原3个主栽山药品种的生长发育以及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累积动态特征,以期为山药可持续生产中养分资源的高效管理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研究区域主栽的棒药、紫药和小白嘴为供试品种,在农民常规管理的山药田随机设置采样小区,分别于山药播种后的80 d、110 d 、140 d和180 d取样,测定山药根茎、茎、叶的鲜干重及氮、磷、钾养分含量。【结果】茎叶生物量随生育进程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根茎的生物量在收获期达到最高。棒药根茎鲜生物量显著高于紫药和小白嘴,但由于棒药栽培密度显著低于紫药和小白嘴,导致3个品种单位面积根茎的干物质积累量基本相当。对鲜干生物量累积动态特征的分析表明,与紫药和小白嘴相比,棒药鲜干生物量最大累积速率差异不大,但鲜干生物量快速累积持续期明显延长,最大累积速率出现的时间较晚。不同山药品种各养分的累积分配及养分利用效率不同,在整个生育期内,对氮磷钾养分的累积量3个品种均表现为K2O ≥ N > P2O5,根茎 > 叶 > 茎,其中棒药对氮磷钾的累积量均最高,氮磷钾养分生产效率也均为最高,紫药和小白嘴差异不显著。对养分的累积动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棒药对氮素和钾素的快速累积持续期最长,且最大累积速率也最高,但3个品种对磷素的累积动态特征差异不明显。【结论】供试3个品种中,紫药和小白嘴的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累积动态特征相似,但与棒药明显不同。棒药的生物量大,产量高,养分的生产效率也最高,形成单位产量的养分需求量显著低于紫药和小白嘴。  相似文献   
49.
不同施肥模式下玉米-土壤系统磷锌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模式下玉米-土壤系统磷锌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制定合理的玉米高产施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不同施肥模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及磷锌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各处理玉米干物质和磷锌积累量均呈"S"型变化;不同施肥模式中,各生育时期高产田的土壤速效磷较常规田和低产田分别提高6.2%~15.2%和41.6%~87.0%;成熟期植株干物重分别提高8.3%和25.4%,植株磷累积量分别增加14.6%和43.5%,植株锌累积量分别增加40.2%和74.0%。[结论]高产田中有机无机肥合理配施,玉米增产效果显著,产量达12 286.7 kg/hm2。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利用现有常规测定方法批量测定土壤水溶性盐总量时存在浸提液用水质量不统一、浸提液获取慢、浸提液吸液量大、蒸干时间长导致测试效率低等突出问题。因此,探究基于质量法对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方法进行改进。  方法  试验利用不同盐分水平的土壤对现有常规土壤盐分含量测定方法中的浸提方式、浸提液用量及试验用水质量进行改进研究。  结果  在中度及以下盐化土壤条件下,将浸提方式由抽滤改为离心,并将离心参数设置为转速4000 r min?1,离心8 min即可保证测试结果准确度,提高测试效率;无论浸提液盐分含量高低,当浸提液的吸液量由50 ml或100 ml降为20 ml时均可保证盐分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有效缩短蒸干时间;蒸馏水可以替代去CO2的蒸馏水或超纯水作为土壤水溶性盐测定用水,既避免了进一步制水的时间消耗,又可以进一步降低测试成本。  结论  试验所得中度盐化及以下土壤含盐量测定方法可在保证改良方法合理性及应用效果条件下,从试验准确度、效率和成本等方面对现有方法进行了有效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