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4 毫秒
61.
62.
本文报道了1984年10-11月和1985年4—5月对闽江口以北的福建沿岸5种潮间带16个断面生态调查的初步结果。底栖生物量以岩岸为最高,红树林岸次之,沙滩最低。文章还对各类群生物量组成、垂直和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cv.Narok进行0、2、4、6、8、10 d的堆捂处理,结果表明:堆捂的狗尾草种子的温度、相对湿度都有了明显的升高。温度呈先急剧上升,再逐渐上升,最后平缓下降趋势;相对湿度呈先急剧上升,再急剧下降,最后平稳的趋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种子脱粒率比对照提高了14.04%~52.8%;处理6 d的发芽率最大,为64%,比对照提高了10%。将温度控制为24.77 ℃,相对湿度为93%时,堆捂可有效地提高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的质量,堆捂处理的最佳时间是6~8 d。  相似文献   
64.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镉对大弹涂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曝露于质量浓度为0.05、0.5 mg/L镉中3 d时,大弹涂鱼肝脏SOD活性被显著诱导,当曝露于质量浓度为5.0 mg/L镉中1 d时即被显著诱导;随着曝露时间的延长,各含量组肝脏SOD的活性均不同程度下降,但中低质量浓度条件下仍表现为诱导,而高质量浓度组SOD活性10 d后即明显下降,呈现中毒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65.
66.
为研究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周边水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以及风电场建设工程所引起的周边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于2012年6月、9月以及2013年6月对该水域的浮游植物进行了采样调查。调查结果: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40属61种,浮游植物类群以硅藻为主,主要优势种为骨条藻(Skeletonema spp.)。受浮游植物增殖周期、采样时间以及降雨、沿岸海洋环流等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存在年际差异。风电场工程建设对调查水域浮游植物的影响是短期的、可逆的,表现为工程期间浮游植物物种数和细胞丰度呈下降趋势,随着作业期结束,浮游植物群落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67.
春季和夏季杭州湾北部海域鱼类种群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杭州湾北部海域鱼类种群组成及结构特点,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Cluster聚类和多元统计等方法对该海域鱼类种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春、夏季杭州湾北部海域共出现鱼类22种,隶属8目、12科、19属,鲈形目占比最高,为50.0%,其次为鲽形目和鲱形目,所占比例各为13.6%,生态类型以海洋性鱼类为主。调查共发现6种鱼类优势种,春季优势种为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鮸(Miichthys miiuy)和凤鲚(Coilia mystus),夏季优势种为棘头梅童鱼、白姑鱼(Pennahia argentata)、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鮸和焦氏舌鰨(Cynoglossus joyneri)。Cluster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显示,杭州湾北部海域鱼类种群可分为春季组(Ⅰ组)和夏季组(Ⅱ组),春季组由5月站点组成,夏季组由8月站点组成,组间差异系数达到84.17%。ANOSIM分析表明,春季组和夏季组种群结构差异极显著(R=0.554,P0.01);BIOENV分析表明,春、夏季杭州湾北部鱼类种群结构与温度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404。研究表明,杭州湾海域仍然是棘头梅童鱼、凤鲚等经济鱼类的产卵场和索饵场,鱼类种群结构的季节变化明显,棘头梅童鱼的生态洄游习性可能是造成种群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8.
上海市淡水养殖水体中氮、磷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查明上海市淡水养殖水体中氮、磷分布现状,选取上海市典型的淡水养殖场进行引水和池塘水质监测。结果表明,上海市淡水养殖水体中总氮、总磷年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53 mg/L和0.294mg/L;引水和池塘水体中总氮平均质量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池塘水中总磷平均质量浓度为0.370mg/L,显著高于引水;不同养殖品种池塘中氮、磷年均质量浓度有所差异,淡水鱼塘中总氮、总磷平均质量浓度最高,凡纳滨对虾塘次之,中华绒螯蟹塘最低;养殖生产使池塘水体中有机态氮、磷在总氮和总磷中的占比以及氨氮在无机氮中的占比较引水均有所增加;引水中总氮在春、冬季含量相对较高,总磷在夏、冬季含量较高。养殖过程中淡水鱼塘中氮、磷含量因有机质的累积在秋季养殖后期较高;凡纳滨对虾塘中氮、磷含量在5月养殖初期相对较高;中华绒螯蟹塘内氮含量因水草的净化作用随养殖进程逐渐降低;70%以上的引水样品水质综合污染指数高于1.0,淡水养殖的引水质量不容乐观。整体上,淡水鱼的养殖显著增加了水体的综合污染程度(P0.05),凡纳滨对虾和中华绒螯蟹的养殖对水体综合污染程度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9.
为研究不同季节杭州湾口门区鱼类资源数量分布及多样性时空变化,利用扫海面积法、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该片水域鱼类种类数、资源密度和多样性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春、夏季杭州湾口门区共捕获22种鱼类,春季12种,夏季20种,种类数更替具有统计学差异(Q=5.333, P=0.021<0.05)。春季鱼类的质量密度为17.80 kg/km2,尾数密度为2.32×103 ind./km2,夏季鱼类的质量密度为234.35 kg/km2,尾数密度为21.64×103 ind./km2。春、夏季鱼类资源的密度也具有显著性差异。春季鱼类质量H'平均值为0.98±0.43,尾数H'平均值为1.28±0.50,夏季鱼类质量H'平均值为1.17±0.45,尾数H'平均值为1.16±0.38。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春季鱼类尾数H'与种类数(P=0.000<0.05, R=0.912)及个体密度(P=0.011<0.05, R=0.758)均呈显著相关性,夏季鱼类质量H'(P=0.033<0.05, R=0.673)和尾数H'(P=0.009<0.05, R=0.772)均只与种类数显著相关。研究表明,春、夏季杭州湾口门区鱼类资源数量分布与海洋性鱼类的洄游习性有关,多样性的空间分布受长江口冲淡水影响。  相似文献   
70.
为建立快速准确地同时测定水中F-、Cl-、NO2-、SO24-、PO34-、Br-、NO3-等7种阴离子含量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多种淋洗液,选择合适的淋洗液、淋洗液流速和离子色谱仪参数,使用ICS-3000离子色谱仪系统、Dionex IonPac AS-23阴离子分离柱和IonPac AG-23保护柱进行了检测试验,分析这种方法的线性、检测限、回收率和精密度。结果表明,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水样,以4.5mmol.L-1Na2CO3+0.8 mmol.L-1NaHCO3为淋洗液,淋洗液的流速为1.0 mL.min-1,混合标准溶液的进样量为50μL,进行电导抑制检测,可以有效分离这些阴离子,标准曲线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 3~0.999 7,相对标准偏差(RSD)0.2%~0.6%,各离子的回收率为90%~110%,检测限为0.011~0.052 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