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6篇
  24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番茄斑萎病毒在烟草植株上症状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2006年间在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烟草主要生产区的田间调查,系统的描述了番茄斑萎病毒侵染烤烟后,在烤烟叶片上产生的叶片畸形、镶脉、叶脉坏死、坏死斑、同心环纹、叶面皱缩,且整株出现矮化异常生长;将番茄斑萎病毒采用人工摩擦接种到本生烟上,植株被系统侵染,并产生褪绿斑坏死斑、 同心环纹、皱缩等症状,植株一般4~5周内死亡。通过比较两种寄主,发现番茄斑萎病毒侵染两种寄主均出现系统症状,症状相似,但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2.
目前,我国传统有机肥生产方法和利用方式,不符合大规模生产绿色食品的要求。原因有三:一是一家一户堆沤的有机肥,体积庞大,养分含量低,含量不到10%,3r鲜粪约相当于100kg复混肥,还会造成水体和大气污染;二是积肥造粪劳动效率低,强度大。有机肥腐熟要2~3个月,积造lt要花4~5个工,又脏又累;三是无害化程  相似文献   
133.
连年深松和施用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宫亮  安景文  邢月华  刘艳  孙文涛 《土壤》2016,48(6):1092-1099
通过8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法及有机肥用量对春玉米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连年深松能显著降低10~20 cm和20~30 cm土壤体积质量,施用有机肥30 000 kg/hm~2以上能显著降低10~20 cm土壤体积质量;深松导致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呈下降趋势,碱解氮和速效磷略有增加;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全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幅度与有机肥用量无关;深松和施用有机肥均能显著增加玉米产量,施用有机肥的增产效果好于深松,但其增产速率随有机肥用量增加而降低。连年深松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提高玉米产量的效果好于隔年深松,且在施用有机肥的条件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4.
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幅度有所下降,又面临人口激增、耕地锐减的挑战,粮食危机随时可能出现.由于湿润肥沃的土地早已被开发殆尽,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有赖于成功地开发旱区肥力较低的土地[1].如何合理挖掘旱区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同时又保护旱区的生态环境,保证该地区农业朝着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热点研究课题.而使旱区有限的水肥资源发挥更高的效益,必须筛选合理的水肥组合,充分发挥"以水调肥、以肥调水"的水肥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5.
花生施用硅钙肥肥效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省田间多年多点硅钙肥肥效试验表明,花生施硅钙肥后比对照(常规施肥)提早生育2-3d、增产5.6%-9.9%、单株结荚数增加3.2个、百粒重提高1.4g、出米率提高2.5%,硅下肥最佳施用量450kg/hm^2,以其肥一次性施入。  相似文献   
136.
冻融作用对农田土壤可溶性氮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田路路  隽英华  刘艳  孙文涛  程淑芳 《土壤》2017,49(3):512-518
为了解非生长季农田土壤氮素转化过程,采用室内冻融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冻融温度和冻融循环次数对东北4种典型农田土壤(棕壤、褐土、草甸土、黑土)可溶性氮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结温度降低,4种农田土壤可溶性无机氮(DIN,NO_3~–-N+NH_4~+-N)、可溶性有机氮(DON)和可溶性全氮(DTN)含量均显著增加。随着融化温度升高,除NH_4~+-N含量显著升高外,4种农田土壤NO_3~–-N、DON和DTN含量的变化行为受冻结温度和土壤类型的协同影响。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棕壤和褐土NO_3~–-N、NH_4~+-N、DON和DTN含量均显著增加;草甸土NO_3~–-N、DON和DTN含量均显著增加,而NH_4~+-N含量显著降低;黑土NO_3~–-N和NH_4~+-N含量均显著降低,而DON和DTN含量则先升高后降低。不同类型土壤受冻融作用影响的响应能力不同,其大小顺序为褐土棕壤、草甸土黑土。可见,冻融作用促进了土壤氮素转化,有利于土壤有效氮的累积,为春季作物生长提供足够的氮素,但同时也增加了土壤氮素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137.
滇杂32单产超14.9 t/hm2分蘖成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原优质杂交粳稻滇杂32进行高产栽培研究,实收产量14·902t/hm2。攻关田分蘖成穗的分析结果表明:滇杂32高产需要较多的有效穗(469·7万/hm2)和较高成穗率(83·30%);分蘖成穗的经济产量是构成产量的主体,占88·86%,又以1、2次分蘖成穗所占比例较大,分别占33·32%和42·96%;单株经济产量与单株有效穗数(0·9552**)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粒数(0·3406*)、穗实粒数(0·3512*)呈显著正相关。提出了滇杂32高产栽培的重点是促进低节位分蘖发生和成穗;协调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从而获取最大群体效益。  相似文献   
138.
为深入了解非生长季农田黑土氮素转化过程,采用室内冻融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不同冻融因子[冻融温度(冻结温度:-3、-6、-9、-12、-15℃;融化温度:2、5℃)、冻融循环次数(1、3、6、10、15;在-3℃冻结6 d、2℃融化1 d为1个冻融循环次数)、水分含量(10%、20%、30%)]对农田黑土可溶性氮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大的冻融温差(-15~-12℃/2~5℃)、适宜的冻融循环次数(1~3)和水分含量(20%~30%)是影响农田黑土可溶性氮组分含量的主要驱动因子。随着冻结温度降低,冻融土壤可溶性无机氮(DIN,NH_4~+-N+NO_3~--N)和可溶性全氮(DTN)含量均显著增加,以-15℃冻结时最大分别为89.84、101.99 mg/kg,而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的变化行为受融化温度的协同影响。随着融化温度升高,冻融土壤DIN、DON和DTN含量均无显著性变化。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冻融土壤DIN含量显著降低,以循环次数15时最小(83.21 mg/kg),而DON和DTN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分别在循环次数6和3时达到最大值。随着水分含量增加,冻融土壤DON和DTN含量均显著增加,以水分含量30%时最大,分别为20.57、107.62 mg/kg,而DIN含量无显著性变化。可见冻融作用显著促进非生长季农田黑土氮素转化,有利于土壤有效氮的累积。  相似文献   
139.
目前,菊芋机械化收获过程中的清选及输送等环节作业参数设定缺乏适用的理论依据,以收获期菊芋根-块茎为研究对象,基于离散元方法建立了一种能反映根须柔性和块茎脱落力学特性的粘结模型并对其相关参数进行了标定。首先通过物理试验确定了菊芋根-块茎本征参数、基本接触参数及相关力学参数,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 V2接触模型构建了菊芋根-块茎粘结模型,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试验,分别标定了菊芋根颗粒之间和根与块茎颗粒之间法向粘结刚度、切向粘结刚度、临界法向应力、临界切向应力等粘结模型参数。菊芋根须三点弯曲及根-块茎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根须弯曲弹性模量仿真结果与实际测量值相对误差为4.29%;菊芋根-块茎抗拉力仿真结果与实际测量值相对误差为7.72%;菊芋块茎脱落试验结果表明,仿真试验与菊芋收获机实际田间作业相比,滚筒筛转速对菊芋块茎脱落率影响趋势一致,筛内物料筛分规律相符。所构建的菊芋根-块茎模型可用于菊芋机械化收获相关环节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0.
岫粳11号 (原名岫136-14)系云南省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合系2号作母本.岫粳4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4年12月通过了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获云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稻瘟病、抗条纹叶枯病、耐肥抗倒、品质好、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的特点,较适宜保山市中海拔粳稻区中上等肥力条件种植,特别是在腾冲、龙陵多雨区仍然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