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6篇
  24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一次性施肥对稻田蟹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稻蟹种养模式下,采用田间微区法系统地研究了一次性施肥技术条件下,不同有机无机氮肥配比对耕层土壤和田面水中的NH4+和NO3-含量变化以及对河蟹和水稻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增加水稻土壤、水面中的NH4+和NO3-含量,施肥后3~7 d左右达到最高值,随后迅速下降并趋于稳定。水田氮素形态以NH4+为主、NO3-次之;与常规施肥(FP)和测土推荐施肥(OPT)相比,A1配方肥一次性施用对河蟹的生长及产量均有较好的效果,同时水稻产量也较高,达到10620.5 kg hm-2,接近于OPT处理;河蟹成活率达66.7%,明显好于其他处理;亩效益分别比FP和OPT处理增加了165.4元和120.7元。而OPT处理只在水稻产量反应较好,对河蟹生长有一定的影响。说明,合理的有机无机肥配比能够实现稻蟹双丰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62.
为了提高氮肥增产效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效率及土壤矿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较低时,春玉米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显著增加,当施氮量高于180 kg·hm-2时,产量保持不变或有减少趋势。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偏生产力和氮收获指数均随着施氮量增加显著降低,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均先增加后降低。从苗期到收获期,施氮处理0~6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呈现"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稳定"的变化趋势,而60~120 cm土层硝态氮在春玉米生长后期有增加的趋势。随着土层加深,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波浪式下降,施氮量240 kg·hm-2和300 kg·hm-2处理在60~1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着施氮量增加,0~12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显著增加,当施氮量超过240kg·hm-2时,土层中累积的硝态氮存在着较大的淋溶风险。综合考虑产量、氮肥效率和环境效应,179~209 kg N·hm-2是本试验条件下春玉米的合理施氮量。  相似文献   
63.
为了提高氮肥增产效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效率及土壤矿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较低时,春玉米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显著增加,当施氮量高于180 kg·hm-2时,产量保持不变或有减少趋势。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偏生产力和氮收获指数均随着施氮量增加显著降低,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均先增加后降低。从苗期到收获期,施氮处理0~6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呈现"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稳定"的变化趋势,而60~120 cm土层硝态氮在春玉米生长后期有增加的趋势。随着土层加深,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波浪式下降,施氮量240 kg·hm-2和300 kg·hm-2处理在60~1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着施氮量增加,0~12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显著增加,当施氮量超过240kg·hm-2时,土层中累积的硝态氮存在着较大的淋溶风险。综合考虑产量、氮肥效率和环境效应,179~209 kg N·hm-2是本试验条件下春玉米的合理施氮量。  相似文献   
64.
两优2887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与云南省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云南省特审.本文介绍了两优2887的选育经过、试验示范情况、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5.
岫糯3号粳糯新品种是用云香糯/京国621//京国621的中间材料作母本与岫136-14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具有糯性强、优质、高产的特点。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6.
三月初,江苏省海马收割机总厂海马牌稻、麦两用联合收割机在九六年度中国市场品牌竞争力调查活动中荣获中国消费者基金会、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同行业“品牌竞争力十强”殊誉。这是继九六年三月、九六年九月两次国家较高级别通报表彰后的又一次较大收获。几年来,在品牌厂长王刚仁同志的带领下,全厂范围开展以质量为中心的“创牌扬名”工程,积极推行“质量否决制”。宣传和贯彻ISO9000国际质量保证体系,组织人员编制《质量管理手册》和有关质量管理内控标准,建立质量奖惩措施,以提高全员质量意识。近年来,投入600多万元购置了动平衡…  相似文献   
67.
2种缓/控释肥对滨海盐碱地区水稻产量及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节本增效稻作,缓解大量、多次追肥引发不良环境效应,以中晚熟粳稻"盐丰47"为试材,设常规化肥、中科虹稳定性复合肥、炭基肥料3种处理及空白对照组,研究缓/控释肥对水稻生长发育、氮代谢酶活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2种新型肥料的产量与常规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从产量构成来看,中科虹稳定性复合肥和常规化肥高产主要归因于较多的有效穗数,而炭基肥料依靠较高水平的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维持产量;从氮代谢角度分析,2种新型肥料提高了齐穗期水稻功能叶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而常规处理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空白对照组。中科虹稳定性复合肥中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等组分保证了较长的养分释放周期,改善了植株生长关键阶段氮代谢能力,特别是分蘖末期起保蘖增穗的作用;而炭基肥料中生物炭等有效组分增强了土壤养分固持能力,提高了可提取态养分含量及其有效性。因此,科学施用中科虹稳定性复合肥和炭基肥料可在稳产基础上减少化肥用量(较常规处理分别减少151.50,187.50 kg/hm~2),对肥料投入较高的滨海盐碱地区发展绿色可持续农业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
冻融交替对农田棕壤氮素转化过程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隽英华  刘艳  田路路  孙文涛 《土壤》2015,47(4):647-652
通过室内培养模拟试验,研究了农田棕壤可溶性氮(可溶性无机氮,DIN;可溶性有机氮,DON;可溶性全氮,DTN)含量、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和净氮矿化速率(NNMR)对不同冻融温度和冻融频数的响应。结果表明:冻结温度和冻融频数是影响农田棕壤氮素转化过程的主要因子。随着冻结温度降低,土壤NO3–-N、NH4+-N、DIN、DON、DTN和NNMR均显著增加,而MBN先降低后增加。随着冻融频数增加,土壤NO3–-N、NH4+-N、DIN和DTN均显著增加,这与NNMR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MBN则呈现降低–增加–降低的变化趋势,这与DON的变化正好相反。可见,冻融交替显著促进非生长季农田棕壤的氮素转化,增加土壤无机氮含量,提高土壤供氮能力。  相似文献   
69.
水稻新品种"岫87-15"是由保山地区农科所1990年用京国92与合系2号杂交选育而成.经5年系谱选育,1995年定名为"岫87-15",当年出圃株系折合每公顷产12 808.5kg,比对照种增产47.2%,居22个材料的第一位.经品比试验,地区区试和扩大示范,表现出优质、高产、稳产、抗病,2001年提升为省区试,并进行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70.
施氮模式对春玉米养分累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模式对春玉米养分累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明显提高了春玉米干物质和NPK的累积量及累积速度,这种影响均在拔节期以后更明显.随着生育期推进,春玉米干物质及NPK的累积量均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同.干物质及NP累积量的增加幅度在大喇叭口期以前较小,大喇叭口期以后较大;K累积量的增加幅度则正好相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