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1篇
  10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正>1发病情况博美犬,雌性,8岁,体重3 kg。主诉患犬精神倦怠,不愿活动,食欲下降,顽固性呕吐,无大便,在别处按照胃肠炎治疗无效。转诊至我院,经检查发现,在左侧腹股沟有一2 cm×3 cm×2 cm大小的肿物。触之坚硬,无波动感,疼痛剧烈。结合病史及临床症状,诊断为腹股沟疝。根据病情,立即实施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2.
以近几年从欧洲引进的名贵月季"蓝月"为试验材料,进行月季扦插繁殖研究。采用正均表L9(34)正交试验设计,形成3因素3水平的配比,比较了不同NAA浓度、扦插枝条长度、插条留叶数量对于"蓝月"扦插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扦插枝条长度为10cm,留叶数量为4片用以浓素为150mg/L的NAA处理,扦插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3.
赤霉素浸种对休眠期西红花养分代谢和开花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休眠期西红花球茎的抗氧化酶活性及养分代谢的影响,揭示西红花休眠期内抗氧化酶活性和养分代谢的变化,探究西红花的休眠机理。结果表明:(1)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SOD、POD、CAT活性在西红花休眠期内先上升后下降,随着西红花休眠解除活性逐渐降低。同时随着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活性变化呈现显著性差异,其中以赤霉素100 mg kg~(-1)浓度的效果最好。(2)对养分代谢的影响:在西红花休眠期内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后,淀粉降解明显,同时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随着休眠过程的解除,淀粉酶活性显著增强,可溶性糖含量增加。(3)对发芽期和开花期的影响:赤霉素各处理组发芽时间及开花时间均比对照组提前,其中以赤霉素100 mg kg~(-1)浓度处理对西红花发芽及开花时间影响最大。研究表明,西红花休眠解除过程中随着球茎细胞内各种生理活动的启动和加强,其抗氧化酶活性及养分代谢呈现剧烈变化。在西红花休眠期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处理对其球茎养分代谢和开花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以保定地区‘107杨’为研究对象,调查统计了2~6a生‘107杨’快速生长期内枝条形态特征数据,利用传统经典模型筛选并构建了树高、胸径子模型及其一级枝长度和基径的基础模型,然后对基础模型与子模型进行耦合,构建了一级枝长度和基径的动态模型,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通过判定系数R2、相对误差、模拟值与实测值的一元回归及其模型精度等指标来验证模型的预估能力,结果表明:树高子模型为H=2.244e0.315 t,其相对误差平均值为0.34%、精度为95.37%,胸径子模型为D=2.06-27.03t+139.42t2-135.32 t3,其平均相对误差为6.42%、精度为98.48%;一级枝长度模型为ln(L)=-1.347+0.135ln(2.06-27.03 t+139.42 t2-135.32 t3)+0.949ln(2.244e0.315 t),其平均绝对误差为0.29m、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9.10%、模型精度为98.21%;一级枝基径模型为ln(D)=-0.944+0.958ln(2.06-27.03t+139.42t2-35.32t3)+0.079ln(2.244e0.315 t),其平均绝对误差为3.5mm、相对误差平均值为9.21%、模型精度为97.89%。  相似文献   
85.
从山东西部聊城所属8个县区市的蔬菜生产大棚中采集了10种蔬菜根结线虫样本16份,采用ITS-PCR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聊城地区蔬菜大棚中蔬菜根结线虫均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ine incognita).  相似文献   
86.
Wolbachia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包括实蝇)生殖组织中的共生细菌.该菌通过卵的细胞质进行传播,形成包括诱导胞质不亲和在内的多种调控其宿主生殖活动的机制.本文在分析昆虫Wolbachia分布、作用和检测研究的基础上,对实蝇Wolbachia感染特点和生殖调控作用的最新研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论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87.
甜菜丛根病是甜菜种植中的毁灭性病害,50年代发现于意大利北部,该病害致使甜菜块根产量和含糖量大幅度下降.1964年意大利有1×104hm2甜菜因感染此病而失去使用价值,产糖量下降幅度可达50%~60%,致使一些糖厂减产43.8%.1981年在新疆石河子地区发现该病害,其发病面积达22.2%,严重影响了甜菜生产.又据1994年以来的调查,甜菜丛根病不仅在石河子,在昌吉州、博尔塔拉州等种植区亦屡有发生,直接影响了甜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8.
施硅降低麦长管蚜对小麦寄主选择偏好的化学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施硅对小麦挥发物释放影响的角度,探究施硅提高作物抗虫能力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水培试验方法,供试小麦品种为'郑麦1036',供试蚜虫为黄淮地区的优势种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供试营养液为Hoagland营养液.设置不施硅不接蚜虫对照(CK)、不施硅接蚜虫(A)、施硅不接蚜虫(Si)、施硅...  相似文献   
89.
3种不同结构芸苔素内酯在棉花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确定三种不同结构的芸苔素内酯(24-表、28-高和28-表高)在棉花上的最佳调节效果和使用剂量,本研究分别在室内和田间进行了试验。室内试验采用浸种的方法,田间药效试验选择在棉花苗期、蕾铃期和吐絮期分别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来进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当浸种剂量为0.01 mg/kg时,三种不同结构的芸苔素内酯对棉花种子的发芽势和根系活力都有显着的增加。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当施药剂量为0.02 mg/kg时,芸苔素内酯可以明显提高棉铃重、棉纤维长度和棉花整齐度,并且也能一定程度的增加棉花产量。在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中,28-高在三种不同结构的芸苔素内酯中都表现出最佳的调节效果。因此,为了调节植株生长以及提高棉花的品质和产量,推荐使用具有28-高结构的芸苔素内酯,其中浸种浓度为0.01-0.02 mg/kg,田间喷雾剂量为0.02-0.04 mg/kg。试验期间,棉花长势良好没有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90.
[目的]为了研究生物质炭对果园土壤氮素淋失、滞留的影响.[方法]基于土柱淋溶模拟试验,研究两种不同生物质炭——稻壳炭和苹果枝条炭的施用(11 mg/kg)及其与化肥(6.6 g/kg)混施对果园土壤氮素淋失速率和滞留量的影响.[结果]单独施用生物质炭对土壤氮素的淋失和滞留影响较小;生物质炭与化肥混施后,NH4+-N的淋失总量增加了39.3%~44.0%,在20~~40 cm土层的滞留量减少了21.7% ~28.8%;稻壳炭促使NO3--N的淋失量和20 ~40 cm土层的滞留量分别增加了18.0%、43.3%,苹果枝条炭促使NO3--N的淋失总量和20 ~40 cm土层的滞留量分别减少了13.4%、12.1%;施用生物质炭增加了土壤的持水能力.[结论]生物质炭本身对土壤氮素的动态影响较小;与化肥混施增加了NH4+-N的淋失风险,NO3--N的淋失和滞留与生物质炭的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