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23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8篇
  42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为实现小麦精播,设计了一种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运用力学分析、结构分析、理论计算、仿真试验、台架试验验证以及田间试验的优化流程对排种器参数进行优化。首先,应用EDEM离散元软件和Design Expert 84.0.6软件进行了仿真试验,完成了差速式小麦排种器参数的优化;然后进行了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转速为1r/s,弧形挡板固定在排种器端盖上,充种沟隔板间长度、充种沟宽度、充种沟高度分别为8.00、6.00、5.00mm,弧形挡板凸起斜度为42.68°时,粒距合格率为81.67%,重播率为12.50%,漏播率为5.83%,排种器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32.32%,台架试验结果与仿真试验结果一致;最后,对采用该排种器的7.5cm行距小麦播种机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作业速度为4.8km/h时,粒距合格率为82.50%,重播率为9.17%,漏播率为8.33%,播种机的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30.12%。试验结果与仿真试验及台架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2.
林口林业局优势树种林分蓄积生长曲线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林分达到成熟年龄后各个树种成数趋于稳定为基础,获得了与林口林业局10个优势树种的年龄序列相对应的拟合数据,利用理查德生长曲线标准式计算出了各优势树种林分蓄积的理论生长曲线,采用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误差平均值、回归标准差、精度为检验标准,对林口林业局的1 316条生长曲线进行了检验,精度达到97%,符合质量标准,并满足Fsos模型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53.
以杂种落叶松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的32株标准木各组分的生物量,建立不同造林密度下杂种落叶松单株林木各组分与林木胸径的回归方程W=aDb,并由此推算出4种造林密度下杂种落叶松每公顷生物量。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杂种落叶松林分总生物量影响不大,而对单株生物量及其各组分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百分比均有显著影响。因此,应根据不同的生产目标,选取适当的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54.
荷兰不仅是花卉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花卉进口大国。在过去的6年中,荷兰每年从中国进口的花卉量位居欧盟各国首位,总价值达1亿多元。荷兰对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花卉都有较严格的检疫要求。  相似文献   
55.
在人类历史演进中,精神文明发展与物质生产水平总体处于平衡状态,两者结合产生的物质成果就是艺术作品。工艺美术的创作理念源于设计师,因此设计作品往往受当下流行趋势和设计师自身水平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和文化烙印。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实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化转型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配合还存在很多问题。鉴于此,本文以传统茶具设计为例,首先就文化创意产业下工艺美术新思维进行梳理和介绍;其次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下我国传统茶具设计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做出探讨。提出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符合新时期工艺美术发展需要的发展建议,以期对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6.
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长白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带宽(15 m,30 m和50 m)进行带状皆伐,在皆伐地采用5个树种(柞树、红松、胡桃楸、云杉和水曲柳)按照2 000株/hm2和3 300株/hm2 2种更新密度进行人工更新,研究更新幼树的成活率及苗高、地径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更新1年后,50 m皆伐带宽成活率>30 m皆伐带宽成活率>15 m皆伐带宽成活率,2 000株/hm2更新密度下成活率大于3 300株/hm2密度;各皆伐带宽下苗高和地径的生长从大到小依次是30 m、50 m、15 m,2 000株/hm2更新密度下苗高和地径生长大于3 300株/hm2更新密度.  相似文献   
57.
在玉米生产中,高活力玉米种子是提高玉米产量及生产效率的最重要的指标。近年来,随着玉米精量播种的大量适用,玉米亲本种子活力的提高日益得到重视。为此,本文通过对玉米自交系生产的研究对提高种子活力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国内土地发展权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楠  卓成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021-22022,22095
从土地发展权的起源、概念、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土地发展权的归属等方面,对国内土地发展权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9.
长期施肥下我国水稻土基础地力变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水田具有较好的水热稳定性,且基础地力对水稻产量的贡献大,所以水稻土基础地力高低是保证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指标。研究长期不同施肥下我国不同区域水稻土基础地力的变化态势及其特征不仅为水稻土的农业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还为评价和建立长期合理的施肥模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不施肥处理(CK)的水稻产量表征其基础地力,以不施肥产量与常规施肥(施氮、磷、钾肥,NPK)产量的比值作为基础地力贡献率,分析了我国7个水稻连作或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下长期施肥稻田的基础地力和基础地力贡献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和特征,比较了不同地点及不同轮作方式的差异探讨了基础地力贡献率与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长期不施肥水稻产量随时间的变化总体上较稳定,平均变化速率仅为-0.3 kg/(hm~2·a)。不同水稻土类型间差异大红壤水稻土基础地力易呈下降趋势而紫色水稻土较稳定。不同轮作方式上,晚稻和单季稻的不施肥产量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分别增加1.6和29.2 kg/(hm~2·a),而早稻不施肥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下降20.0kg/(hm~2·a)。同一区域的试验点,白沙(BS)和望城(WangC)不施肥的水稻产量逐年下降速率最大,下降值达47~82kg/(hm~2·a);而南昌(NC)的早晚稻、武昌(WuC)和遂宁(SN)的单季稻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上升速率达44~81 kg/(hm~2·a)。水稻多年(20年)平均基础地力贡献率较高(各地变化幅度42%~68%,平均值为59.7%)其中早稻、晚稻和单季稻分别为55.1%、67.1%和54.9%。基础地力贡献率与不施肥的产量可持续性指数(SYI)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55,n=13)。7个试验点的多年施肥处理水稻平均产量为5100 kg/hm~2,显著高于不施肥产量(2911 kg/hm~2),多年施肥措施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为40.3%。【结论】长期不施肥晚稻和单季稻产量稳定或有上升趋势而早稻产量不稳定,部分呈显著下降趋势,其变幅大小与水稻土类型有关,其中红壤水稻土的早稻产量易呈下降趋势而紫色水稻土的最稳定;施肥条件下各试验点水稻产量随时间变化较稳定。从长期角度而言,提高南方水稻土基础地力是提升其产量可持续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0.
对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选育自交系和单倍体活体诱导玉米孤雌生殖,两种育种模式通过试验做了比较,两种方法获得纯合稳定自交系的年限是一样的,育种周期一般比传统的可缩短1/2以上;但从高效和实际应用方面,利用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直接产生纯合二倍体的选系方法优于单倍体诱导选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