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5 毫秒
21.
研究了外源激素对不同小麦品种成熟种子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2,4-D明显促进小麦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其诱导效应表现出基因型间的差异。诱导体胚发生的最适宜浓度为2,4-D 2.0~4.0 mg·L~1,附加KT对胚状体的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另外,及时调整培养基,适当的降低激素含量对体胚的诱导也非常重要。晋农211在2,4- D2.0 mg·L~1的MS培养基上,45 d后转移至2,4-D浓度1.0 mg·L~1+KT0.5 mg·L~1的培养基上胚状体诱导率较高。农大981胚性愈伤组织在2,4-D2.0 mg·L~1的MS培养基上,50 d降低2,4-D浓度至1.0mg·L~1+KT0.5 mg·L~1胚状体诱导率较高。  相似文献   
22.
去年12月,福建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对“远程监控微生物发酵床零污染养猪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进行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这一成果的应用有利于从源头控制养猪行业污染,实现养猪废物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23.
苦荞SRAP分子标记体系优化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比较苦荞序列相关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RAP-PCR)扩增反应体系的组合,选出最佳扩增体系用于苦荞SRAP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其中最佳SRAP-PCR反应扩增体系为Taq DNA聚合酶2 U、Mg2+1.5 mmol/L、DNA模板75ng、引物0.5μmol/L。从238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20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并对15个苦荞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28个位点,其多态性信息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值在0.66~0.95,每对引物组合扩增位点为7~13个,多态性比率平均值为81.6%,其中多态性信息量值为0.95的引物组合为me7em11、me9em4和me12em8。基于UPGMA法聚类(GS=0.78)可将15个苦荞品种划分为3大类,但这3类划分的品种没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4.
 【目的】克隆与苦荞芦丁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序列,探讨外源前体物质及UV-C辐射条件下芦丁含量及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分子选育高芦丁含量荞麦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基于简并引物结合3′RACE的方法,克隆苦荞芦丁合成途径相关基因;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持续添加外源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Phe)前体(1、2、4 mg•L-1)1—5 d和辐射时间(1、3、5、7 h)UV-C处理条件下叶片芦丁含量的变化,qRT-PCR分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Phe(4 mg•L-1)处理1 d,芦丁含量(26.15 mg•gFW-1)为未处理对照(12.55 mg•gFW-1)的2倍;UV-C辐射3 h,芦丁含量(17.36 mg•gFW-1)明显高于对照;克隆到3个基因FtCHS,FtF3H和FtFLS-like,qRT-PCR分析表明Phe(1 mg•L-1)处理4 d,FtCHS相对表达量为对照的4.84倍,Phe(4 mg•L-1)处理5 d,FtF3H相对表达量为对照的1.06倍,Phe(2 mg•L-1)处理5 d,FtFLS-like相对表达量为对照的3.90倍;UV-C辐射1—3 h,FtCHS、FtF3H和FtFLS-like相对表达量分别高于对照。而FtFLS-like基因,仅在UV-C辐射1 h,相对表达量升高为对照的127.71倍。【结论】添加不同浓度Phe前体及不同时间UV-C辐射,芦丁含量变化及与芦丁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探讨芦丁生物合成途径及影响因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5.
为解决樱桃大规模生产实践中扦插繁殖系数低的限制,建立樱桃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基于正交实验设计研究3种外源激素配比(BA、TDZ和IBA)对樱桃叶片离体再生过程中出愈率、出芽率及组合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BA 2.0 mg.L-1对樱桃叶片出愈率和出芽率有显著影响。TDZ和IBA对樱桃叶片再生体系建立影响不显著。不同激素之间对叶片出愈率的作用效应大小为:BA>IBA>TDZ;不同激素之间对叶片出芽率的作用效应大小为:BA>TDZ>IBA。诱导叶片高频再生体系最适培养基为组合13:MS+BA 2.0 mg.L-1+TDZ 1.0 mg.L-1+IBA 0.7 mg.L-1,其诱导叶片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含量高达21.17 g.L-1。试验表明,组合13为樱桃叶片再生体系建立筛选出的最佳激素配比。  相似文献   
26.
绿豆种子萌发率严重影响和制约其田间产量,研究利用与绿豆种子萌发相关的基因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拟通过查询绿豆转录组数据库,分离包含完整ORF的生长素响应因子(ARF)基因家族成员,对比分析该家族成员的蛋白保守结构域,基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分离到22个包含完整ORF的ARF基因,其核苷酸序列长度范围为905~3 624 bp,其编码氨基酸序列长度的范围为237~761 aa。其中仅有4个ARF基因包含保守的B3 DNA结合结构域、Auxin响应因子和AUX/IAA家族蛋白结构域,其他基因存在1~2个保守结构域的缺失。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绿豆22个ARF基因与拟南芥12个ARF基因共划分为3大类,9个亚类。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揭示绿豆ARF基因功能多样性,同时为将来遗传工程改良绿豆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7.
本研究旨在利用遗传转化基础,打破荞麦杂交困难、种质创新难的瓶颈,提升荞麦研究水平。本试验以甜荞‘PI647061’和苦荞‘ZNQ152’为材料,设置正交实验对下胚轴进行组织培养,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侵染愈伤组织,用组织化学染色观察GUS基因的瞬时表达。试验结果表明:MS+2.0 mg/L 2,4-D+1.0 mg/L 6-BA可使下胚轴出愈率达90%以上。10种不同基因型荞麦下胚轴在MS+0.5 mg/L NAA + 1.0 mg/L 6-BA中分化率最高,再生率最高达52.6%。以携带遗传转化载体pRI201-AN-GUS的农杆菌LBA4404侵染愈伤组织,经选择培养后获得再生幼苗,进而在叶片中成功观察到GUS基因表达的蓝色斑点,转化阳性率为1.23%。本研究为探索关于荞麦优良基因的转化及建立有效的遗传再生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8.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针对农业技术课的“三难”问题,在教学中采用图表、模型、幻灯、录相、实验、实习、现场考察等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9.
欧洲大樱桃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欧洲大樱桃幼嫩茎段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6-BA和IAA外源激素配比组合和不同培养温度对樱桃茎段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附加6-BA 1.5 mg/LI、AA 0.3 mg/L的MS培养基上茎段外植体生长健壮,芽分化数和诱导率较高,为茎段初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温度对茎段组织培养再生不定芽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培养温度为先15℃、后25℃的条件下,茎段外植体芽分化数为7.4个,芽诱导率为99%。这表明经低温15℃条件下处理的外植体比其他温度条件更能诱导芽分化。  相似文献   
30.
荞麦适应性广、种质资源丰富,是一种药食同源作物,其籽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荞麦籽粒由胚、胚乳和外壳构成,外壳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和糖,导致脱壳困难,这一性状严重制约着荞麦加工产业的发展,因此培育易脱壳种质资源是荞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荞麦种壳的形成和开裂受遗传和环境共同调控,为了充分了解影响荞麦脱壳的因素,本研究归纳了不同荞麦种壳的组成及细胞排列方式;总结了酶在种子壳裂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蜡质角质层在种子外壳脱落过程中的功能;分析了转录因子对壳发育的调控。本研究同时指出了薄壳和厚壳荞麦种壳发育和裂壳性状的主要差异及其关键候选调控基因,为脱壳关键调控基因克隆和高效分子设计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