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9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6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为了揭示同一烤烟品种在不同生态烟区香型风格的形成机制,以烤烟(Nicotiana tabacum)品种K326为材料,分别提取典型清香型烟区玉溪和典型浓香型烟区桂阳烟叶的叶绿体,TCA-丙酮法提取烟叶叶绿体蛋白质,利用双向电泳技术联合质谱技术对清香型和浓香型烟叶叶绿体的差异蛋白质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分子量为14.3~97.2 kD之间,桂阳可检测到的蛋白质点数为1 270个,其中上升表达的蛋白质点为41个,特异表达的蛋白质点为10个;玉溪可检测到的蛋白质点数为892个,其中上升表达的蛋白质点为48个,特异表达的蛋白质点为4个,两者共同表达的蛋白质点为716个。对其中特异表达的14个蛋白质点进行MALDI-TOF-TOF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的综合比对,桂阳得到6个同源匹配蛋白质,特异表达的蛋白为ATP合酶的β亚基、核酮糖-l,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和NADPH脱氢酶;玉溪得到1个同源匹配蛋白质,特异表达的蛋白为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其中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在湖南桂阳特异性表达;与糖代谢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在云南玉溪特异性表达。本研究首次从叶绿体蛋白质组水平对烟叶香型风格形成的机理进行了探讨,为烤烟的育种和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结构合理、数量适当、专业对口的农业科技人才,是区域农业生产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能促进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是提高区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有效培育适应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科技人才,首先政府要建立正确的人才评价机制,营造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社会氛围;其次要完善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再次要加快实施职业教育的综合改革,使之与培育农业科技人才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54.
对苎麻韧皮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电子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苎麻韧皮纤维为具隔的单细胞纤维,纤维细胞的不同部位存在着许多的外突型、内陷型和平滑型结节,节间长度为240—710μm,胞腔内存在大量的膜状横隔,膜间距离为60—90μm,纤维结节与胞腔隔膜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巨原纤呈圆柱形,由圆筒形外壳和螺旋状的原纤构成,表现平滑,直径为0.25μm左右,普遍存在着交织现象,大多数趋向纤维轴向排列,在胞壁的不同部位,存在局部且整齐的间断现象。  相似文献   
55.
本文根据近年来湖南亚麻引种栽培和祁阳县亚麻生产及初加工的实践 ,对湖南亚麻生产及其产业化的意义、优势和市场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 ,分析了湖南亚麻生产及其产业化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6.
苎麻韧皮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焕良  傅仓生 《中国麻作》1997,19(1):4-6,T001
对苎麻韧皮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电子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苎麻韧皮纤维为具隔的单细胞纤维,纤维细胞的不同部位存在着许多的外突型、内陷型和平滑型结节,节间长度为240-710μm,胞腔内存在大量的膜状模隔,膜间距离为60-90μm,纤维结节与胞腔隔膜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巨原纤呈圆柱形,由圆筒形外壳和螺旋状的原纤构成,表现平滑,直径为0.25μm左右,普遍存在着交织现象,大多数趋向纤维轴向排列,在胞壁  相似文献   
57.
湖南亚麻生产及其产业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近年来湖南亚麻引种栽培和祁阳县亚麻生产及初级加工的实践,对湖南亚麻生产及其产业化的意义、优质和市场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分析了湖南亚麻生产及其产业化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8.
本文借鉴纤维素纤维化学变性的成功经验,根据苎麻纤维细胞发育的基本特征,在对现有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苎麻纤维农艺变性的新构想,进而对苎麻纤维农艺变性的总体目标、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以及苎麻纤维素结晶与取向结构的遗传调控、栽培调控、化学调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9.
关于苎麻营养繁殖技术,我国曾进行过许多研究,如细切种根法、组织培养法、嫩梢水插法等,随着我国苎麻生产的发展,人们迫切需要繁殖系数更大、方法更为简便、成本较低、且不挖毁麻地的营养繁殖技术。因此,我们从1984年开始,在所内外进行了苎麻幼苗和幼芽繁殖试验,已获得成功,开始  相似文献   
60.
为了开发亚麻酶法脱胶新技术,提高高效脱胶菌种A6产果胶酶的能力,对影响环状芽孢杆菌A6的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6菌的最佳产酶条件为亚麻茎粉7%,硫酸铵1%,磷酸氢二钾0.15%,pH7.5,温度35℃,菌龄24h,接种量5%,250mL三角瓶装液量70mL,摇瓶转速200r/min,产酶时间20h,果胶酶酶活高达7800U/mL,适合亚麻沤麻酶制剂的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