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5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8篇
  10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超高产、多抗性、优质玉米新杂交种鲁单7045(LD7045),组合为齐3925×Lx9311。介绍了玉米新杂交种鲁单7045的选育背景、选育过程及品种特征特性等,提出了育种目标、选系技术与方法、杂种优势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2.
试验采用浊度法来鉴别原料乳、巴氏乳及UHT乳。螯合盐对不同热处理的牛乳处理后显示出不同的浊度,根据这一特性筛选出可以较好区分原料乳、巴氏乳及UHT乳的螯合盐,该检测方法的原理为螯合盐主要通过螯合了牛乳中的钙、对酪蛋白胶粒进行了分散,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螯合盐和钙的复合物,改变了酪蛋白的特性。结果显示柠檬酸盐(柠檬酸三钠、柠檬酸铵)和磷酸盐(六偏磷酸钠、多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可以很好将牛乳中的酪蛋白胶粒进行分散,分散后的胶体溶液呈现出可以定量测量的浊度,但柠檬酸三钠对原料乳、巴氏乳和UHT乳分散后浊度的区分最为明显,D600 nm值在0~0.15之间为原料乳,0.20~0.50之间为巴氏乳,0.60~1.00之间为UHT乳。浊度法可以快速的鉴别原料乳、巴氏乳和UHT乳,且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费用低。  相似文献   
83.
于2019―2020年在黄土高原延安地区选择典型新造耕地,开展不同栽培措施和品种下马铃薯氮、磷和钾元素吸收量及其分配规律的研究.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克新1号+NPK(氮磷钾无机肥)+平作(CK)、克新1号+NPK+起垄(T1)、克新1号+NPKM(氮磷钾无机肥+有机肥)+平作(T2)、克新1号+NPKM+起垄(T3)...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茶园虫害生态综合防控技术。[方法]在湖北省十堰市果茶研究所茶园内,研究采用粘虫黄板(规格:200 mm ×250 mm)、OK-TS1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等综合防控技术对茶园害虫的防控效果。[结果]4~6月黄板防控效果较好,进入7、8月后杀虫灯防控效果显著;通过统计黄板和杀虫灯害虫捕捉量,十堰茶园害虫以同翅目和鳞翅目害虫为主。其中,假眼小绿叶蝉以5~6月和入秋时节为暴发期,茶蚜主要在初春及6、7月为害,茶橙瘿螨主要在6、8月为害嫩叶;蓟马在5月出现,7月达到高峰,之后逐渐消退;茶毛虫和茶尺蠖主要在6~8月为害成熟叶。[结论]研究结果为茶叶绿色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5.
马铃薯X、Y病毒的复合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X病毒(PVX)是侵染马铃薯的两种主要病毒,这两种病毒一般都是同时侵染马铃薯,导致减产60-80%以上。本文应用多重PCR技术建立了同时检测这两种病毒的复合RT-PCR技术体系。结果发现:当以Oligod(T)18引物反转录合成的cDNA经PCR扩增后,未扩出PVX带,究其原因是由于cDNA的特异性低造成的。为了提高cDNA的特异性,在反转录时加入PVX、PVY的3'端引物,合成的cDNA经PCR扩增后出现了两条特异性带,这两条带恰与PVX、PVY带位置相当。这说明在本实验的复合RT-PCR中,应用3'端引物进行反转录,可同时检测出PVX与PVY两种病毒。  相似文献   
86.
自2012年引进清香、辽核l号品种,经过6年的区域试验得出2个品种都具有坚果外形美观、优质丰产、抗病性强等特点,区别是清香树势旺盛,宜稀植,需配置授粉树,结果稍晚,丰产性能特稳定;辽核1号树势中庸,结果早,丰产性能较稳定.结合多年区域试验栽植经验,就核桃的丰产栽培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7.
智能农机自动导航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产业模式和结构的转型使得农田出现集中经营的趋势,大面积的农田数量日益增多。传统的农田作业方式不仅效率低,且生产成本较高,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面积成片农田的增加,为大型农业机械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农业机械自动导航是智能化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有效手段。北斗卫星系统由我国自主开发,已经广泛地用于农业机械的自动导航,体现出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为此,基于北斗卫星开发了一种智能农机自动导航系统,通过基站的差分数据实现定位,同时向行车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机械按照设定的路线行驶。田间播种和铺膜试验表明:系统在不同行驶速度下都表现出比人工驾驶更高的导航准确性,且土地利用率提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
"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之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推进该课程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从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3个方面入手,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探析,旨在为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9.
朝阳当地引进的育种栽培的鲜食李子主要包含大红袍李子以及黄金耐李鲜食李子两个品种.其中大红袍李子在适应性以及抵御晚霜伤害等方面的能力较差,因此品类产量以及质量目前尚无法达到理想水平,无法为农户带来持续性的经济效益.黄金耐李鲜食李子种植产量更高、效益更好,成为当地主要的果农增创效益的优质项目.故本文以黄金耐李为例,探讨其苗...  相似文献   
90.
玉米常用自交系茎节抗折强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采用新的玉米茎节抗折强度测定方法,研究了23个玉米常用自交系的茎节抗折强度及其与株高、穗位高、去鞘茎粗、带鞘茎粗及叶鞘厚度等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抽雄后6 d不同自交系间茎节抗折强度呈现极显著差异;抽雄后6 d带鞘茎节抗折强度与株高、穗位高及地上第3节茎粗显著不相关,而与折断处去鞘茎粗、带鞘茎粗和叶鞘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抽雄后6 d带鞘茎节抗折强度受折断处带鞘茎粗的直接影响,去鞘茎粗和叶鞘厚度对带鞘节抗折强度的影响是通过其对带鞘茎粗的直接作用而间接实现。抽雄后6 d的叶鞘贡献率要高于抽雄后15 d,6 d时叶鞘贡献率的变异幅度较大;带鞘茎节抗折强度的变异幅度低于去鞘茎节抗折强度。育种上抗茎折材料的选择应注重穗位以上茎节粗度及叶鞘厚度两个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